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返1977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堪比印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堪比印鈔

洪衍武的判斷再次讓“老刀魚”心服口服。

他根本沒想到,這六十餘斤,靠他自己幾乎得賣上一個月的海參,竟然沒到一天,就又讓洪衍武給賣光了。

洪衍武還是用老法子,只不過大白天開啟房門,把裝海參的口袋往門口一放,就有人自覺找上門來送錢。

而且讓人沒想到的是,甚至就連招待所的經理,在無意中從客人口中得知這個訊息後都求上了門,想讓洪衍武這位“神通廣大”的“京城二商局採購員”低價勻給他幾斤海參。

洪衍武當然不好拒絕,就大大方方按四毛一個的進價,賣了經理五斤三十頭的海參。

經理簡直都快樂瘋了,千恩萬謝感激不盡,一個勁直誇京城人就是豪爽仗義。在聽說洪衍武他們打算在這兒住六天後,竟然大筆一揮寫了張條子,做主免了洪衍武他們的房費。

自然,發票還是要照開的,否則洪衍武回去沒法報銷,就佔不著公家的便宜了。不過經理的這種體貼,純屬多此一舉,因為他不知道,洪衍武根本就是自己給自己報銷,免掉的房費直接就是落在手裡的實惠。

所以說,這麼一算下來,洪衍武他們做的這筆生意並不虧,一個海參還是賣到了八毛錢。

只是這件事卻讓“老刀魚”感到十分不理解。他怎麼也想不通,招待所經理明明就是濱城本地人,他怎麼不去市場門口買海參呢?那兒的海參還要更便宜些呢,何必搭人情繞這個彎子呢。

為此,洪衍武又做了一番自己的推斷。

他首先認為,這個年代資訊還是太閉塞。畢竟不是所有濱城人都瞭解市場門口私下交易的情況。即便是大家都知道那兒可以做這種私下買賣,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循規蹈矩的人,又有多少人敢於去私人手中購買物資?要知道,一旦被抓住,買賣雙方可都是要受懲處的。

另外,光顧市場的人多半都是負責買菜做飯的家庭婦女或老人,上班參加工作的男性本來就少,就更別說像招待所經理這樣小有權利的頭頭了。

而在這些婦女和老人的眼中,市場上的海參哪怕再便宜,他們也會覺得貴,沒有需要根本不會去打聽價格。即便是有了需求,老百姓買東西也是圖便宜,基本不會問津最好的三十頭海參,選擇基本是五十頭以下的海參,所以市場上最好賣的就是八十頭的海參。

相反的,招待所經理和住在這裡的客人們,卻是東西越好越不嫌好,能買到三十頭的絕不考慮五十頭的。

這是因為現階段社會中官僚風氣太重,辦什麼事都要靠送禮。他們這些人迎來送往已成習慣,又最好結交有身份和用得著的人,善於巴結領導,拍上級馬屁。以便互通有無,損公肥私,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那麼出手就自然不會小氣。

還有,其實越是像招待所經理這樣的人,就越迷信關係和後門的作用。你就是告訴他市場上有更便宜的海參,他也不會相信。即使相信,他也會抱有成見猜測市場的東西有假,決比不上有身份的人搞來的好東西。

甚至洪衍武最後還大膽地做了個猜測,說弄不好到旺季去海邊收海參的人,就是倒了一道手,靠吹噓自己有門路,把收來的海參,都高價賣給像招待所裡的這些人了。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聽起來極有道理,基本上“老刀魚”所有的疑惑都能解釋清楚,讓他深以為然。可沉默良久後,他不覺又複雜難言地長長嘆了口氣。

說白了,一是他覺得“海碰子”們在市場門口售賣海參的辦法真是錯到家了,也傻到家了。白費了力氣,卻沒找到真正的買主。

二就是他為了社會上的以權謀私,送禮成風的現狀甚為不滿,可這些人偏偏又是海參的主要需求方,讓他沒法不彆扭,心裡也甚為矛盾。

三來洪衍武的驚人見解讓他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欽佩。他分明已經預感到了,只要有洪衍武,今年這個夏天,弄好了能頂他過去幹上好幾年的……

