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元配最新章節列表 > 190、番外之船上的朋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0、番外之船上的朋友

祖孫倆洗好臉刷好牙梳好頭就去找著一家子吃早飯, 魏年見他娘他閨女早上都不吃肉了, 故意問, “怎麼吃起素來了?”

小丫頭是個實誠孩子, 把自己昨晚做的夢跟爸爸說了, 魏年笑的險把自助早餐用的餐盤跌地上去。陳萱也笑, 說小丫頭,“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要天天吃, 會吃膩的,是不是?”

早上是自助餐,其實沒有糊塌子吃, 不過雞蛋餅也跟糊塌子差不多。小丫頭平時愛吃炸雞、煎的培根、小香腸,這次一樣都沒選,她讓爸爸給她打了杯熱牛奶, 自己就拿了一個煮雞蛋,到提供中餐的餐檯, 讓服務生幫她夾了一個蘑菇胡蘿蔔木耳餡兒的小包子,又要了一個雞蛋餅。雞蛋餅要現攤的,裡面也會放一根小香腸,小丫頭卻是沒讓放香腸,只放了生菜和甜醬,她就端著餐盤去爸爸媽媽的餐桌吃飯了。見媽媽還端了一盤水果, 水果在奶奶嘴裡也是不實惠的東西,今天小丫頭也不嫌不實惠了,她夾了一小碗葡萄放自己手邊兒。

陳萱魏年都不管她, 隨她怎麼樣。

魏老太太吃肉吃的,早上就是一杯牛奶一碗小米湯一個雞蛋,配了些鹹津津的醬菜。

魏年看老孃、閨女都恢復了正常飲食,也不點破,只在心下暗笑。

要說家裡戰鬥力最強的,還是得屬王大妹,大妹是個實誠人,雖然剛上船的那會兒有些個拘謹,頭一回坐船,又覺著這艙室怪高階的,大妹就住的比較緊張。不過,大妹也自覺見識不少,她的經歷其實跟陳萱有些像,要說大妹小時候,絕對比陳萱過的好。她就是沒有陳萱的自強。可自從到了北京,雖要幫著幹活收拾家務,可魏家人用什麼,大妹就用什麼,魏家人吃什麼,大妹就吃什麼。原就是親戚,自然不會外待她。而且,跟著魏家人一路南下,坐的都是一等臥鋪,可高階了。所以,在船上住了兩日,大妹就適應了。她原就手腳麻俐,人也能幹,尤其跟著老太太、小小姐一道吃牛排,唉喲媽,這可吃的忒過癮啊!!大妹這輩子也沒這麼痛快的吃過牛肉啊!她可喜歡吃肉了!尤其牛肉,在鄉下有錢都買不到!就是在北京城,牛肉價兒也比豬肉貴的!

只是,這才吃三天,一大早上的,老太太、小小姐就改吃素了,這叫拿了一盤子肉食的大妹有些不好意思。魏年與她道,“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些餐費都包含在船票裡頭了。”

“我這頓頓肉的,我倒沒啥,二爺,要不我自己一桌兒吃吧。”她這吃的多,還總是左一盤子肉右一盤了肉的,人這餐廳高階,來往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魏年擺擺手,“安心吃。你多吃些,咱們這船票才坐的值。管別人做什麼,這裡的人我一個都不認得。就是認得,也沒什麼,誰還管別人吃飯。”

如此,王大妹也就放開吃了。

她覺著,叫她吃肉,一輩子都吃不膩。不過,王大妹也愛喝果汁、牛奶、各種酥酥的喝了會打嗝的汽水,除了咖啡那東西實在消受不來。大妹把餐廳裡免費的菜品全都嘗了一遍,原本她不想吃素,不過二奶奶告訴她,每天要吃一點蔬菜水果,這樣對身體好,不然會得那個叫“壞血病”的病,說那個病就是缺水果蔬菜才會得。

王大妹聽了,每天也會堅持吃一盤菜一盤水果。

有時,晚上大妹躺在床上都會想,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好日子啊。村兒裡那些沒見識的女人,還說她沒福,她沒福就能過這樣頓頓吃肉的好日子嗎?

跟著主家這樣頓頓吃肉,可是得好生幹活才是!

