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天換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

正因為如此,郭大靖才要把這個產業挪到國內,由林家來生產銷售。鯨油和配方,以及製作技術,算是他的入股,賺錢兩家分。

林天佑對於郭大靖的慷慨大方,或者說是大大咧咧, 已經習慣。表示出稍許的驚訝之後,也不推辭,滿口答應下來。

賺錢的道兒,誰不當成至寶,或祖傳,或秘不示人,就為圖個長遠。

可郭大靖除了鏡子的製作外, 別的好象並不太當回事兒。對於合作伙伴如此坦誠,林家又豈能不竭誠以待?

“郭將軍在青島經營了些時日, 這個作坊就建在青島好了。”林天佑很快就作出了反應,說道:“某也不去學,請郭將軍派幾個工匠主持如何?”

“也好。”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青島的交通也算方便,從這裡運鯨油也快捷。”

山東,如果能成為東江鎮的基地,那是郭大靖最希望的。但這要看國內形勢的發展,以及東江鎮的實力。

沒錯,郭大靖已經存了搶的心思。你朝廷治理不好,那就讓我來。

“沈世魁沒給你們添麻煩吧?”郭大靖放下茶碗,有些無奈地說道:“把錢看得那麼重,可身份在哪,某也甚是頭痛。”

林天佑深有同感,卻也沒當回事,說道:“他主要還是想與倭人做生意, 小林浩一也答應了,並列出了所需商貨的單子。他能搞到多少, 就看個人的本事了。”

“當然,林家也幫了他一把。否則,他在江南沒有什麼人脈,很難進入生絲和絲綢的生意圈。”

雖然有與林家競爭的嫌疑,但林家有更大的利潤在鏡子和其它商品上,倒也不太在乎這個。

何況,與東江鎮打交道是長期的,結好沈世魁,也就是討好毛文龍,日後的便利也是不會少。

“以後,我要專心於軍務,這一兩年正是關鍵時期,不能再分心。”郭大靖緩緩說道:“生意上的事情,就讓藤野英全權打理。你們再來,我恐怕也沒時間再來相見。”

“郭將軍志向宏偉,只管去大展拳腳。”林天佑笑著恭維道:“這些庸俗的商賈之事,萬不能耽誤郭將軍的遠大前程。”

郭大靖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林天佑的手臂,說道:“什麼志向宏偉,不過是身不由己罷了。咱們的事情談完,去見見倭人, 還有西夷吧!”

林天佑笑著點頭,起身整理了下衣冠,陪著郭大靖出門而去。

在倭人的商棧,郭大靖見到了小林浩一和大谷川,對小林浩一的變化,大感吃驚。

“離我遠點。”郭大靖翻了翻眼睛,很嫌惡的樣子,“大冷天的,你搖個扇子。你渾身發熱,我還冷呢!”

小林浩一乾笑兩聲,扇子不搖了,可也沒撒手,腆著臉也沒動地方。

對這個自以為大明化的附庸風雅之輩,郭大靖也沒招兒,該說的事兒還得說。

“阿英已經跟我說過了,你們至少想要三面試衣鏡,但這有困難。”郭大靖攤了攤手,說道:“當初就定好的,三家是平均分配,各有銷售區域,互不干擾。”

大谷川陪著笑,說道:“郭將軍的話雖然有理,但進貨嘛,價高者得,您也不會反對吧?”

“平均分配的話,就不存在競價。”郭大靖搖頭道:“但你們三家之間的協商調劑,我不管。”

意思很明確了,郭大靖不想搞得那麼麻煩,三家經銷商,你們自己內部商量解決好了。

試衣鏡,底價最終定為三千兩,郭大靖只管收錢付貨。你們怎麼賣,能賺多少,各憑本事兒。

聽到郭大靖這麼說,大谷川眨巴眨巴眼睛,說道:“既然郭將軍不插手,那我們自己私下解決這事好了。”

郭大靖點了點頭,晃了晃手中的到貨清單,說道:“我不需要銀子,貨款全部由硝磺、銅料來抵,有沒有問題?”

