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九七 1160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九七 11605

這樣一來,雖然它的質量增加了,起飛時候消耗的能量也跟著增加,在太空中的加速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對飛船的姿態穩定性,也有了極大的改進,至少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在宇宙中發生難以控制的自旋。

短小而強悍,這樣的牽引飛船完全可以這樣形容,除了兩個反應堆,還有備用零件之外,預留的空間並不大,船員更是壓縮到十個機器人,其中有八個,可以承載人類意識降臨。

牽引飛船並沒有自己的名字,不過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編號,從1號開始,可能會持續到一萬號。

四年前,就在楊青的眼前,一號二號兩艘飛船,從月球的空港基地出發,朝著小行星帶飛去。

雖然經過最佳化的飛船,最大速度能達到五十分之一光速,但是這兩艘飛船的速度,就只有千分之一光速。

而且要達到這樣的速度,還要十天左右的加速才行。

這還是因為飛船的結構足夠結實,駕駛員都是機器人,基本不受高達50個G以上的加速度的影響。

小行星帶距離太陽3.29億到4.787億公里,距離藍星一點七億公里,因為它是一個圍繞著太陽,形成的近乎均勻分布在黃道面的環狀,其實只要從藍星出發,朝著遠離太陽的方向飛行,就可以到達。

千分之一的光速,也有三千公里每秒,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在最高速度下,它只需要六天的時間,就能進入到小行星帶的範圍。

然而事實上,它需要進過十天的加速,也要經過近十天的減速,才會把自己的速度,降低到一百公裡每秒的程度。

剩下的時間消耗,主要還在尋找合適的小行星,並且需要抓住它,拖曳著,把它逐漸減速,直到進入火星軌道。

小行星帶已經發現的小行星被標記的一共有120437顆,看似數量巨大,然而在一個寬1.5億公里的環形中,這個數量其實少得可憐,數萬公里的範圍內,都很難找到一顆小行星,就連隕石都不多見。

實際上進入月球這幾年,小嬡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觀測。

月球的夜晚,沒有太陽的漫反射光汙染,時間也長達半個月,是一個極佳的觀測時段,近乎真空狀態下的月球,沒有了大氣層的干擾,實際上與在太空中的觀測相差無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因為這裡依託著整個星球,基本上沒有機械設備運轉,帶來的震動之類干擾。

因為它是在陸地上,不再受到發射飛船體積的限制,所以鏡頭就能做的很大。

哪怕依然是組合式的鏡頭,但是有了小嬡的操控,誤差幾乎沒有,所以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的高山上,她分別建立了兩個遠比米國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孔徑更大,功能更多的望遠鏡。

望遠鏡建成,第一步先觀察的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小行星帶裡面,小嬡觀測到的,超過一公里直徑的小行星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顆。

這些小行星的軌道,運轉速度,甚至受到的大行星擾動影響,都已經被全盤計算了出來。

其實就在小嬡的計算核心內部,一個標準的太陽系模型,正在實時運轉著,這裡面就包括了八大行星,和他們的衛星。

小行星帶,矮行星,柯尹伯帶的那些永遠在黑暗中的星體,凡是被發現的,也都實時運轉著。

因為有著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這個太陽系模型的運轉方式,跟外面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幾乎沒有區別。

其實牽引飛船起飛之前,它們的目標,以及航線,早就已經被標註的清清楚楚,什麼時候加速,什麼時候減速,在什麼位置需要什麼樣的速度,也都清清楚楚。

其實牽引飛船所做的,就是飛到合適的位置,把網撒出來,包裹住一顆小行星,然後把牽引繩跟飛船後面的牽引器連接起來。

整艘飛船,大概最昂貴的就是後面的牽引器了,因為它完全是由靈化金屬構建,比起飛船的外殼還要堅硬幾倍,抗拉效能和韌性,也比藍星最強大的金屬不知強上多少。

也只有這樣的牽引器,才能拽得動質量幾十億噸的小行星。

雖然小行星因為成分各異,不過就算是純金構成的,也不會超過二百億噸。

況且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除了核心,一般都是由岩石之類的礦物質組成的,還少不了大量的冰。

因為宇宙最初形成的物質就是氫原子,而氫氧結合形成的水,也更穩固。

雖然碳氫結合生成的甲烷也很穩定,但是它的冰點太低了,也太容易揮發。

在內太陽系,陽光的威力還很強大,所以除非是小行星深處,不然很少有甲烷的凝固態存在。

就跟前面說的一樣,飛船的每一刻的狀態,都已經被預定好了,從這裡到小行星帶,也不過幾十天的時間,就算加上尋找小行星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但是它們這一去,卻花了整整的四年。

主要還是為了改變這顆編號11605的小行星的軌道。

其實就算是兩艘飛船,提供給11605的牽引力相對於它的龐大動能,也近乎微不足道。

要想憑藉推力,把它拿下,恐怕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畢竟小行星帶天體的飛行線速度,在火星的24.3千米每秒,到三十千米每秒之間。

不過在小行星帶的外側,有著一顆巨大的木星。

木星作為太陽系第二大天體,對於整個星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小行星帶和木星之間,在天文尺度上,幾乎挨在了一起,因為巨大的質量差距,小行星帶天體的執行軌道,經常會發生擾動。

那些突破三十公裡每秒的小行星,就是受到這種擾動的影響產生的。

不過木星可以加速,自然也可以減速,每次當它們拉扯的小行星,和木星相鄰的時候,就到了減速的時候。

其實利用木星減速,才是讓11605減速的主要方式。

經過四個藍星年,11605終於減速到了火星軌道,速度甚至比火星還慢。

並且將在兩個月以後,跟火星的軌道相交,那個時候就是它投入火星懷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