現在也沒什麼活兒讓大妹幹,屋裡每天有船上的服務生來打掃衛生,缺什麼直接跟人說就是,立刻就有人送來。就是換下的衣裳,都有人洗。大妹自己就覺著,日子可不能這麼過,這總閒著還不閒出毛病啊。再說,人不能總享福,人一生的福氣是有數兒的,早早的把福氣享完,這人也就完了。

大妹跟陳萱商量著,“二奶奶,以後衣裳就別叫人洗了,給我洗吧。我這成天閒著,不是個事兒啊。”

陳萱還說大妹怎麼要洗衣裳哪,陳萱想了想,說,“你洗做什麼,有人洗。你要是有空,不如跟小丫頭一起學習幾個洋文,待咱們到了國外,都是外國人,說的是外國話,不會洋文可不成。”

大妹認字的本事都是到北京學的,她本是個最發愁學習的人,可是一想,陳萱說的也在理,總不能去了就跟啞巴似的。待到了國外,陳萱魏年魏銀都要去上學唸書,小丫頭老太太一個小一個老,她就得照顧著,還要出門買菜做飯,不會說洋話可不成。再說,就是這船上很多服務生也都會說洋話的,還有洋服務生。其實,大妹現在也會說兩句,譬如“than”這個她就會說,還知道是謝謝、再見的意思。不過,要是以後想買菜,光憑這兩句是不夠的。

大妹點頭,“成!二奶奶,我學!以後我買菜做飯,也要跟鄰里打交道,不會說洋話可不成。”

魏老太太見小丫頭、大妹都在加緊學洋文,她原想著自己一把年紀的,難道國外就沒中國人說話了?魏銀告訴她,“倒不是沒咱們一國的人,可娘你想想北京城裡有多少洋人,估計那邊兒也就有多少中國人了。鳳毛麟角,可不容易遇到。到時,你串門子都不會聊天。”

有魏銀勸著,魏老太太也就跟著一起學了。

魏老太太、王大妹、小丫頭,三個人裡,小丫頭進度最快,什麼東西,人家一學就能記得住。王大妹最慢,她還不跟老太太哪。有王大妹這個落後生墊底,還有小丫頭做伴,老太太那學洋文的勁頭兒頗是不小。其實也就是學些家常用語,而且,說的進度遠遠比認字母認單詞的進度快。無他,魏老太太、小丫頭都是話癆兒,倆人學個新句子新詞匯的,變著法兒的要用一用。尤其現成的有會洋話的服務生,祖孫倆每天介現學現賣,大妹害羞,不大敢說,就學的慢了。

老魏家在頭等艙沒幾天就出名兒了。

有說這家人有趣的,畢竟,一老一少祖孫倆見天兒的拗著一口北京味兒的外國話跟人對話,頗是有趣。也有說這家人沒見識小家子氣的,魏家人不是大富大貴的出身,魏老太太吃飯雖然有個原則都是要點貴的吃,就是大妹也是愛吃肉的不得了,但是,魏家人吃飯很少剩下,一般吃完就是盤子碗光光的,不想浪費。可是,這大概是不合乎一些人的審美,尤其頭等艙吃飯是在專門的餐廳的,能在頭等艙的,基本上都是有些家底。便有人覺著魏家做派小氣,一看就是沒出身的。

不過,魏家人自己忙的不得了,哪裡有空管旁人怎麼看。

除了小丫頭、老太太、大妹每天要學洋文,為了給他們個洋文氛圍,魏年陳萱魏銀說話都改洋文了。那些看不起魏家的又大為訝意,要知道,現在的這個時代,在中國的上流社會都是以一口流利的洋文為榮的。

魏家真正交上朋友,是在一天,小丫頭給糊塌子發面餅饞的不行了。早餐的雞蛋餅完全不能抵消她對糊塌子的思念,用小丫頭的話說,“雞蛋餅是南方人吃的東西,咱北京人兒,當然得吃糊塌子了。”她還想吃發面餅,想吃大妹姑蒸的大饅頭,不是餐廳裡那些帶甜味兒帶奶味兒的小饅頭,她們北京人兒吃的饅頭沒這些雜味兒。

小丫頭叫麵食饞的躺床上都起不來了,北京味兒的洋文也不嘰呱嘰呱的到處說了。還是她那萬能爹有法子,魏年見閨女饞成這樣,說真的,魏年也挺想痛快的吃回麵食,餐廳裡的麵食,餃子麵條兒餛飩都有,饅頭也有,可是就像小丫頭說的,跟北方人吃的不一樣,陳萱說如今餐廳饅頭蒸的時候放了糖和奶,所以吃起來有一股甜甜的奶香。這東西,乍一吃還成,吃多了就特想吃家裡那種不加糖也不加奶的普普通通的北方大饅頭,要說饅頭也還好,魏年主要跟他閨女一樣,他特想吃餅!

