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九九 撞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九九 撞擊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發現了這個漏洞,開始提起一些很繁瑣艱難的問題來。

然而出乎他們的預料,小嬡對這些也是瞭如指掌,解釋的非常清楚。

於是他們開始提出一些尚未解決的難題,小嬡居然也能回答出來,這才真正的讓人意外。

不過這樣佔便宜的行為,很快就被小嬡發現了,立刻做出來規定,就是在這裡,只能提問一些關於火星的問題,而不會回答其他不相關的事情。

在數十億雙眼睛的注視下,11605號小行星,已經在火星的天際出現了。

只是這裡離著太陽有些遠,雖然距離相撞只剩下不到四個小時,從這裡看過去,它依然只是一個帶著微弱光澤的小點,如果不是特意指出來,根本沒有辦法和宇宙中的星體進行區分。

雖然這時候,它的飛行速度只有不到20千米每秒,遠低於火星的24.3千米每秒,不過它的飛行軌道有一個交叉,才會在四小時左右,跟火星發生碰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是這一次沒能發生碰撞,它就會穿越火星軌道,進入到內太陽系,再也沒有加入火星的機會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將變成一個全新的流浪小行星,還有一道屏障,那就是月球,必要時候,楊青會直接在太空把它切割開來,從而成為月球的一點補充。

這幾年來,隨著各種大型平臺,宇宙飛船的陸續出發,月球至少損失了百萬噸以上的質量。

這點質量對於整顆月球固然是九牛一毛,然而對於整個地月系,卻不是什麼好消息。

月球本來就以每年幾釐米的速度遠離著藍星,質量越輕,脫離的速度就會越快。

雖然月球遠離,對於藍星其實是一個好消息,由月亮引起的潮汐活動會降低許多,讓海上航行的危險性進一步降低。

而且還會降低地震等地質災害,可以說有百利。

不過卻不能說沒有害。

因為月球的存在,引發的潮汐運動,不止影響地表的海洋,對於地殼下面的岩漿,乃至地幔地核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甚至就連地核運動引發的地磁場,也跟月球有著很大的關係。

不見和藍星質量幾乎相同的金星,磁場幾乎沒有,就連火星,磁場也微弱到近乎沒有的程度。

金星的磁場消失,或許跟它的自轉太慢有關,但是火星的自轉速度,並不在藍星之下。

而他們跟藍星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一顆足夠大的衛星。

金星沒有衛星,火星的兩顆衛星不過是兩顆隕石罷了。

所以未來楊青肯定還要把從月球上挖走的質量送回來,順便增加一點,讓月球逃跑的速度降低一點。

三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這也是楊青第一次全面開放火星上的設施,雖然有著很多的無法進入的禁區,光是這十二個大型平臺,就足夠藍星人參觀了。

這十二個平臺說實話,除去了給火星增加引力的功能,其實除了大,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雖然在太空中,大也是一種技術能力,但是這些至少可以說能夠探究,藍星憑藉自己的能力能夠做出來的。

至於透過反射陽光,為星球增溫,更是上個世紀就提出來的想法,前幾年華國甚至還計劃發射升空一個反射鏡,為川蜀等地的居民提供夜間照明。

只不過隨著全球升溫的加劇,需要考慮的不是為藍星增加光明,而是為它降溫,這件事才漸漸不了了之。

其實藍星的天文體系一直是個謎,有人說未來隨著溫室效應加劇,南極冰川融化,全球的沿海地帶都將被升高的海水淹沒。

還有人說未來藍星將進入到小冰河時期,全球氣溫將會降低五到十度。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記錄的藍星氣候變遷實在太短,相對於動輒十萬年計的藍星氣候變遷,根本沒有可比性。

氣象學終究是一個經驗科學,沒有足夠的資料,根本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完整的模型。

很快,放在火星上的監視器,已經可以清楚看見小行星的輪廓了。

到這時候,整顆小行星已經受到了火星引力的影響,速度也在慢慢增加,不過飛行軌跡已經朝著火星靠攏。

兩艘牽引飛船,正在開啟牽引繩,整個脫離開,勐然提速,朝著遠方飛了過去。

原本就已經處於鬆弛狀態的牽引繩,被收縮的力量牽引著,勐地收了回去,卻沒有任何落下來的趨勢,而是繼續保持原本的狀態,懶懶地蜷縮著,像彈黃一樣,又再伸展開,前端卻被火星的引力吸引,歪歪地火星的方向。

小嬡早已經計算清楚了未來的碰撞位置,正是處於火星北緯18.65,東經226.2度的奧林匹斯山。

奧林匹斯山不僅僅是火星第一高山,就算是在幾大行星,還有和火星大小相近的衛星上面,都算得上是第一高峰。

它高達21117米,比珠穆朗瑪峰的兩倍還要多,是典型的火山群,也是太陽系最大的火山群。

這一次11605會與它發生撞擊,到時候會發生什麼,誰也不清楚,畢竟以相對數千米每秒的速度,和他發生撞擊,會不會重新把它引燃,都是未知的事情。

在小行星上面固定攝像頭的第一視角下,它終究還是傾斜著,衝進了火星的大氣層。

火星的大氣層異常稀薄,減速能力極差,不過高速飛行的不規則星體,在遇到空氣的阻力以後,還是發生了破碎。

11605在空中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內部的水和其他一些易揮發物質膨脹開,頓時四分五裂,再加上受不了火星引力,不斷剝離的,身上鬆垮的岩石,它整個分解成為數個較大的隕石塊。

火星的空氣畢竟還是太少了,僅憑空氣的摩擦,根本無法讓小行星開始燃燒,它一邊飛一邊發出被空氣推到身後的灰白色煙霧,朝著奧林匹斯山撞了過去。

轟隆一聲,小行星就撞在了奧林匹斯山的半山腰,幾個大型碎塊幾乎同時撞在那裡。

雖然遠在太空中根本聽不到撞擊的聲音,但是佈置在火星上的傳感器,還有地震儀,都清楚接收到了這次撞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