大谷川沉吟了一下,說道:“現下是沒有問題,若是日後我國出了別的政策,可就不好說了。”

限制銅料出口,倭國估計會出這樣政策。因為,他們也要開始鑄造銅錢,以方便流通。

“到時候再用銀子也行。”郭大靖說道:“你們如果運來的多,貨款不夠的話,我也會用銀子來補上。”

大谷川頜首,笑著說道:“郭將軍豪爽大方,與您合作極為愉快。”

小林浩一見交易已經談妥,笑著說道:“在下有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連說話都學成這樣兒,真是走火入魔了。

郭大靖看著小林浩一,揶揄道:“聽說你在揚州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著實令人佩服。”

“好詞,好詞。”小林浩一眼睛一亮,連連點頭,扇手刷地開啟,看到郭大靖的眼神,沒敢搖,說道:“在下覺得可在揚州舉辦一場競選花魁的比賽,名為評花榜,前三名冠為狀元、榜眼、探花……”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小林浩一,語重心長地說道:“林浩兄,此乃花國盛事,一定要辦好。要辦得有品味,有影響,要盛況空前。在這之前,某推薦一本好書,名為《金陵伎品》,你一定要好好拜讀。”

“哦,還有如此奇書?”小林潔一有些不敢相信,懷疑之色顯露於表。

郭大靖曾經讓林家給蒐集書籍,林家倒是不挑,估計是到了書店,便手一揮,一樣來一本。

其中,就有這本《金陵伎品》,作為潘之恆,天啟年間著作,把自己刷“青樓”副本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奉獻給後人。

郭大靖告訴小林浩一,那本書還在新建成的大連圖書館裡,讓他自去翻找,便和林天佑起身離開,前往西夷所在的商棧。

“這傢伙快忘了自己是倭人了吧?”郭大靖對於小林浩一的變化,是既好笑,又可氣。

林天佑笑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倭人為之沉迷傾倒,也不為過嘛!”

這倒是真的,在當時,大明確實是文明的燈塔,照耀著亞洲諸國。只不過,燈塔將在十幾年後崩塌,卻是誰也想不到的意外。

根基已朽,看著巍然矗立,堂皇壯觀,卻經不起風雨。這正是泱泱大明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江南還是那麼繁華,也沒什麼人談論遼東的戰事吧?”郭大靖突然有些悵然若失,聲音低沉地問道。

林天佑愣了一下,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無奈地苦笑一聲,說道:“確實如此。”

醉生夢死!或者還有詩詞來形容,那就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東江鎮在孤軍奮戰,郭大靖的全部努力,不僅僅是為了那些遼民百姓,還在保衛著全大明子民的安樂生活。

十幾年後,當建虜鐵騎肆虐,烽火遍地,屠殺成為常事,人們逃無可逃地落入火坑時,不知道他們們會不會想到當年在遼東抗擊建虜的那些人。

可惜,自己不能向他們證實這血淋淋的慘事。如果自己成功了,他們也永遠不會知道,是自己和一群英勇無畏的人,拯救了他們。

郭大靖有些失神,突然就覺得自己奮鬥得有些不值。

殫精竭慮、親冒矢石,卻未必能夠成功。如果拿著銀子,去繁華之地享受個十幾年,再逃到海外,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吧?

“郭兄。”林天佑察覺了郭大靖情緒上的變化,想了想,開口說道:“江南雖然繁華,但平頭百姓卻為了生計忙碌,哪裡有關心國家大事的時間和精力?”

