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六零 地下基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六零 地下基地

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月宮基地在月球上開拓領地的步伐。

因為不光是他們,華國還有米國,也在拼命擴充套件著自己的領地。

米國早就有了登陸月球的能力,但是就跟楊青登陸時候瞭解的一樣,月球的表面,充斥著各種輻射,幾乎沒有一塊石頭,沒有輻射的存在。

這就讓就地取材進行的基地建設,帶來了絕大的風險,畢竟就算以現在的技術,也難以簡單分離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

而從藍星到月球的地月轉移軌道,就算是目前米國最大的運載火箭,運載能力也不會超過二十噸,並且受到火箭的形制限制,大多為圓柱形。

圓柱形在沒有重力的天空優勢明顯,可在月球上,這種形式卻浪費了大量的空間。

如果在以前,米國足夠富裕或者說足夠重視的年代,這種浪費算不了什麼,可是在現在這個時候,米國製造業不斷衰退的時代,這種浪費就變得非常致命了。

所以到現在為止,它只佔據了兩個位置,一處在正面,另外一處在月球的背面, 都在赤道附近。

雖然在月球的兩極,常年陰暗, 見不到陽光的地方, 已經找到了水冰的存在, 可以用來補充基地稀缺的水資源,但是近乎常年不見陽光, 對於能源的收集,是最大的障礙,尤其對於沒有小型可控核聚變的勢力來說。

即使對月宮基地來說, 太陽能電池板都是一種能量的重要補充。

因此佔據環月球赤道帶,這個能夠最大限度獲得太陽能的地方,也就成了藍星上各國的必爭之地。

畢竟他們所用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是最先進的型號了, 但是效率就算是在真空中,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七。

質量不行,那就只能數量來湊。

所以佔據的地方越大,越能安置足夠多的電池板,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電能。

反而是電池的儲存, 沒有多大的麻煩。

外星基地,宇宙航行, 到目前為止,還是藍星上最熱門,也是最尖端的科技。

當然花錢也是最多的那種。

有著充足的經費支援,那些因為造價高昂,只能躺在實驗室裡的儲電裝置, 總算派上了用場。

楊青因為有靈氣的關係, 並沒有用心發展過藍星上的電能儲存。

華國和米國卻不一樣了。

米國為了月球基地,拿出了石墨烯超級電容,基本可以做到儲存十二小時, 電能損耗在百分之十左右, 佔地面積卻比普通的鋰電池, 減少了百分之五十。

這對空間有些逼仄的米國空間站來說,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華國有著月宮基地還有月神二號的先天優勢,所以除了建立在月宮基地附近, 享受月宮物質供應的一處基地以外,還在外佔據了四處基地,其中的一個, 已經變成了國際共有的那種,那些和華國比較近的國家,可以在這裡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而華國的基地,他們的技術略遜一籌,又不願意直接使用楊青的方案,所以他們應用的,是最新的鋰電池技術。

不過華國的基地,是利用楊青的月神二號,運上來的,佔地面積相當的廣闊,也就不用在意這一點點的體積差異,唯一需要在意的,大概就是鋰電池容易起火,需要經常進行自檢,這對於基地內部有著高階伺服器,初級人工智慧的華國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問題,缺乏氧氣的儲存環境,也讓它們失去了燃燒的機會。

另外,比較窮困的大熊,原本還有些勃勃的雄心,卻終究抵不過國內越發糟糕的經濟,只能淪落到和其他國家一起,擠在華國的空間站裡,和他們一直以來航天大國的形象,相去甚遠。

月宮基地就比較放肆了,在小嬡的操控下,大大小小的基地, 已經遍佈了月球表面,其中也包括了最為冷酷的月球南北極。

這裡面也包括了五處以超級電磁炮為主導,大型激光器作為輔助武器的防禦系統。

這些年改進後的電磁炮, 炮彈質量從一千克躍升到了一百千克, 而能夠增加的速度,卻從千分之一光速, 增長到了百分之一光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換來的代價就是,電磁炮的加速軌道從三十公裡,猛增到了一百公裡那麼長,就連炮彈都是經過靈化處理的材料才能承受。

這樣的電磁炮,雖然攻擊角度狹小,但是威力夠大,直徑一兩公里的小行星,都能一擊打碎。

畢竟這樣的電磁炮,總共有五座,完全涵蓋了藍星與月球之間的絕大部分空域,也算是履行了月宮基地保衛藍星的義務。

只是其他的基地,跟月宮基地很有些不一樣。

這還要從小嬡一直不停地挖礦說起,在那些礦脈上,挖到了五十米深以後,它就發現,下面的礦石,就和在藍星上的礦石的放射情況相差無幾了。

也就是說,五十米以後的地層,就已經擺脫了大部分宇宙射線的影響。

而且這三年來,在小嬡的監視下,並沒有發現月球上,有大於四級的月震發生,三級左右的月震,倒是經常出現。

畢竟月球是個正在冷卻的星球,上面又沒有液體形成的潮汐,可以改變整個星球表面的張力,月殼板塊不撞擊不移動,自然也就沒有大型月震存在的基礎。

這就為發展在月球上面的地下基地提供了動力。

相對建築在月表的建築物來說,躲在月球的裡面,不僅能夠有效地躲避太陽風帶來的危害,也省去了太多的建築材料。

只是楊青並沒有選擇現成的山體洞穴,或是裂縫往下挖掘,而是直接佔據了幾處小型的隕石坑。

隕石坑大概是月面上面,最不缺少的東西了。

陪伴著藍星走過幾十億年的月亮,終究以它肥碩的身軀,擋住了太多的傷害,其中最大的艾肯盆地隕石坑,佔地兩千多平方公里,深度高達十二千米。

但是它太大了,大到很難為它加一個蓋子。

不過如果有一天,有機會的話,在它的裡面,完全可以建造一個超級月球城市。

楊青選擇的是那些直徑在幾百米左右,深度也有幾百米的那種隕石坑,建造也方便,唯一麻煩的就是,在使用它們以前,需要把坑底還有坑壁,再挖個幾十米。

二六零 地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