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七 傳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十七 傳言

顯然就連趙予熙在內,都沒有一下子招待這麼多人的經驗,幾個人一陣忙碌,總算給每個人都送上了一瓶水。

儘管這麼冷的天氣,給人喝冷水是種不道德的行為,不過誰也沒有料到,威華會一次性來這麼多人。

包括趙予熙和趙曼青在內,整個綜合實驗室,連保安在內,都不會超過十個人,每人給送瓶水還可以,要是泡茶的話,連足夠的熱水壺都沒有。

總算這些不用楊青來張羅,不過看著趙予熙穿著單薄忙裡忙外的身影,楊青也不由得有些愧疚。

“徐總,既然來了,我們就先到車間裡面看看吧,看完了晶片的生產,咱們再談別的。”

楊青對剛剛坐下,還沒準備說什麼的徐海說道。

“那好,我們先過去看看!”

楊青站起身,領著這幫連屁股都沒坐穩的技術人員,朝著無塵車間走過去。

儘管這段時間,除了楊青,並沒有其他人進出過無塵車間,不過那些防塵服之類的,數量還是足夠的,除了他和機器人穿的之外,還有六十多套。

威華來的這些人,早已經習慣了無塵車間的工作流程,在楊青和徐海先後走進去的同時,他們也換好了防塵服,戴上防靜電腳環,先後走了進去。

在場的人,除了趙予熙以外,對於光刻生產線的流程並不陌生,其中海思的部分人員,更是有幸參與了積電五奈米生產線,生產麒麟晶片時候的除錯。

說實話,無論從哪個方面,佇立在他們眼前的光刻機生產線,都算不得光鮮亮麗,外表因為屢經改造的關係,早已看不出原來的九十奈米光刻機的樣子了。

本來就是舊貨,楊青又是一個只注重實效,不在意外觀的人,光刻機的外表也被打上了許多的補丁,大概唯一的優點就是擦的很乾淨,才不至於到殘破不堪的程度。

“可以開機了嗎?”楊青問道。

“請便!”徐海伸手示意到。

楊青在一個按鈕上輕輕按下,旁邊的一個嵌入式螢幕亮起。

裝置自檢中,

自檢透過,

檢查原材料儲備情況,

裡面有矽晶圓的型號數量,還有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等等的含量,以及銀互聯的銀離子溶劑儲存狀況等等一系列,讓人有些眼花繚亂的資料。

楊青把這些資料一一確認,資料才開始繼續流淌,一直來到最後。

最後片螢幕上顯示的是,儲備情況正常,

請輸入生產晶片的型號,數量。

然後,游標就停在了型號後面,目前就只有一個選項,楊青也沒有選擇,就在新藍一號上面點了一下。

數量楊青直接輸入了一個一,代表著光刻一塊八英寸矽晶圓。

螢幕上的字跡隱去,出現了光刻機內部的情況。

其實使用了不可見光的深紫外準分子鐳射,在這裡完全看不出光刻機是如何工作的,大家在這裡,看得就是一個寂寞。

不過具體步驟還是能看清楚的,晶圓被推到工作臺上,由於原材料已經拋過光,楊青就直接忽略了這一步,乾燥過後,就開始了光刻膠的旋塗。

旋塗之後,就開始了光刻,經過多次多方位的曝光,才進入了下面的流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這時候,就已經完全不可見了,再次見到的時候,已經是在生產線的盡頭,封裝完畢的晶片了。

整個車間裡面,一共三十六人,就聽著光刻線裡面,發出來的微微聲響和振動,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一直聽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等到後面,晶片都被推了了出來。

“這就是新藍一號!”

楊青拿著一顆晶片,給徐海遞了過來。

徐海有些激動地拿過晶片,翻來覆去地仔細看著。

新藍一號的上面的標識很簡單,就寫著新藍一號的名字,主頻,還有生產日期。

“徐總,你先去測試一下吧。”楊青在一邊提醒道。

總算這裡的測試裝置比較完善,又不是真的需要徐海動手,呼拉一下,身邊已經擠過來好幾個人,從楊青手裡接過晶片,跑到裝置上,開始測試起來。

這些測試裝置,其實也是來自威華,中試線是一條舊線,不過測試裝置確是全新的,跟威華的最新幸型號也一致,不存在無法上手的問題。

“跟我們在家測試的結果一樣,完全可以作為下一代手機的處理器!”

“這資料,比香蕉的M1還要強,用在手機上實在可惜了,乾脆放在我們的筆記本和平板上面。”

測試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一群人盯著結果,發出各種議論聲,安靜的無塵車間,很快變成了喧鬧的菜市場。

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結果,兩邊的領導者都沒有湊過去,只在一旁站著,徐海看向楊青的眼神越發的複雜。

能不複雜嗎?一個人,區區的一個人,據說他還是幾個月以前,才開始進入到中試線裡面,進行光刻線的改造。

好吧,如果說一個人懂得數學,那是天賦,懂得軟體,對於一個數學家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哪怕他做出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軟體,也沒有他提出的數學理論來的震撼。

但是這個人,偏偏還懂得設計晶片,還懂得如何改造光刻機,這已經不算人,算是妖孽了吧?

要不是楊青學生時代平平無奇,他還真的以為遇到了一位生而知之者。

但是這位的傳奇,好像才剛剛開始,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有什麼奇遇。

或者就跟威華內部傳揚的一樣,他得到了外星黑科技,要不然他的數學理論,怎麼跟藍星上的沒有多少關聯呢?

就好像沒有任何的基礎,維度空間理論就直接出現了,像是空中樓閣,好像隨時會從天上掉下來一樣。

偏偏它的邏輯十分的自洽,哪怕沒有人能夠繼續推導,也並不意味著這種理論的錯誤,因為同樣沒有人能夠證偽。

這次的晶片也一樣,誰不知道晶片堆疊,架構改善,能夠大幅度提升晶片的效能,但是這種架構,又有誰能夠提出來,並且保證超越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同類晶片呢?

當年的精簡指令集處理器,指令集架構數量並不少,但是它們的效能都及不上ARM,才會被淘汰掉,近年來也只有一個面向小型裝置的risc-v架構晶片,與ARM進行差異化的競爭,不過還沒有正式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