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東漢好姐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0章 三分天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0章 三分天下

蔡夫人偷瞄了一下姜盛,知道有戲,連忙勸道:“王爺征途勞累,身邊怎麼能沒個暖心的人呢?就讓她侍奉左右,也算是賤妾的一番心意。”

姜盛道:“此女並非處子,她是劉琮的妻妾吧?”

蔡氏動容,知道瞞也不住,就道:“王爺息怒!王爺息怒!雖然蔡氏委身於琮兒,但早已分房,雖有夫妻之名,卻再無夫妻之實。蔡氏心中卻是仰慕王爺,還望王爺收留,為奴為婢,但憑王爺吩咐。”

“你們的好意,孤王心領了,奪人之妻,,有違天德,你們還是回去吧。只要忠誠於孤王,孤王定會厚待!”

蔡氏無奈,就讓劉琮交出了荊州的戶籍民冊和部隊編制序列,賈詡收了,呈給姜盛,姜盛簡單翻看了一眼,就交給了曹操,曹操是管行政的。

姜盛瞟了一眼蔡夫人,說道:“荊州乃是戰略要地,存亡至關重要,你們已經歸順於我,不知今後有何打算?”

蔡夫人最會察言觀色,知道姜盛不想讓他們繼續掌握荊州,就道:“我們孤兒寡母的,哪有能力守荊州呢?聽聞京城繁華,賤妾懇請王爺恩准,准許我母子遷往京城居住。”

姜盛暗想:算你懂事!接著說道:“嗯,孤王同意你的請求。文和,你知會一下荀攸,讓他妥善安排。”

“遵令!”

蔡氏拉著劉琮夫妻連忙拜謝。

姜盛又道:“孟德,荊州交給你治理吧,一定不要辜負孤王對你的期望!”

曹操從歸降之後就一直被冷落,雖然擔任了戰備區行政一把手,但都是看姜盛臉色行事,這回姜盛直接把戰略要地交給曹操,也算是充分信任他了。

曹操抱拳道:“謝王爺!操絕不負王爺所望!”

佈置完畢之後,姜盛就令趙雲、張寧、夏侯惇、曹純各軍在襄陽南部集結,安營紮寨,強化訓練,為即將開展的南征做準備。

荊州歸了姜盛,潛伏在南陽的兵馬也就沒必要繼續了,姜盛以招募新軍的方式把這些人編入荊州軍中。

姜盛比較看好黃忠,就把荊州地方軍交給了黃忠,黃忠多年不得志,姜盛這種推心置腹的信任讓他死心塌地,他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姜盛完全信任一個被迫歸順過來的人。

從黃巾之亂到現在,連年的征戰讓大漢朝分崩離析,最初的十八路諸侯在這場群雄爭霸鬥爭中消亡、重組、合併、稱霸,現在姜盛無疑是最強大的一路。

但劉備和孫權也不是善茬,姜盛在東征西討的時候,孫權有了相對寬鬆的發展空間,江東的實力膨脹起來,孫權滅嚴白虎,平王朗,把夷洲納入管轄,麾下文武也是人才濟濟,特別是精於水戰的周泰、蔣欽、黃蓋等人,建立起足以抗衡姜盛海軍的強大艦隊,

與此同時,周瑜組織了長沙攻略,把荊州長沙郡納入了孫權的勢力範圍,並繼續南下,把桂陽郡也收了,目前正在全力攻略零陵郡。

劉備掌控益州局面之後,也是勵精圖治,集中精力搞發展,憑藉地形優勢,也敢跟姜盛分庭抗禮。

劉協這個掛名皇帝只是大漢朝最後的遮羞布了,姜盛受封晉王後,大漢朝算是走到了盡頭。

孫權自封為吳侯,雖然表面上喊著忠於大漢,實際上已經不在乎朝廷的詔令。

劉備也不甘落後,更是打著皇族後裔的旗號,自封為蜀王。

姜盛知道無法阻止這種事,乾脆也不理他們,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統一大業,劉備和孫權愛幹啥就幹啥,等著慢慢收拾他們。

劉協知道這個訊息後大為震怒,下詔責罵孫權和劉備,並讓他們進京領罪。

這分明就是自取其辱,劉備和孫權根本就不搭理,姜盛也暗罵劉協傻叉。

丟了面子的劉協派人去找姜盛,希望姜盛好好懲罰他們一下,姜盛就找各種理由推脫,劉協著急上火也沒用,這是就這麼擱置了。

而天下三分的態勢已經形成,諸葛亮的判斷得到了證實,劉備愈發重視諸葛亮,事事都要徵求諸葛亮的意見。

劉協只知道姜盛統一了長江以北,又控制了荊州,肯定實力強大,劉備孫權根本無力抗衡。可姜盛自己知道自己的麻煩。

太史慈海軍從組建以來,用的都是統一式樣的艦船,發展已經遇到了問題,姜盛多次下令發展海軍艦隊,但收效不明顯。

面對江東艦隊的越來越強大,姜盛召集海軍的高級將領和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們開會。

蒸汽機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姜盛提出了發展火輪船的方案。

用蒸汽機驅動艦船非同小可,解放了人力,提高了艦船的機動性,更重要的是載重直接翻倍增加。

原本木質為主、鐵皮外包的艦船可以淘汰了,改成了鐵甲艦,全鋼結構,防禦更好,而且不懼火攻,同時還能搭載很多火龍箭發射器。

海軍裝備的升級改造成為軍事科學院的重頭戲,這個亂世讓姜盛這麼一折騰,出現了超越時代極限的技術革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鐵路的規劃已經得到了姜盛的批准,雒陽至昌黎的線路首先施工,原本建設洛陽城的工匠們又投投入緊張的工作中,這些已經脫離了農耕生活的人發展成為專門的社會階層——工人階級。

烏桓部落自從多年前姜盛控制之後就一直與漢族保持著密切的聯絡,田豫奉行姜盛的民族融合政策,烏漢通婚,混雜居住,已經實現了同化,整個烏桓地區已經納入大漢的統治,姜盛設立北地校尉部,正式劃為大漢的行政區,讓管理草原多年的褚燕擔任烏桓校尉。

負責草原採礦工作的鄧茂也升官了,姜盛把礦業基地整合為北方工業基地,成為大漢的工業特區,鄧茂官升三品,為首任特區太守。

經濟發展才是正道,姜盛讓百姓吃飽穿好,生活好起來,人口也迅速膨脹起來。

考慮到連年征戰,大漢人口銳減,姜盛的政策是鼓勵每家至少要生三個孩子,不論男女。超出三個孩子的,各級官府要發補助;夫妻二人到二十五歲還不足三個孩子的,要額外繳納沉重的賦稅。

當時的社會,家裡男丁多的就地位超然,現在有官府幫著養孩子,那還不多生?這一定程度上雖然加重了官府負擔,但從長遠發展來說,確實是正確的路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