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唐朝生意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守勢與佯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守勢與佯攻

一番梳洗,別有風情,奈何不斷有人前來叨擾。

隨著華清宮大總管前來告罪,隔著屏風與房間木門,即使外間無人看到,李之也是懶得起身,像那位做事乖張的房泰廉,他可不認為來人一直毫無所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據江漢講,房泰廉早在宮裡時就屢犯例禁,朝臣為之側目,難保來人不被那個肥胖太監有所供奉,不然怎會在此間如此猖狂,他僅不過一個三品宦官而已。

能來此間修養或玩樂者,可是不缺大批皇室貴族與當權重臣,除了那位武后,身後怎會沒有個堅實靠山?

也正如李之所料,來人好一陣哼哼唧唧,始終拿不出具體解決措施,就讓李之原本計劃沒有由頭行使。

因而最後還是引來李之發狠警示與他,這件事他會第一時間向聖上稟報。

出人意料,他這般恐嚇,依舊招來那種無關痛癢的左顧而言他,口氣中雖盡顯恭維,卻是半點誠意存在。

此事引起李之極大警覺,待到那位御膳房主管來到後,探知門外十幾丈裡沒有窺聽著,李之向其問起那人來歷。

這位主管顯然平日裡就對房泰廉極為不爽,老老實實將那人勢力所屬盡數道出。

原來他乃正牌武氏後人,與武三思同屬於武則天的侄子輩,但年齡要大上許多,如今已五旬有餘,較之武則天也不過十歲之差。

李之恍然大悟,擔心內也是殺意再起,自從自身實力進入敬信中期,也就是二級大師境界之後,心內對於來自於武后一方威脅就看淡了很多。

況且以目前自己實力晉升速度,一年半後高宗去世,他深信自己晉階斷緣期的宗師境界一點沒有問題,那等已等同於凡俗世間陸地神仙一般存在,又怎會對武后心生怯意。

因而就在這兩天裡,令他之前心內主張急劇生變,對於未來註定會是生死對頭的武家,再也不想委曲求全。

這位名為王邰賢的御膳房總管,就給李之帶來好感:“王總管,審訊記錄我也看了,有沒有備份?這一份我要直接送到尚書房!”

王邰賢聞聽心下頓感倉惶,忙疾聲嘗試著勸阻,李之回以善意忠告:“這事我心裡有數,不會與王總管有半點牽扯,我所針對人物是那位武總管。你也知道,我可不認為武后一系有何可怕,而且趁著當今聖上龍體有礙,武氏一族乘機做了不少事,於公於私,我對聖上不會有絲毫隱瞞。你這位置我保定了,而且不會令人察覺你與我之間有何交涉,這個結果你可滿意?”

李之大名如今可是鼎鼎大名,幾方面同時發展,關於人際大有將長安城所有大中型勢力盡數籠絡傳聞,王邰賢身處位置剛好是訊息最為靈通所在,因而他並不認為李之此言有何誇張成分。

稍後李之就隱晦提及此時暫住在潼臨縣江家,以及與江家親密關係,王邰賢瞬間就明白了李之話裡意思,相信失去了好幾年的後廚山貨野味直供權,很快就會回到江家手裡。

這人走後那位右武候大將軍李邵李博濤又來到,他是跟隨此間禁兵宿衛頭領,右武候從二品上將軍李瑜李壽山而來,李瑜卻是淞王府近系三代,為三代老大李楹李鳳佘堂弟,僅三十歲出頭,二級狩獵師實力。

“不僅如此,我與明王府李呈李效晟,南宮禁宿衛大將軍左雲左效持均為舊識,每一年裡也要見過三兩次!”

聞聽李瑜此言,李之再也坐不住了,忙起身披上浴袍邁出水池,因為預感到將要外出見人,他不像三女一樣身有穿著進入溫泉池。

“咱們就在此處交談如何?裡面有家眷,實在有些不太適合!”

李之的解釋顯然多此一舉,他這般說話,旨在瞬間活躍一下氣氛,李瑜大笑:“早聽聞李先生大名,只是近來華清池正做修繕,實在不敢擅離職守!”

來時李之也望見華清池在改造,後來的唐玄宗才詔令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此時的華清宮,也就是官面所稱溫泉宮內華清池,尚屬於半開放式的公眾溫泉池。

“李先生之前對王總管有所交代,他也對我講了。李先生不要責怪與他,而是此人為我方一系,與李姓皇族間有淵源,因為聞聽你對武氏一族抱有極深成見,心下竊喜之餘,也對李先生果決正面對抗想法有些擔憂,這才如實向我轉述!”

“沒有關係,那個武總管我決意要參他一本,要我親自用尚方劍前來施刑也無不可!這個人明知我與家人被無辜羞辱,卻依舊視而不見,本人倒是看看,他如何瞞著長安城,而捨近求遠去向武后稟報此時,聖上聽了會有何反應!”

“李先生,恕我直言,於聖上一方看來,這樣做是否有些隔岸觀火之嫌?”

