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席捲天下II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上帝之鞭曹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上帝之鞭曹操

郭嘉走出來道:“大王,日耳曼人尊阿裡奧·維斯圖斯為皇帝,高盧人尊韋森蓋·託裡克斯為皇帝,已經建國。斯拉夫人、凱爾特人、色雷斯人、伊利裡亞人、薩爾馬特人都在謀劃建國。”

曹老闆冷笑道:“若不是孤在這裡擊敗了羅馬,他們何能建國?”

郭嘉道:“大王功勳顯耀歐洲,地位豈能在他人之下……。”

曹操已經明白了郭嘉的用意,擺了擺手,“待奪取羅馬城,再說這些也不遲。”

郭嘉提醒道:“雖然依舊有歐盟,但小心已經建國的歐盟諸國。”

曹操冷道:“維斯圖斯、託裡克斯那些人,國家初建,必無精力南顧。”

然而,羅馬人的確在這裡牽制了曹操幾乎所有的兵力。

對於曹老闆來說,必須要儘快解決羅馬,他的大魏國將會取代羅馬,他的榮耀,將會震懾歐洲。他的帝國,才能得以鞏固。

若是長久和羅馬人消耗下去,難保歐盟諸國穩定下來後,動什麼歪心思。另外,畢竟曹老闆的魏國時日尚短,戰爭中人心就會思變,就會被歐盟他國有機可乘。

曹老闆的確希望儘快解決羅馬,從而開始治理屬於他的國家。但羅馬人不容小視,三十萬羅馬軍團陳兵邊境,非一朝一夕能夠剿滅。

這是,一名金髮碧眼的魏國將領走進了大帳,這‘盧迪斯’之前是一名角鬥士,頗有能力被曹操提拔。魏軍中,有許多這樣的將領。

盧迪斯捶胸一禮,頗為激動,道:“大王,教宗大人求見您。”

“教宗?”曹老闆眉頭一抬,他知道自己這位歐洲愛將,信奉上帝。而基督教一直被羅馬教壓制,未能有太大的發展。

公元203年,6月,歷史將會銘記這一天,教宗來到了魏國軍營,得到了魏王曹操的接見。這一歷史性的會面,即將改變歐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教宗很看好魏王和大魏帝國,教宗表示,在羅馬軍隊中有一定的教眾,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幫助曹操開啟進入亞平寧半島的路,可以幫助曹操擊敗羅馬。

教宗的要求很簡單,希望魏王能夠侍奉上帝,而基督教會成為未來大魏帝國的國教。

基督教一直致力於傳播信仰,但羅馬帝國統治者歐洲,羅馬近千年的羅馬神教,比基督的歷史還要久遠,乃是羅馬帝國的國教。

基督教無力撼動羅馬神教的統治地位,這時候,大魏帝國忽然崛起,然魏王並沒有侍奉某一位神明。因此,教宗便感到,應該感召魏王侍奉上帝,決不能讓雷神朱庇特拉走。

“上帝會庇護大王。”教宗如此說道。

雖然基督教還不比羅馬神教,但卻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曹操熱情款待了教宗,卻是連夜和郭嘉商議這件事情。

其實,曹老闆對這些不感興趣,畢竟東西方文化不同。

然而郭嘉卻對此十分感興趣,道:“既然在歐洲,就要因地制宜,師夷長技以制夷,來自故土的一些思想,在這裡應該稍微改變一下。”

郭嘉又道:“雖然基督教的信徒不及羅馬神教,但在歐洲的潛勢力不容小視。大王得到基督的認可,無形中,就能解決歐洲諸國的後顧之憂。”

曹操有所明悟,道:“奉孝說的很對,此不僅僅是滅亡羅馬的開端,更是歐洲一體化的開端。只有歐洲一體化,才能夠在未來,形成東征,才能夠和秦子進抗衡。”

