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零六,分子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零六,分子篩

等楊青把四個電磁屏蔽器安裝完畢,基地的上空,就被一層電磁場籠罩了起來。

其實最為特別的是,這個電磁場是有邊界的,位置就在幾個遮蔽塔的地方。

在它們之外,雖然會有少量的磁場洩露,不過離開這裡一公里之外,就會迅速衰減,最終被月壤吸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個電磁遮蔽塔,它們另外一個身份就是,訊號發射塔。

內建了空間波基站,也就不用拉光纜線路,在人力資源奇缺的基地,哪怕浪費了一點,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就算未來月球軌道衛星升空,地面上還是需要空間波基站,來進行電磁波的轉換。

畢竟以現在基地的能力,還沒有辦法,讓每一個手機,都支援空間波通訊,所以現在還是以藍星的技術為主。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基地,一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通訊就變得越發清晰起來,就算等到天亮,陽光直射,也不會發生干擾。

當然這種防禦,它的能力並不高,宇宙射線和太陽風裡面,難免會摻雜一些高能中子,這東西可不受電磁場的影響。

所以在基地外面活動的時候,必須要穿上宇航服。

儘管就連楊青都沒能做到,不穿宇航服,在真空環境活動,更別說那些普通人了。

普通人暴露在真空裡,大概只要幾秒鐘的時間,就會因為失壓,導致死亡。

楊青的宇航服,雖然看似輕薄,其實表層材質也是可以抵禦高能中子衝擊的。

楊青在天上轉了一圈,神識中感應到從深空之中,直射過來的宇宙射線,在電磁場的影響下,轉了一個很大的彎轉角度,一部分直接反射,回到了太空裡面,一部分沿著磁場,平行著飛了出去,再沿著邊緣,落在了磁場以外。

所以遮蔽層以外的地方,一時間宇宙射線的強度,都有了一定的增長。

地面的工程車大軍,已經把月壤,給整體推進到了十公里以外,露出以基地為圓心的一個龐大的圓形。

外圍煙塵滾滾,內圈卻早已平靜了下來。

已經有大量的機器人,從裡面跑了出來,開始鋪設太陽能電池板。

這種電池板跟普通的,藍星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一樣,即使它們的原理都一致。

少了空氣的阻隔,月球上的陽光遠比藍星上熾熱,並且連續半個月的白天,幾乎是陽光直射的位置,能夠接收最強的陽光,也因此,熱的更快。

就算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時候,表面溫度也會飆升到一百多攝氏度以上,更別說那些普通的,更利於吸熱的普通黑色太陽能板了。

真空散熱困難,整個太陽能面板,就像被關在一個保溫箱裡面,溫度能夠直接飆升到二百度。

雖然溫度越高,越有利於光電效應,但是二百多度,甚至更高的溫度,對於太陽能面板的壽命,有著巨大的影響。

為此,楊青和小嬡,不僅參考了米國華國這兩個航天大國,對於宇航用太陽能電池板的設計,還頗費心思地,給每個太陽能電池板,增加了降溫裝置。

降溫裝置依然是冰霜法陣,只不過它的啟動溫度是在一百度,最低溫度也不會低於四十度,最大限度保證發電的效率。

雖然冰霜法陣是使用靈氣的,但是太陽能面板發出來的電,也是要轉換成靈氣的,自己消耗一部分,也算是應有的損耗。

並且這個冰霜法陣,在黑夜的半個月裡,也能保證電池板不會過度降溫,不然冷熱交替的那一剎那,很容易因為冷熱不均,導致破損。

下面的機器人,平整場地,固定電池板,忙得不亦樂乎,很快,一片淺白色,亮晶晶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出現在了地面上。

並且這個面積還在不斷對著工程車的擴充套件,而逐步擴充套件著。

工程車的工作範圍自然是被電磁遮蔽下的一萬平方公裡,除了更換靈石,它們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在途中留下一個個龐大的月壤堆,如同一座座的小山,等待處理。

楊青看了一會機器人的工作,轉身,還是回到了基地裡面。

吃過飯,檢查一遍最為重要的聚變反應堆核心部件,然後才在自己的大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覺。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藍星時間,第二天的早晨六點了。

不過基地裡,還有月球上,依然是原來的樣子,從來沒有變過。

“主人,氦三已經提取,將近一千克了,隨時可以開始聚變堆的搭建。”

從蒸餾器那裡得到的氣體,小嬡一直沒有間斷地進行分離。

其他的東西還好,就是普通氦氣和氦三的分離是一個麻煩。

它們之間,就只差一個中子,偏偏還是惰性氣體,根本不會發生化學反應。

就跟藍星上第一顆原子彈需要的鈾235一樣,一般都是採用氣體擴散法,或是離心法,分離這兩種同位素。

不過這兩種方法,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基地顯然沒有這麼多富餘的能量,對氦三進行分離。

所以基地採用的是分子篩的方式進行氦三的分離。

也就是人工製造一個篩子,把氦三篩出來,留下的就都是氦四了。

這樣的篩子,使用藍星的技術,當然難度極大,畢竟這兩種同位素,就只有一個中子的差距,近乎沒有不同,也沒有人能夠製作出可以應用的篩子。

然而藍星人沒想到的是,這世上有楊青,有煉器這樣神奇的方式,還有著神識這樣的輔助工具。

楊青忙碌了一個多月,才終於製造出這樣的幾個篩子,用於氦三的分離,也給小嬡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把分離出來的氦氣,加壓後,透過分子篩,就能夠得到極為純淨的氦三。

這裡面全部都是氦三,雜質就只有氫氣,畢竟蒸餾氣體裡面,只有它們的含量最多,也最接近。

一千克的氦三雖然不多,但是作為聚變原料,完全反應以後,釋放能量也極為龐大,足夠一個聚變反應堆,以一百萬千瓦的功率,執行一個月的時間。

“那就開始聚變反應堆的建設吧!”

楊青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他有些期待地說道。

隨著他的話,早已被安裝在運輸車輛上的反應堆核心,還有各種的輔助配件,都被拉著,朝基地外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