“哈哈哈,換作旁人,或許我此舉的確會有些刻意挑撥嫌疑,但對於當今聖上而言,他要我攜帶尚方劍前來,就有意要打破目前略顯詭異局面!說句揹人之言,當下皇上、皇后之間有明爭暗鬥趨勢,聖上一方為守勢,武后一方為佯攻試探,真正動起手來也只會是無關痛癢的一些小人物而已!而我就是聖上一方容忍底線,這一點武后心知肚明,屢屢試探僅是驗證而已;但作為我個人來講,之所以深信聖上不會小肚雞腸,蓋因他知道我有樂於做這個出頭鳥的覺悟。”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這裡面牽涉到雙方暗鬥,表面看似聖上一方因時不久矣,最終會落入李姓皇族全面潰敗之勢,但少有人想過,目前兩位皇子無一人被聖上本人所看好,大唐未來社稷,暫時旁落未必就會有從此江山收不回來之危,因而武后試探的同時,聖上回以警告,乃兩人間僅可意會而不能言談隱秘!”

“李先生是說,聖上深信武后有將大唐社稷發揚光大之能?但此類猜念是不是太過於匪夷所思了?你要知道,權勢會改變一個人的一切,包括親情、道德、良知,誰又能保證武后從此將江山交由武氏之手?”

“所以,打造長安城,就是最大程度儲存李姓皇族最有效手段,聖上目前與之一番鬥智鬥勇,就有將武后視線引開的打算!任何時候,莫要輕忽久病狀態下的聖上無上智慧,等洛陽一方哪一日頓悟過來,長安城早變為銅牆鐵壁般不易撼動之堅固。不過,武后也的確不是個簡單人物!”

“但如此一來,李先生你豈不是就此成為將來武后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怕會招來今後禍端?”

“若要將來有起事實力,勢必要有人隱在幕後,衝與陣前,我不出面,淞王、明王、軒王、建成王、南江王就必須有人冒出頭,但在純商業影響力上,他們所派出之人未必有我這般魄力。”

李瑜能將李邵帶在身邊,而講起關於李姓皇族中隱秘事又不將其避開,就說明此人一位李姓中知根知底之人。

而李之能對李瑜吐露這些,則是真氣早就試探過他,探識力雖不如傳輸李識人之術更加神奇,卻仍能敏感感知面對之人出言是否由衷,這也是他修為提升後又一新技能,他也有籍與此個機會驗證想法。

果然一番長篇論及之後,此人心理波動未見絲毫異常之處,李之才算是逐漸放下心來。

“既然如此,我能否日後見到淞王后據實轉述?”李瑜做事很謹慎。

“應該不需要了,這種想法說實話,是我來到潼臨縣後才突兀有些悟會。可能你也知道,我臨來之前,長安城出了些狀況,那位廣東節度使官李寅李萬年,也在我決議斬殺之列,對於李姓皇族中稍有外心者,絕不能稍有懈怠!就因為此事,恐怕一回到長安城,那些長輩們早找上門去了。”

“李先生,我也與你說句實在話,隨著你尚方劍出手次數越多,我才一步步感受到它的真正威力,進而對聖上當初看似哄騙小孩子動作,到目前才算是稍有深悟了!李先生,原諒我言語中不敬之詞!”

“哈哈哈,壽山兄,只有你講出如此直言不諱之語,我才愈發感到興奮!不要說你們旁觀者,就是我本人也認為,當初聖上賜予我尚方劍有哄騙之嫌,畢竟我才二十歲而已!但我對聖上極深智慧,這時候是越來越欽佩了,他老人家眼光之長遠,絕非旁人一眼可以勘破,就拿此次臨行前,老爺子要我入宮,特意交代與我,前往驪山一行,必須隨身攜帶尚方劍,還說該出手就出手,為了給我巨大壓力,不惜藉由金碗來實行理解壓迫,害得當時不明情形如我,連夜四處拜訪王府,以求得最合理解釋。”

“所以李先生你就懷抱著一知半解,與心內忐忑而來?”

“壽山兄果然慧眼,但等到縣衙一事果然成真,我忽然間有所頓悟了:原來一切都在聖上推算裡,包括我此行前來華清宮,甚至華清內某個御廚曾無情於二夫人外公家生意一事,怕是也早在他視線當中!你說,當初在近乎所有人不明尚方劍真正用場之時,卻不知老人家早在開始佈局了!”

李之這話可是絲毫未摻假,他深信自己的每一個大動作,早在高宗計劃當中,包括那位武姓總管,應該早有關於其的細報擺在他龍書案頭。

而李之之前推斷,也的確是來到潼臨縣後才逐漸意會過來,每每想起此事,高宗當時那句話就閃現在他腦海:賜予你那柄尚方劍,也要一同帶往驪山!朕可是聽聞,你將它供養起來了,這可是有違當初賜予你時初衷。你要記得該拔劍就不要遲疑,畏畏縮縮,可是失卻的是朕之臉面!

兩人間交流進行了很長時間,等到李之回到包房內,早引來龐啼不滿大叫:“正文哥哥,討厭了你,我們三姐妹都要泡得身上起皮了,你卻只知說話,不顧三位夫人死活!”

李之噗地笑出聲,“那給哥哥看看,哪裡被泡起皮來了!”

說罷,他就邁進池子裡,隨手就將浴袍跑到了一旁,引來三女似有喜意的尖叫。

李之卻不管不顧的幾步跨到龐啼身邊,掀起本就四敞八開的浴袍,俯下身子就細細檢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