郭大靖看著林天佑,靜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紙醉金迷、奢侈享受的那些人,不是官商,就是士紳。按理說,他們知書識字,應該是心繫朝廷,為國為民的……”

林天佑本來不擅長說這麼大道理,想著安慰郭大靖,說得也並不連貫,甚至把自己也繞進去了。

郭大靖的臉上慢慢綻出笑容,說道:“林兄的意思,郭某明白了。剛剛胡思亂想,差點亂了心境。多虧林兄開解,現下已經無事了。”

“真的明白了?”林天佑覺得自己越說,越有點糊塗,反倒是聽的人都懂了,有些奇怪。

“明白了,真的明白了。”郭大靖哈哈笑著,說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過於去糾結結果。好事的意思,就是眼前事情,或者是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這句話的出處是明代的《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如果郭大靖知道全文,肯定會把最後一句改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而且,他對這句話的理解也稍有不同。為什麼要別人知道,要別人感恩呢?

自己是為了誰奮鬥?少到自己,多到家人,大到華夏子民,自己知道多牛逼就成了。

眼看已經到了西夷的商棧,倒是沒那麼多的禮節,謝德拉和亨利·勒內並不知道郭大靖在此地,雖然顯得有些意外,卻還有幾分驚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千零六十七枝重型火槍,兩千六百枝輕型火槍,以及部分彈藥,已經由藤野先生點驗完畢,剛剛開具了單據。”謝德拉把郭大靖請進廳堂,便拿出單據表功。

在大明對西夷的火銃定名中,重型火槍叫鷹銃,輕型火繩槍沒什麼具體的名字,就叫西式火槍。

目前裝備部隊的輕火槍基本上都是朝鮮造的火繩槍,而西式火槍也被郭大靖選中,下了大定單。

在製造上,輕火槍的難度顯然要小很多,生產製造的速度也要更快。只不過,郭大靖還需要兩千多重火槍裝備部隊,然後才加大對輕火槍的訂購。

郭大靖點了點頭,微笑著致謝,說道:“接下來就大部分訂購輕火槍,減少重火槍的訂購量。想必,你們已經通知到了卜加勞炮廠。”

謝德拉用力點頭,說道:“這是自然。按照估算,明年將能提供至少五千枝輕火槍,幾百枝重火槍。”

看著郭大靖,謝德拉發出了感慨,“與貴國朝廷相比,郭將軍訂購武器裝備的數量,足以顯出魄力和眼光。”

郭大靖挑了下眉毛,問道:“怎麼,他們也去採購軍火裝備了?”

謝德拉笑了笑,說道:“只有七門火炮,三枝重火槍,三十枝輕火槍,實在是太少了。”

有了我這個大主顧,朝廷的採購確實顯得太小氣。三枝重火槍,就是當狙擊槍使,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應該是朝廷對於西夷火槍的威力還心存疑慮,買了樣品回去試驗的。郭大靖這樣想著,又問了詳細的情形。

崇禎元年,徐光啟被崇禎皇帝重新啟用。在他的建議下,派遣了王尊德以及李逢節一起前往澳門進紅夷大炮的採購。

這一次的採購,朝廷購買了七門火炮、三支大型火銃以及三支西式火槍,還聘請了共三十一人的以貢薩握德謝拉為首的炮手、技師以及造炮工匠。

不出所料,這是要進行仿造的節奏啊!

郭大靖苦笑了一下,仿造再多,恐怕也沒東江鎮的份兒。

可惜,孫元化那位西學大師,正在寧遠軍中為袁崇煥效力。這倒不是最重要的,東江鎮要仿造紅夷大炮,請來的西夷技師和工匠就能幫上忙。

但不管是資金材料,還是技術人才的數量,東江鎮都不能跟朝廷相比。孫元化能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登萊仿造出上百門紅夷大炮,東江鎮卻萬萬做不到。

不過,足以令郭大靖感到自豪的,是在他的努力下。東江鎮的火器裝備率和威力,在明軍中已經是首屈一指,當之無愧的第一。

這得益於郭大靖的先知先覺,並沒有明朝那些官員的顧慮和瞎擔心,引進火器的決心和數量,不是他們能夠相比的。

採購的,再加自己製造的,明年至少能多出一萬五千枝輕火槍,勤王計劃的實施應該更加有把握了。

“我們還運來了二十三門火炮,藤野先生不敢擅專,說是要向郭將軍報告之後,再作決定。”謝德拉期盼地望著郭大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