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植物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超強延展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六章 超強延展性

紅沙灘實驗室可以找到更多複製真菌材料,就是現在大家還不知道這種材料的延展性,聽見吳爭說找人測試材料。

揚舟點點頭道:“剛好今天有空,那就一起去吧。”

吳爭當然沒有意見。

很快用水刀切割了一塊材料和揚舟一起去科院的材料實驗室。

吳院士在那裡認識熟人。

去的路上吳爭就在和揚舟討論,這種材料適用於什麼地方?

揚舟和吳爭都是生物學家,對材料的應用肯定沒有材料學家瞭解,他們也只能從表面去討論這種材料在什麼地方有用。

揚舟想了想說道:“從抗高溫、抗輻射,還有目前已知的硬度情況來看,這種材料非常適合用在航空航天科技,當然我覺得用在可控核聚變,小太陽專案也非常適合,你們這些天有沒有分析材料的微觀結構?像是石墨烯不就是因為結構不同從而使脆弱的碳元素有超過鑽石的硬度嗎?”

的確有很多材料,因為分子結構的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屬性,甚至有一門專門的學科研究材料結構。

無論是微觀上還是宏觀上,透過不同的結構變化都能形成極具特色的特殊材料。

吳爭和揚舟的想法差不多,他也覺得這種特殊材料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航空航天飛行器上。

現在人類進入宇宙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宇宙中復雜多變的環境。

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輻射、高溫、低溫,航天器必須長期適應太空環境,人類想要邁入星際時代就必須要在材料上取得突破。

兩人很快來到科院的材料實驗室,而且還聯絡了工程院院士參與測試。

這名院士是材料方向的專家,他早就聽過楊舟的大名。

但以前大家研究的方向一個是物理材料方向,一個是生物科技,兩者基本沒有什麼關聯。

前段時間揚舟在生物領域有過一次演講,舉例了很多植物材料特性。

演講的內容也有部分傳到了劉帆院士的耳中。

這自然讓材料專家劉帆覺得哭笑不得,他們這些專門研究各種材料的人早就對植物材料進行過分析。

在古代人們建築房屋宮殿和雕刻多數都採用木質材料,但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類的材料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木質結構雖然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並且成本低廉。

但終究因為材料的堅硬度,柔韌性,易燃燒等等原因,而無法應用於各種機器設備上,更多的還是用於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比如木質地板,木質傢俱,木質裝飾物等等。

楊舟竟然想到生物材料,超越各種合金剛才,運用在航天航空中,簡直是天方夜譚。

當然劉帆還是很尊重攻克癌症的楊舟,沒有見面就拆臺。

劉帆招呼揚舟一行人去到科研材料實驗室,路上疑惑道:“楊教授是需要使用什麼材料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需要揚舟開口,吳爭就解釋道:“是這樣的,劉院士我們發現了一種特殊材料,他有極其優越的抗輻射性、抗高溫性還有堅硬度,我們想測試一下這種材料的延展性如何。”

劉院士聞言頓時來了興趣,他好奇道:“真有這麼優秀的材料嗎?”

如果這種材料真的非常堅硬而且還抗輻射抗高溫,這種材料的運用空間就實在太廣闊了。

專門研究材料的劉院士非常清楚,這樣的材料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

甚至他親自參與的專案中就非常急需這種材料。

材料學家活躍在各行各業,比如劉院士現在就掛名在多個實驗室,平時需要去這些實驗室指導研究材料,甚至還是鋼鐵廠的外聘技術總監。

聽吳爭的意思,這種材料並非金屬材料,再聯想他們的職業難道是植物材料?劉院士心中想道。

一些秘密資訊吳爭也不方便透露,便只好打個哈哈糊弄過去,讓劉院士趕緊開始測試。

從對方的態度裡劉院士知道這種材料不簡單,也不再多問,很快帶著兩人拿著材料箱進入實驗房間。

科院實驗室自然無法做超高溫熔點研究,之前材料也沒有送來這裡,科院實驗室都是研究的普通材料。

但延展度不需要特殊實驗儀器。

揚舟站在一旁看著兩人忙碌,吳爭戴著手套從材料箱中取出一根中指長短的條形白色物體。

從外觀上已經看不出這種材料來自真菌的菌幹。

看見這如同白雪顏色的材料,劉院士腦海中浮現出無數金屬和化合物,但都無法和這種白色物體對應上。

劉院士也沒有耽擱時間,準備處理材料。

要精準地測試延展性,必須要切割出相應的長寬高。

並且因為拉伸儀極限測試長短原因,材料也不能過大,所以在劉院士的處理之後,白色的長條會變成幾釐米長度,10毫米寬度高度的立方體。

看見劉院士要切割材料,吳爭趕緊阻止道:“劉院士還是不要進行切割了吧,這種特殊材料的堅硬度達到了鑽石程度,而且非常珍貴,就用現在的大小進行延展測試,最後麻煩一點,就以現在的體積來計算延展性吧。”

劉院士點點頭表示明白,便啟動拉伸儀,將材料兩端固定在拉伸儀兩側。

這種拉伸儀可以記錄下拉伸的力度長度等資訊。

材料本身只有中指長短,按理說這麼堅硬的固體應該沒有多少延展度,所以拉伸儀完全可以處理。

揚舟也不知道這個拉伸儀最長能拉伸多長,於是沒有提醒。

實驗很快進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使用了2噸左右的拉力時。

材料變得極為柔軟,就像是麵條一般,輕易地朝著兩邊延伸。

這臺拉伸儀最大拉伸距離也只有兩米左右,除了揚舟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麼簡單就達到了拉伸儀的極限距離。

劉院士有些傻眼,他不可置信地看著這一幕,驚呼道:“這怎麼可能!”

揚舟其實也不知道特殊材料會在兩噸的力度作用下變成如同麵糰一樣柔軟且堅硬。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清楚這種材料有著多麼巨大的潛力。

揚舟好奇道:“現在該怎麼測試呢?”

科學家們有的是辦法,就算機器不行,片刻間就想到了另一種測試方法。

半個小時後,兩輛重型汽車掛上了牽引繩,在牽引繩後方還掛著測試力量的儀器,後面連線的便是特殊材料。

為了防止脫鉤,甚至還用水刀在特殊材料上切割出了倒鉤,這樣不管多大的力除非將材料崩斷,否則都不會出現問題。

兩輛重型卡車背對著對方開始向前行駛,司機緩緩踩下油門,終於達到了兩噸的力度。

特殊材料再一次變得柔軟,幾乎沒有用太大的力,兩輛車就相隔對方5、6米。

按照特殊材料的長短體積,現在已經拉伸了至少300倍距離,假如材料再薄一些,拉伸距離還會更遠!

要知道這只是中指那麼長的材料延展性已經超過原本300倍,如果有一米這樣的材料,那只要施加兩噸左右的力度,那就能延展到300米!

劉院士和吳院士已經激動得渾身顫抖,楊舟抱著手臂一臉微笑地看著眾人,看來很快各行各業都會因為這種材料變得不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