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生在世天地寬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章 家裡的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章 家裡的事

第二天上午,相偉榮是睡到八點才起床,住在外間的堂弟是早起了,還去車隊附近的北郊大隊小吃部,買了點包子油條豆漿回來。

這會的縣城就那麼點大,略微靠邊一點,就是幾個農村大隊。

早已融入縣城的原農村,特別是靠城隍山山腳、半山腰的這幾個大隊,除了房子,別說田地,連山林都沒了。

和將來的徵地拆遷搞房地產不同,這幾個大隊的土地是縣裡五十年代起大搞大建設就被徵用。

那些個建國後新建的國有工廠、倉庫用地,就是這麼來的。

當初不流行什麼現金賠償,但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政策:“大隊”只剩下個建制空殼,所有村民都成了居民戶籍,吃起國家糧,勞動力也安排工作。

這些個大隊就如同將來的居委會、社群,也有自己的一些服務部門,小吃部就是其中之一。

這會看到二哥起了,相永強道:“剛給公社的張主任打了個電話,他會派人去通知大伯我們回來了...”

辦事靠譜。

三下五除二搞定早飯,拿著那一大袋子果脯就去了東邊的兩間辦公室和樓下的修理科。

車隊老規矩,外地土特產大家嚐嚐鮮,順便再閒聊兩句。

郭文喜剛到辦公室,看到相偉榮就道:“老鬍子他們已經檢查過,車子、貨都沒啥問題,過會就去你老家。

對了,要不要從金屬公司借幾個裝卸工?”

金屬公司倉庫就在車隊下坎,近的很。那些裝卸工個個經驗豐富、力大如牛!

一聽這個,相偉榮道:“這倒不用,家裡會叫上幫忙的,咱們那就人手多。

隊長,你要是忙就不用過去了。”

就是例行公事般的客氣一句,估計郭文喜一定會去。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果然,“沒事,剛才問了,隊裡這幾天沒什麼大事。”

與此同時,老家那邊得到準確訊息後的父親、大哥、弟弟幾個,立刻行動起來。

相為堯殺了三隻雞和一隻十來斤重的大洋鴨,母親、大嫂和弟媳婦立刻開始收拾這些家禽。

家裡富裕了,這雞鴨還是養的,就是能多養幾隻,也不靠雞蛋換錢,需要就宰。

宰完了來不及養怎麼辦?

問其他村民買唄,略微提高點價,什麼都買得來。

母親幾個過會還得把三家人的煤餅爐子全準備上,要不了多久,這爐子都得用。

今兒個搬東西,人手不少,得請人家吃飯。

不說自個村,公社就一個賣點年糕、饅頭、湯包的小吃部,請客就得在自己家。

相為堯曾經是貨真價實的廚師,搞定這麼點事小意思,就是臨時準備食材略麻煩了點,得抓緊時間。

喊了聲小妹,讓後者去她家的竹園,這會已入五月,早筍、毛筍已落市,但本地春季最後一批出的“大筍”還有,要用上。

騎上腳踏車趕去廿八都村口,這有個極小的路邊菜市。

蔬菜幾乎沒有,農村誰買這個呀,最主要的是這有全公社幾十個村子的唯一一個公社辦豬肉攤。

這點上,板油和帶大肥膘的肉是早就賣完了,但瘦肉為主的前夾心與豬蹄還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年月,肥膘吃香,特別是在農村,這肥肉是要熬豬油的,反而瘦肉沒那麼受追捧。

城裡買肉要肉票,農村人比城裡人有優勢的地方,大概也就是這買豬肉不用票,只要能有錢、捨得買。

邊上是個簡陋的豆腐作坊,買了點豆腐乾,正要走,看到附近黃家村的那個“電瓶佬”挑著個輕擔子過來。

電瓶佬,本地對那些個農閒時間,揹著電瓶去電魚的傢伙的叫法。

這年月,電魚沒人管的,不算違法。

這叫法也不算什麼蔑稱,什麼豆腐佬、豬肉佬、賣魚佬...

就是個叫法。

叫不上什麼名,面熟而已,直接喊了聲:“今天有沒有大一些的魚?”

村口路邊菜市,賣的就是少數幾樣普通農家不會天天自己搞得到,或者自己沒法生產的東西。

“有幾條半斤上下的鱔魚,還有條一斤多的鯰魚,其它都是小魚。”這位加快腳步,大聲道。

平時農村裡買魚的人就不多,就算買,也要買大魚,比如胖頭、鯉魚、鰱魚這些,電來的魚,就是賺點小錢。

小雜魚嘛,農村人家小孩去釣,用地籠捕也能搞到點。

這位知道相為堯以前在城裡當廚子,而且也知道這家人條件不錯,最近更是在賺大錢,是好主顧。

兩個水桶,一桶裡頭淺淺一層黃鱔與個頭較大的泥鰍,還有條鯰魚,另一個桶子裡都是些小雜魚。

太小的,家裡喂鴨子或自己吃,沒人買的。

魚不多,屬於電瓶捕魚的正常情況。

問了一下價,相偉榮道:“我都要了,幫我送家裡去,知道地方吧?”

“知道,知道!”電瓶佬挑起輕擔笑著道。

小雜魚其實也有小雜魚的用處,今兒估計要準備三桌飯,小雜魚處理乾淨後,裹上薄薄一層麵粉,油炸一下就是盤很不錯的下酒菜。

相為堯為堯去廿八都的時候,父親去村子北頭叫其本家一個遠房叔叔,農村人只要在家,大門是不關的。

一進門就喊:“傳祺,過會東西就拉回來了。”

“來了來了,永堂哥。”

出來的是年近60的堂叔傳祺,後頭還有位頭髮花白的老爺子跟著。

聽這聲音,從邊上的一間廂房裡,又出來兩個男子,年紀輕的年近三十,年紀大的四十有餘。

相傳祺,木匠,那位年長者是他師傅,按照老傳統說法,這位老師傅是真正的大師傅木匠,能修廟宇那種。

至於另外兩人,都是相傳祺的徒弟,這三人都是傳祺昨天特意去叫來、請來的,等著幫忙。

木匠分很多種,大木匠是又能造房子又能做傢俱,這次運回來的那些個傢俱,很多件都是拆散運輸。

今天一卸完貨後,就得儘快組裝回去,免得變形。

這活平常人能幹,但費時間,而且容易出錯,所以父親讓傳祺幫忙。

而這傳祺一聽,立刻讓兒子去鎮上和附近公社叫來最靠得住的兩個徒弟,自己又去請自己早已休息在家的師傅。

堂哥說了,這次會運回來一批京城的老傢俱,有幾件櫃子和床以前還是宮裡的。

這事幫忙的人得靠得住,嘴巴嚴。

自己師傅年過八十,當了一輩子木匠,技術已經做到本地民間木匠的極致,可都沒真正見過宮廷傢俱到底如何,是不是工藝比民間技術要高。

這樣難得的機會,得請師傅來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