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東漢好姐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8章 決戰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8章 決戰準備

一味的殺戮只能造成右北平的局勢不穩,所以太史慈和田豫商議之後,決定受降,使徐無免於戰火,畢竟己方的死傷也不小,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兵家首選。

鄒丹歸降之後即被解除了兵權,太史慈派數十名玄甲騎兵護送鄒丹去往冀州鄴城,由荀彧安置,冀州一向被視為姜盛的大本營,人才首先也是派往冀州。

太史慈和田豫兩軍在徐無縣城休整了三天,田豫即率軍北上,與褚燕軍夾攻王門的五萬大軍。

太史慈則留守徐無縣,防範公孫瓚揮軍北上,而此時的公孫瓚,已經如喪家之犬,特別是單經三萬大軍全體陣亡,這件事對公孫瓚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草原上傳來訊息說,褚燕留在草原的三萬鐵騎也將南下,駐紮漁陽郡的烏桓王烏帕也有向俊靡進軍的動向,姜盛部屬在冀州北部的各路兵馬也是蠢蠢欲動。

防守俊靡縣的嚴綱和公孫續如驚弓之鳥,緊閉城門,動員全城百姓協助守城。

俊靡縣也算是長城南部最大的縣城了,儲備的物資倒還豐富,但畢竟已經是一座孤城。

王門雖說率領的五萬大軍,但一直按兵不動,褚燕也沒有什麼具體動作,看來也是怕腹背受敵。

十月初的時候,田豫的兩萬騎兵出現在王門部隊的東南方向,烏帕的兵馬推進到俊靡縣城東北二十裡處,而褚燕從草原上調來一萬騎兵也越過了長城。

入冬之後,草原上又開始過苦日子了,褚燕需要留下充足兵馬掌控局勢,所以就來了一萬人,不過渤海的高覽率軍兩萬進入了右北平郡,公孫瓚死保土垠,不敢再派一兵一卒北上救援,高覽算是牽制住了公孫瓚。

戲志才梳理北方防區的戰略情報,發現劉虞徹底不敢動作,於是建議於禁率軍抵近土垠,形成合圍之勢。

于禁二話不說,點齊兵馬就出發,他是趁著現在天氣晴好,趕緊進入戰位,要是遇到風雪天氣,恐怕會貽誤戰機。

幽州歷來有傳統,就是冬天不打仗。因為物資緊缺,遇到風雪天氣,物資跟不上,不用打,自己就亂了,所以劉虞就蟄伏起來。

姜盛的各路兵馬根本不在乎這些,是因為有富庶的冀州做後援。姜盛深知這個時代糧草物資的重要性,所以定下了規矩,出兵打仗,首先要做好完善的補給運輸方案。

這次北征右北平郡的戰役,戲志才就是充分考慮了補給運輸的問題,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戲志才是兵馬和糧草同時出動。

戲志才認為糧草是為了保障作戰的,所以就讓大軍護送糧草前進,雖然行進速度緩慢,但安全係數很高。

如果敵人來破壞糧草,則直接就是大軍開戰,所以對手如果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一般不敢動他們糧草的心思。

主力大軍護送糧草行軍緩慢,消耗也非常驚人,但戲志才敢這麼安排,是有秘密武器的,姜盛讓楊鳳送到漁陽的寶貝,是促成戲志才這一想法的關鍵。

青州黃巾肅清之後,農副業生產仍然處於停擺狀態,由於物品緊缺,姜盛不得不從冀州轉運糧草物資以補充青州之用,但運糧的效率實在是太低。

姜盛詢問詳情之後發現問題在於糧車的承載量太少,雖然已經普及使用青銅輻條圓輪車,但卻是兩輪的,車上重物的部分重量壓在了拉車的馬身上,所以每天運輸距離很短,姜盛仿照西方四輪馬車的樣子,把運糧的馬車改裝成四輪的,而且車輪改成了鑌鐵材質。

東漢末年的金屬汁澆鑄技術已經很成熟,姜盛就讓鐵匠工坊製成鐵輪的模具,開始批量生產鑌鐵輪。鑌鐵就是精鋼,更加堅固,火車輪就是特殊工藝的鋼製品,現在做出來的鑌鐵輪自然比不上後世的火車輪子,但比青銅車輪已經高階多了。

原本木製的車廂也被改成鋼製,不會在運輸途中散掉、壞掉,運輸能力大大增強。

四輪的馬車行動起來更加流暢省力,拉車的馬不必再承載車上貨物的重量只需拉車走即可,運力成倍的提升。

張述按著姜盛對剎車的描述,做出了類似於後世汽車剎車片的裝置,配備在馬車上。

起初的時候,姜盛考慮的只是增加運輸量和運輸速度,並沒有考慮別的。

在運輸的過程中,有些偷懶的運糧兵趁官長不注意,爬到糧車上,只管指揮拉車的馬行走,必要的時候拉拉剎車,這麼一來,人也不累、馬也不累,跑起來還飛快。

有心的官長就把這事報告給姜盛了,開始還以為姜盛要責罰這些偷懶的人,沒想到姜盛發出號令,令大家都這麼效仿。

車子結實了,不怕顛簸,在路況良好的地方,乾脆就催馬快跑,運輸速度發生了革命性提升。

冀州的戲志才就是應用了這種四輪馬車,所以才敢讓糧草隨大軍同時出動,局限性就在於,這樣的運輸革命不適於山區和路況鬆軟的地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冀州去土垠的路上地勢平坦,除了山海關附近之外,都是坦途,正好適合進軍土垠,要是往北去俊靡,戲志才的法子就行不通了。

與公孫瓚最後決戰的準備工作拉開了大幕,俊靡周邊的各路兵馬都已集結完畢,褚燕決心發動對俊靡的攻堅戰,但戲志才派來的使者阻止了褚燕。

現在俊靡守軍和王門的隊伍雖然士氣不高,但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若是強行開戰,必定會損失嚴重,得不償失,所以戲志才就讓各路兵馬圍而不攻,要困死公孫瓚的這些隊伍。

嚴綱和公孫續是不敢動了,王門兵多,還是想搞點動作,但一出動就被打了回去,王門嘗試了幾次之後,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圍了半個多月,戲志才從漁陽郡調集的物資及時補充到各部隊,而王門軍的補給就開始緊缺了,雖然王門駐紮的地方都是百姓眾多的鄉村,但糧草總是有限。

王門也看出公孫瓚現在是窮途末路了,他在考慮要不要繼續為公孫瓚作無謂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