而餐廳裡,只有早上的雞蛋餅。

這種雞蛋餅,真不是北方人的日常飲食。

北方人吃的餅,有發面餅,有死麵餅,有油吱餅,有餡餅,有燒餅,就是不包括雞蛋餅。

哪怕是發面餅,吃一個也好啊!

魏年見閨女饞的都沒精神了,拿小費跟服務生打聽了一回,然後,魏年認識了船上的一位中國廚師,拉了拉關系,送了些東西,這麼著,把大妹送到廚房。大妹可歡實了,光餅就做了三種,中午烙的是吱油餅、死麵餅和芹菜餡兒的餡兒餅,這一回,魏家人中午啥菜都沒點,就是吃的油吱餅和芹菜餡兒的餡餅,另外點了一大碗青菜湯。因為發面餅要等面發起來,所以得下午才能做了。

有個相鄰艙室的斯文氣十足的崔先生直說,“這餅做的地道,正經咱們北方麵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魏家人一向好客,何況與崔先生住的近,時常出來進去的都打招呼。反正大妹烙的也不少,請崔先生崔太太一起嚐嚐,崔先生崔太太三十歲上下的年紀,帶一點兒天津衛的口音,說起話來果然是天津過來的。說是天津人,崔先生道,“我祖上是北京人,小時候也是在北京長大,咱們北方人,一輩子忘不了麵食的味兒。”

“就是就是。”小丫頭說,“還得是咱們北方麵食。南方的那些小包子小饅頭,不是咱北方的麵食味兒。可惜船上沒有西葫蘆,小蔥兒也沒有,不然就能吃上糊塌子了。”

崔太太問小丫頭幾歲,知道才五歲,都說,“這麼小的孩子,口齒這樣清晰伶俐。”

魏老太太一點兒不謙虛,很是自豪的誇孩子,“我們丫頭,天生就靈光,小時候十個月就會叫姑了。嘴巴巧,像她爸爸。”

大家一起吃餅說話,說起來崔先生一家也是前往波士頓的,不同於陳萱魏年魏銀要去唸書,崔先生是受邀去大學教書的。陳萱直道,“您可是大學問家!”

“我以前也是在哈佛念的大學,博士畢業後受張校長之邀到南開大學任教,這次算是回母校任職。”又問魏年幾人要學的科目,崔先生笑,“可惜與我的研究方向不同,不然還能給你們一些建議。”知道陳萱要學農業,崔先生道,“大學時修農業問題不大,待研究生階段,可以試著瞭解一下生物學,生物學與農業是悉悉相關的學科,據我看來,亦是前景一流的學科。”

陳萱認真聽了,其實,說起話來,還有彼此都認識的朋友,像文先生的大名,大家就都知道。還有楚教授,亦是國內名人。由此便熟悉起來,在船上的時間一長,小丫頭也交了好幾個年紀相仿的小孩兒做朋友,其中有一位十歲的大哥哥,深受小丫頭的巴結,成天介把好吃的拿給人家吃,還一口一個“林林哥、林林哥”的拍人家馬屁,自己的高階奶糖捨不得吃,巴巴的拿去討好人家,這位小男孩兒姓林,用魏老太太有些不服氣的話說,“還不愛搭理咱丫頭。”

陳萱並不多說,孩子都這樣兒,越是小越是愛跟大的玩兒。有比她閨女年紀小的,很乖的叫“心心姐”,小丫頭看不上人家。她愛找大的,可人家還嫌她小哪,不愛帶她。好在船上孩子有限,這位小林公子是蘇州人,說起國語來帶著一股子江南水鄉的綿軟,性情中又有書香門第的穩重,小丫頭又很巴結她。尤其小林公子雖然不怎麼願意跟小丫頭玩兒,對魏年這樣的年輕的如兄如長的長輩卻很有好感,尤其魏年象棋厲害,小林公子在他手下有敗無勝。因是手下敗將,這不,沒幾天就把原本一頭柔軟黑髮捯飭成油光鋥亮牛舔似的大背頭了。因為小丫頭是魏年哥的閨女,也只好勉為其難的帶她玩兒了。

魏年把教閨女的任務都佈置給小林公子啦,什麼你倆用英文對話,兒童讀本要讀到哪一頁,閒了可以去甲板上跑一跑,不要給心姐兒多喝果汁,讓她喝白水就好。把小林公子的爹——大林老爺氣笑了,說魏年,“合著讓我兒子幫你帶孩子哪。”

林家住一等艙,是魏家在船上交下的另一位不錯的朋友了。

作者有話要說:  ps:第二更到!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