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返1977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買與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一章 買與賣

“二頭”為洪衍武又成功開闢了一塊新的“莊稼地”。

在他的操持下,“東風電視機廠”的“業務”很快就上了正軌。

也就一個星期,他們就順利的弄到了五十來張內部票。

當然,全是後四種的折扣內部票。

這一點上,洪衍武和“二頭”意見很統一,錢要用在刀刃上。

於是一萬多塊扔了出去,換得了五十多臺廉價電視進了“天橋劇場”的庫房。

可這“二頭”還不滿足呢,他的身心或許已經憋屈的太久了,一找著能發揮能量的地方,就無比迫切地希望儘快證明自己。

他馬上又跟洪衍武進言,說希望能撥給他一萬塊錢,讓他帶著“滾子”再去海淀區花園路2號的“京城電視機”廠碰碰運氣。

照他估計,“牡丹”和“崑崙”差不多,應該內部都是這種情況。

可對這件事兒,“二頭”自己說完也有點後悔,因為錢數太多了,他實在吃不準洪衍武對他能否達到如此的信任程度。

但事實證明,才第二天洪衍武就把錢拿出來了。

用他的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憑你‘二頭’為哥們能捨自己的利,我就信得過你。何況就憑你這主意,也不止值這麼點兒數啊,我怕什麼!”

於是,就這份氣度和手筆,使得“二頭”更為折服。

有了心氣兒,人辦事就不一樣了。

到了海淀之後,“二頭”和“滾子”還真是賣力氣,倆人租了一個當地農民的房子住下。每天中午、下午下班時間都去“京城電視機廠”的宿舍門口蹲守。

沒幾天又跑下來四十多臺電視。

等他們打電話通知洪衍武找兩輛三輪車去拉貨的時候,還讓洪衍武多帶上一萬塊呢,因為後面還有三十臺呢。

“二頭”在電話裡就興奮地跟洪衍武說,他以後就扎這兒了。這比“東風廠”還好,廠子大,折扣的內部票得多一倍。

洪衍武聽了當然是很高興了。

可不光是為了這裡的票子多,還因為“京城電視機廠”周圍可是塊鳥不拉屎的地方。由“二頭”主動跑“牡丹”這一塊呢,他自己就能在城裡待著,帶著“糖心兒”跑“崑崙”了。

那肯定是省心省力,比海淀這個大農村強多了。萬一京城裡有些其他的事兒,他也能照應得過來。

什麼事兒,不用點透。人家能這麼替他考慮,他也得對得起人家。

洪衍武也挺夠意思。把電視機一拉回去,他回頭又叫人專門給“二頭”和“滾子”,拉來了整整一車吃的、喝的、用的、蓋的。

至於娛樂方面倒是不用多操心,農家院其實比城裡有意思,再說,不還有電視呢嘛。

於是從此,“二頭”和“滾子”就算是成了駐“京城電視機”廠的“專員”了。每個月他們至少得有倆禮拜泡在這裡。

其餘時間嘛,只要辦好了事兒全歸他們自己安排,倒是滿可以回城享受一下。

電視機買的快,賣得速度也不含糊。

別看十一月底天氣已涼,可洪衍武他們,無論到京城的哪個旅館或招待所,都能成功地讓一些外地採購員激動的冒汗。

那些人幾乎全是一個樣兒,彎腰頂著一腦門的汗珠,瞪著發紅的眼睛,死死地瞅著桌子上播映著的電視機。

在擺弄一番天線、旋轉按鈕後,只要銀屏上的雪花,一降低到符合他們需求的程度。這些人就會操著各地口語方言開始劃價,然後迫不及待地點票子,反倒像是怕洪衍武反悔似的。

有幾個爽快人甚至一買就是三臺、五臺。

為什麼?

一是東西難搞,二是洪衍武賣的“便宜”啊。

市面上五六百塊國產黑白電視機,只賣四百八,誰還不搶著要啊?

這些人可不知道,洪衍武佔了他們多大的便宜。

每臺電視至少掙他們二百。而且就連提供的發票都是假的。

這是因為當時發票都是漢字寫的錢數,洪衍武可沒辦法把真發票給他們,也就只能刻個蘿蔔章來懵事了。

實際上也就倆禮拜,還沒到月底呢,剛到手的一百三十臺內部處理電視就放了七成出去了。

按這速度完全可以預計,以後收上來肯定沒賣的塊。

更頗為讓人意外的是,這甚至還讓洪衍武手裡的進口黑白電視機和彩電的價錢也上了一個臺階。

因為人的思維慣性,就是喜歡以此類推。

那些外地採購員認為既然洪衍武國產黑白電視機都這麼“便宜”,其他的想必也貴不了。便順理成章地放心解囊了。

總之,這個月洪衍武所有進項裡,若論賺錢速度最快,毫無疑問當屬電視機的銷售。

不說別的,洪衍武他們在這買賣上一共只動用了八個人的人力,要不是這個月特殊,幾乎等於十九家影院全月的收入了。這要還不算快,也就沒有再快的了!