能想到這些,“老刀魚”的確算是個明白人。可儘管如此,當天晚上洪衍武盤出總賬後,最終收益還是把他給嚇著了。

由於這次洪衍武並不急著賣,對付買海參的人全然一副穩坐釣魚臺的樣子,所以成交價格比昨天更好。

算下來,二十來斤五十頭的海參居然是以均價四毛五一頭出手的。近四十斤的三十頭海參則賣出了八毛錢一頭的高價。所以這六十餘斤海參竟然變成了一千四百七十餘元。

如果刨去進貨總成本八百一十六元、訂製工具額外貼補的九十塊錢和十斤糧票,那麼淨得利有五百六十餘元,這還不算白住五天的房錢呢,而且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啊。在“老刀魚”看來,這都趕上印鈔票的速度了。

陳力泉和“小百子”自然更是高興,馬上張羅著要再去“海味樓”大吃一頓。還說明天讓“老刀魚”再多介紹幾個“海碰子”。

可沒想到,洪衍武雖然欣然答應掏錢請客,但對明天繼續收海參的事兒卻大搖起頭,說這次也就到此為止了。他的理由是見好就收,賺錢不能急於一時。否則要是再這麼幹一天,那動靜就太大了,弄不好就該引起別人的懷疑了。剩下的幾天,大家索性一起上街逛逛,把物資補足,就專等工具到手了。

洪衍武的話讓陳力泉和“小百子”迅速冷靜下來,他們想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有點腦子發熱了。對洪衍武的決定別無二話。

特別是本想規勸一二的“老刀魚”,對洪衍武更是滿意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了。洪衍武的見識、能力,以及老成持重都深深折服了他,至此,他也和陳力泉、“小百子”一樣,對洪衍武是幾近迷信一樣的信任了。

就這樣,從住到招待所的第四天開始,洪衍武把錢存進了銀行,除了買了三對腳蹼和補足碰海物資以外,他們就算徹底休息了,每天只是像遊客一樣體會這個海濱城市的獨有風情。

這幾個人不但頓頓大餐,吃遍了“海味館”、“青山飯店”、“惠賓飯店”、“渤海飯店”、“群英樓”這些高檔飯館,去了電影院、逛了商場和公園,還每人理了頭髮,一起去照相館拍了張合影。那日子過得別提多美了,簡直賽過真正的神仙。

要說這幾天,發生在這個小團體內部的唯一爭執,就是“老刀魚”死活不肯接受洪衍武給他的一百五十塊錢。

儘管洪衍武說,當初說好了所有收入都有“老刀魚”一份,況且沒有“老刀魚”介紹就收不到海參。可偏偏這個“老海碰子”最認死理,怎麼都認為這是白佔洪衍武他們便宜,就是不要。最後甚至還說,洪衍武要再提此事,他就不再帶他們“碰海”了。

因此,洪衍武也只能暫時罷休。不過,他腦子靈,想起“老刀魚”一向對陳力泉手裡的那塊舊懷錶羨慕不已,當初去信託商店買衣服時,又趴在手錶櫃檯看個沒夠,他心裡就有了個新主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他就悄悄去信託行,花了一百一十塊錢買了塊幾乎全新的手錶,作為送給“老刀魚”的禮物。雖然沒能買到一塊品相好的瑞士表,可濱城本地產的“珍珠”牌手錶,此時卻是家喻戶曉的名牌貨,照樣可以讓“老刀魚”愛不釋手。

洪衍武當時又無比堅決地說,這塊表的價錢遠比“老刀魚”該拿的要少,如果“老刀魚”再不肯接受,那他就把這表扔海里去。

這種斬釘截鐵的誠意,自然讓“老刀魚”已經不甚堅決的拒絕之心徹底瓦解了。同時他的心裡,卻也更承洪衍武的情了。於是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對這塊表,他也就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