“早晚有一天,我會帶著榮耀,回到故鄉。那時候,垂下頭的,必定是我那子進賢弟。”曹操的話語中,充滿了王者的自信。

於是,曹操答應了教宗的合作。

教宗高興壞了,立刻傳訊十二紅衣大主教來到魏軍大營,在神的見證下,教宗親自給曹老闆洗禮。並代表神,賜予曹老闆聖殿王者的身份。所有的聖殿騎士,當向曹操效忠。

大魏軍隊,既是十字軍,曹老闆既是十字軍之王,聖光下,所有侍奉神的戰士,當向曹操效忠。

而曹操,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上帝之鞭。欲意不言而喻,上帝之鞭,將會懲罰不侍奉神的人,鞭撻,驅逐,消滅敵人。

隨後,在聖殿騎士和神聖戰士的幫助下,上帝之鞭曹操攻破了羅馬人的防線,上帝之鞭的兵鋒直逼羅馬城。

聖殿王者,上帝之鞭的名,傳遍歐洲。在歐洲大地上,各處侍奉神的戰士,紛紛來到魏國,向上帝之鞭效忠。

日耳曼帝國皇帝阿裡奧·維斯圖斯,高盧帝國皇帝韋森蓋·託裡克斯,以及斯拉夫人、凱爾特人、色雷斯人、伊利裡亞人、薩爾馬特人的領導者,都震驚了。

震懾於上帝之鞭的威名,他們不敢阻攔本國神之戰士向上帝之鞭效忠。也因此,失去許多力量的他們不敢再窺伺大魏國。

然而,羅馬人誓死保衛羅馬城。以凱旋大帝塞維魯為首的羅馬高層,帶領全族保衛羅馬帝國的發源地羅馬城。

龐統、愷撒這些羅馬榮耀血脈後裔,高舉起先輩手中的戰旗,誓死與羅馬城共存亡。

並且,羅馬人雖然失去了太多太多的領土,但他們並非沒有繼續作戰的能力。他們還有希臘半島,還有埃及這等富庶穩定的後方。

上帝之鞭曹操的威名,已經震徹整個歐洲,但羅馬人,依舊堅持著。

另一方面。

公元203年8月的華夏,天下的目光,匯聚在了蜀中。

這是一場決定華夏統一的戰爭,然而這場戰爭,在延續著。

雖然蜀王劉備處於絕對的劣勢,但蜀漢的名臣良將們,還有他們的蜀王,並沒有因此放棄。

在諸葛亮的指揮下,蜀軍建設的三江防線,固若金湯。

二個月的時間,秦軍只是佔領了瀨溪河,對於整個蜀軍的三江防線,微不足道。

秦軍在三江區域內,和蜀軍戰事膠著,戰事進度緩慢幾乎龜速。一來是敵軍統帥諸葛亮的確指揮有方,二來是戰場環境太差,三來是秦軍水土不服。

內江,蜀軍大本營。

諸葛亮來到大帳門口,遙望逐漸轉晴的天氣,當太陽出現的一刻,大地頓時成了蒸籠一般。

蜀地四季如春,夏秋多雨,氣候極其潮溼,這邊又斷斷續續下了十幾天雨,更加是悶熱潮溼。

“為將者當通曉天時氣候地理……。”諸葛亮搖了搖扇子,“秦軍已經多發疫病,蜀中的環境,將會幫助我們擊敗秦子進。”

法正佩服道:“丞相一定早有所料,因此選擇水道縱橫,環境複雜,酷熱潮溼的三江區域,作為抵擋秦軍入侵的戰場。”

諸葛亮微微一笑,“此等天然屏障,豈能不用。”

法正笑道:“在這三江區域內,多為溼地河流,秦軍喪失機動性又無法大規模鋪開兵力作戰。長此以往,秦軍必退。”

另一方面。

江州城,秦軍大本營。

“大王,今日又新增痢疾病例三百。”醫政胡明,滿頭大汗。

“昨天才五十餘人,今天就三百了?”秦峰心驚肉跳,這等幾何式的發展,是最可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