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六二 鐵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六二 鐵礦

如此珍貴的東西,用來修煉尚嫌不夠,更別說拿它當做機器人的能量核心了。

下品靈石之所以氾濫,完全是因為小嬡也能夠煉製,並且還有更多的初級器靈能夠做到,它的材料也基本能夠工業化生產的關係,這才有成為基礎能源的資格。

每個小型基地附近,一般都會有一個小型的聚變反應堆, 另外還要加上幾十平方公裡的太陽能面板,生產的就是靈氣,當做那些挖礦機器人的能量來源。

月宮基地的太陽能電池,再加上其他國家的,尤其那些沒有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能量的來源完全集中在太陽能上面的國家, 建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就更多了。

現在人們從藍星看向月球,不僅可以繼續看見月面,更還要加上星星點點,如同鏡子一樣的光點,如果不知道內情的話,絕對會讓人以為,那是月球文明的燈火,就像夜晚藍星城市的燈火一樣。

只不過這樣的燈火小了太多,也稀疏了太多,但是同樣意味著人類文明的花朵,已經開在了外星之上,哪怕這顆外星,只是藍星的衛星,距離藍星只有三十八萬公裡。

不說以光年計算的相鄰星系,就算是用天文單位計算的其他行星,也沒有什麼可比性,卻終究是人類邁上宇宙的一大步, 如果沒有楊青的話, 這一步可能還要很久很久,才能開啟。

小嬡建立這樣的小基地, 並不是打算讓人來駐守,雖然這些基地,利用好的話,足以容納幾百人的生存,還能建立一個小型的生態圈,在這裡種地。

事實上月宮基地遍佈月球的小基地中,只有幾個能夠容納數千人的基地,有幾人輪流駐守,在這裡操作維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他的主要還是用於礦物開採,並且在當地進行簡單的提煉,派駐的人員還是以機器人為主,當然也免不了大型的挖掘機械,用於礦物的開採。

外面是深深的礦坑,裡面就是用來補充靈石靈氣的大型聚靈陣,穿梭不停的人形機器人,會拿著靈石,為靈氣耗盡的巨型挖掘機械更換靈石,就跟藍星上給挖掘機加油也沒有什麼不同。

大概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靈石的能級更高,挖掘機械能夠堅持的時間更長罷了。

其他的國家,因為能源的限制,在月球上冶煉基本上還侷限於實驗室狀態。

因為真空,低重力環境下的金屬冶煉,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加熱倒沒有什麼,但是散熱卻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他們可沒有楊青的冰霜法陣給熔爐降溫,真空就是一個巨大的保溫瓶,一不留神就會連熔爐一起融化掉。

目前的主流方案自然是為熔爐加一套液冷水套,利用水的對流迴圈,把熱量帶走。

只不過這樣散熱,只能深埋於地下,利用月面以下永恆的低溫進行。

然而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利於散熱的金屬礦的,而大部分的月岩月壤,都是熱的不良導體,需要的面積就很大,而且因為月球環境的關係,這個深度也不能太淺,至少也要五十米以下吧。

然而這麼大的工程,在月球上也是超級困難的,除非這個熔爐很小,才能很快施工完成。

然而除了月宮基地,還有華國之外,其他國家其實並沒有很迫切的從月球獲取礦物的需要。

而華國之所以缺乏礦物,完全是因為華國工業的體量太大了,大到一個買家,竟然會被賣家操控原材料價格的程度。

因為除了他們幾個公司,世界上就幾乎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滿足華國的需求了。

但是自從月宮基地開通了連續三艘的往返藍星的飛船航班,從月球上運送鐵礦石,或者初步提煉的粗鐵,就變成了有利可圖的事情。

因為飛船採用的是靈石作為能源,外面還有一層防護罩,可以抵禦宇宙中的射線和隕石,也能抵禦藍星大氣層摩擦的高溫。

因為沒有氧氣,月球的鐵礦石,很多都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含量較高的鐵礦石,含鐵量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尤其是在幾處大型的月海,地月幔物質湧出來的區域。

月幔物質中,除了鐵以外,各種比較重的合金數量也很大,尤其裡面還有著很多的鈾礦存在。

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在藍星的地核和地幔中,一定有很多的放射性物質存在,它們持續不斷的放射,才是地幔和地核保持液態的原因。

這個或許也是對這個假說的一個證明吧。

月球鐵這個含量,在古代都不需要鍊鐵爐,只需要簡單的鍛打,就能得到合適的鐵器了。

雖然三艘月神號飛船的表面載重量,不會超過兩萬噸,然而別忘了,楊青還有著空間技術,不然區區兩萬噸的運載量,並不划算,哪怕飛船的每一次往返,除了輕微的機械磨損外,幾乎沒有什麼消耗。

靈石都是可以多次填充的,儘管重複填充的次數只有五十次左右,但是靈石的製作成本其實並不高,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在月球上面找到,唯一消耗的就是機器人的挖掘成本罷了。

楊青為它們,特意製作了一批儲物裝備,是使用靈氣充能的那種,到了地面,停止了靈氣,貨物就能自己被擠出來。

所以現在一個月,運到藍星的原料鐵,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噸。

華國的鋼鐵平均每月的產量,都超過了六千萬噸,這五十萬噸,其實也只是杯水車薪。

但是架不住它的質量高啊。

月球產的鐵,因為提煉方式的不同,它幾乎就是純鐵,純淨程度超過了十六個九,並且因為採用深層採礦的緣故,它跟藍星的鐵,沒有任何的區別,放射性也相差無幾。

這樣純淨的鐵礦,再配合從月球運過來,同樣純淨的合金元素,可以配比出極為精確的合金鋼。

要知道很多情況下,並不是科學家研究不出材料配方,但是工業能力的差距,使得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精確生產,只能利用經驗,在材料出來後,進行研究,很多時候,就連自己也不知道會弄出什麼東西來。

現在這樣的純淨元素,對於材料研究,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因為自己就知道,新增了什麼東西,而絕不會有太多的雜質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