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東漢好姐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兩線戰略(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1章 兩線戰略(3)

“二將軍兩勝七敗,琅琊國已被攻佔大半,三將軍試圖救援,卻被打了伏擊,損失不小!目前二位將軍已經退守臨沂。”

“什麼?竟有如此慘敗?”劉備顯然沒料到姜盛的反攻會如此迅猛!

而下邳附近的那支來無影去無蹤的精銳騎兵更是讓劉備寢食難安。

劉備召集簡雍、糜竺等人商議對策:“諸位,目前局勢便是如此,該如何破局?”

簡雍道:“主公可知孟德有何打算?”

劉備道:“孟德自是打算多路齊頭並進,以為兩翼策應,西線由袁術劉表,東線我軍,而曹軍中路突進,攻姜盛根本之冀州!”

“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話怎講?”

“孟德雖說兵分三路,但兩路為守勢,只有聊城一路為攻勢,這分明是借我等兵將為其攻城略地,其心可誅!”

糜竺道:“憲和之言差矣,君不知唇亡齒寒之道理?姜盛數年之內滅袁紹於冀州,收青州,平幽州,輕取幷州,野心不可謂不大。我徐州與姜盛的青州相接,在姜盛的下步戰略中必定首當其衝。”

眾人連連點頭,糜竺的分析很有道理。

糜竺繼續說道:“幽州初定,姜盛大軍主力短時內難以南下,正是空虛之時,曹公攻打聊城,看似簡單,實則妙策啊。聊城乃冀州和青州互為支援的要地,一旦拿下,姜盛兩線不能呼應,那就是各個擊破之局,荀攸就算有天地之才,也難以青州之力與我等抗衡。”

劉備道:“青州之兵已破琅琊大部,你所說未免過於自信!”

“那是因為聊城未破,荀攸無後顧之憂,所以敢集中兵力攻我琅琊。為今之計,只能撤回攻泰山的兵馬,堅守臨沂,待到曹軍破了聊城,就是我軍反攻之時!”

正當劉備集團謀劃的時候,西線戰場打的難解難分。

李通本就是情報出身,對於蒯越和文聘的動向豈會不知?

從開戰一來,長安校尉部的兵馬就一直是李通統帶,讓荊州誤認為李通是主將,卻不知呂布早已在文聘大軍去雒陽的必經之地等候多時。

文聘秘密北上,工作做得很嚴密,三萬大軍晝伏夜出,沿途各縣竟然絲毫沒有察覺,他也自信滿滿,覺得這一招險棋還是走對了。

按著最初的部署,李通是想搶在文聘前頭拿下南陽,沒想到文聘軍也進展迅速,半路打了遭遇戰。初戰告捷之後李通沒有貿然出擊,他也知道自己的兵馬也只是前鋒,並非主力,所以見好就收,屯了下來。

蒯越也沒敢進南陽,他知道自己帶的這點部隊,一旦進了南陽就無法牽制李通,雖然他看不起文聘,但荊州利益還是佔了上風,就按著文聘的部署虛張聲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通既已探得荊州軍的虛實,也就不再著急,安心的扎了營!任憑蒯越如何作法,李通均不為所動。

雒陽城經過這段時間的建設,外城已經初見規模,巍峨大氣的城牆聳立在雲霧中。

文聘不禁咋舌,“這就是傳說中的雒陽新城嗎?姜盛算是有點本事,不過此處很快就是荊州的地盤了!”

他微笑著,似乎看到了自己飛黃騰達的那一幕,但現實讓他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漫山遍野的馬嘶聲由遠及近,更遠處則是無數的火把亮光。

文聘大驚,情報顯示雒陽附近沒有大部隊啊,呂布遠在長安,張遼軍防守潁川,李通被牽制在南陽,沒理由啊!

但事實終歸是事實,喊殺聲已經瀰漫過來,聽動靜絕大多數是騎兵。

文聘凝神一聽,敵軍不下於五萬人,騎兵超過三萬,這分明是要把文聘軍全吞掉。

拂曉時分發起攻擊對於騎兵來說再好不過了,雒陽周圍又大都是平原,而步兵為主的文聘卻是極為不利。

倉促應戰下,文聘外圍警戒部隊很快就被消滅,待得天亮時分,文聘大軍已被灰衣騎兵團團圍住。

翹首望去,中軍大旗上書“長安校尉呂”五個大字,陣圓之處,一員虎將催馬出陣,不是呂布是誰?

呂布喝道:“我乃大漢長安校尉呂布是也,文聘小兒,還不速來就擒?”

呂布的聲音渾厚有力,震人耳膜,戰場上靜了下來。

輕步兵打騎兵,根本就是送死,荊州將士見全軍被騎兵團團圍住,誰敢在這個時候找死?

文聘眼見大勢已去,只好策馬而來,來到呂布面前。

呂布道:“你就是文聘?”

“正是在下!”

“好,算你識相!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文聘無奈,只得下馬,把手中兵器棄在呂布面前,單膝跪地,呂布翻身下馬,雙手攙起文聘,笑道:“文將軍能屈能伸,是條漢子,呂某就代大司馬邀請將軍共謀大事!”

文聘道:“不敢!文聘願聽從呂將軍差遣!”

文聘把佩劍交給呂布,表明歸降的意思,然後上馬高呼:“荊州將士們,我軍興不義之師侵擾雒陽,終歸是錯的,現在呂將軍大軍圍困,唯有息兵罷戰才能活命,我已歸降,各位或降或戰,自己拿個主意!”

文聘說了話,荊州軍仍舊鴉雀無聲,這種情況下,誰跳出來要戰純粹時自殺行為。

不過還真有硬氣的,過了好大一會兒,張口就罵:“文聘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主公待你不薄,你為何不戰而降!別忘了,當年……”這貨話沒說完就被旁邊的人亂刀砍死。

很快,稀里嘩啦,荊州軍的兵器扔了一地,文聘的親兵也都去各營宣佈投降!

五萬對三萬,就簡單遭遇戰之後就結束了戰鬥。

長安校尉部現在總共也就七萬多人馬,呂布自帶五萬,一萬留守,一萬由李通率領,文聘前鋒部隊被滅也只是李通一萬人馬幹的,只不過李通一路虛張聲勢,硬是把一萬人馬偽裝成五萬大軍,而真正的五萬大軍是在呂布手下。

從整個西北的戰局來看,呂布壓力很大,他很想收編這些荊州兵,但危險係數很高,這些都是來自荊州的將士,萬一反起水來,可不是他呂布能壓的住的。如果全放了,很快就會成為呂布的勁敵。

呂布考慮再三,下了決心,畢竟長安的安全穩定才是他首要考慮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