至於剩下的不到四十臺國產黑白電視也沒留住。因為這次遇見這麼大的實惠,手裡又有超低價的真發票遮事兒,洪衍武也不好再阻止內部人員享受這種福利了。

像“糖心兒”叫上“刺兒梅”,一人先挑走了一臺電視機,一字兒沒掏,回去白看。

而“大眼燈”他們,乃至洪衍武手底下分管十九個影院的“分舵舵主”們,每個人也都按原價抱回去一臺。

關鍵還有人得瑟呢。

像這麼划算又緊俏的東西,“刺兒梅”幾乎剛弄到手,“小地主”就在外面走了風聲。

雖然“刺兒梅”保密工作一直進行著,“小地主”具體也不知道“刺兒梅”他們是怎麼弄的手的。可他們手裡這批電視機能比商場裡便宜一半他是知道的。

結果有了這麼一宣揚,“小雷子”、“八叉”、“釘子”、“瑤子”、“小酸棗”、“大老屁”這些有了些交情的“把子”,可就聞著味兒挨個都來了。

都是爺們,也都是場面上的主兒,必得周全面子。還能好意思掙他們的錢嗎?

得,又原價折出去六臺。

特別是“小雷子”,他對自己“大哥”還真好。居然不怕燒包惹來麻煩,特意還給“老鬼”買了臺彩電看。這又讓洪衍武少掙一筆。

可到這兒還沒完呢。別人都得著實惠了。洪衍武總不能忘了自己家裡吧?

他也就用張一百五“學徒機”發票當掩護,弄回家去一臺二百八的“展品機”。

家裡人當然是相當滿意,父母、哥嫂、妹妹、侄子無不誇他辦了件漂亮事兒。

可這種熨帖也有連鎖的後遺症,那就是他家裡,一時就成了全院兒的電影院了。

甭管是邊大爺、邊大媽,還是老丁兩口子帶著“鈴兒”,又或是老蘇和蘇繡,一連幾天,晚上茲要有好節目,都主動奔洪家串門來。

他們對這種家電還都只有個耳聞,能親眼感受一下電視的樂趣,就別提多驚訝,多興奮了。

頭一次播映,就讓老丁瞪大了眼珠子。

“唉……出來了出來了……真出來了!”

丁嬸兒也是砸嘴,不住口地誇。

“瞧瞧,多清楚。除了雪花多點,人影小點,不比看電影差……”

邊大媽關心的是別的方面。

“蘊琳,你說多少錢買的?一百六十塊錢?……雖然比外面倒是便宜……可買肉,也夠吃好幾年的呢。你們也真捨得?”

沒等王蘊琳回應,邊大爺倒數落上老伴兒了。

“去去去,你還民革委的大主任呢,就知道吃肉啊?懂不懂,咱能看上這,就算是提前進入現代化了。這錢值!”

陳力泉忍不住搭上話茬。

“邊大爺,其實還差點呢,電視可有彩色的,現在賣小兩千呢。不過您放心,咱就先湊合看看黑白的,過兩年再換”

洪衍爭聽了一撇嘴。

“拉倒吧你,泉子!彩電?還兩千?這麼貴重的東西說換就換?咱小老百姓沒那麼高要求,就黑白的吧。要省著點使,我看這輩子也就是它了……”

蘇繡自從用上了錄放機,就已經經過洪衍武的充分洗腦了。她又是個嘴閉不上的丫頭,這時來聲援陳力泉了。

“大哥,您也別這麼說。我倒是覺得泉子哥說的更有道理。時代是發展的麼。別說黑白早晚換成帶色的。人家外國人家裡,還趁兩臺呢。”

老蘇見閨女插口,最後也摻和進來了。

“臭丫頭,你就吹吧你,外國人要兩臺幹嘛呀,一隻眼睛看一臺?他燒包啊……”

“哈哈哈……”

一陣鬨堂大笑,讓蘇繡不好意思地撅起了嘴。

就這樣,洪家徹底地熱鬧起來了。

一塊堆兒看《苦菜花》、《白毛女》,邊大媽和丁嬸兒能抱頭哭成一團兒。

一出京劇《鍘美案》,能讓洪祿承和老蘇,把舊京幾乎所有的銅錘花臉點一遍名兒,品評他們的唱腔特色。

一場足球比賽,國足的“小快靈”初顯崢嶸,飆升了所有男性的愛國之心。

那時的國足還是很招人待見的,頗有點“人窮志不短”,真敢玩兒命的架勢。不比現在那些上炕只認識娘們,下炕就知道錢的“球星”們。

所以老丁貿然一句“我估計想贏夠嗆”招得大夥兒一起指責。差點就淪為了“賣國賊”,被唾沫星子給淹了。

當然,過後還是一團和氣。

總之在那段時間,就因為知道大家要來看電視,洪家晚飯變得十分倉促。不得不按照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強行把每天的晚飯提前半小時。

否則還沒吃完,電視節目的播放時間就到了,趕上人家登門。自己還端著碗喝“疙瘩湯”呢,忒尷尬。

不過這種既有快樂,也有煩惱的日子倒也沒持續幾天。

因為一方面是洪衍武也想讓鄰居們都沾沾光,早就把電視機的來龍去脈都給交代清楚了。還墊了話,說誰想買,他還能幫著想想辦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另一方面,鄰居們各自也都是知情知禮的人,天天老來打擾,也都不好意思起來。

於是各家人把門一關,私下裡一合計,覺得洪衍武這門路確實挺合適。價錢比商店裡便宜多一半不說,又有電視機廠出具的發票,靠譜。

一咬牙,買吧!

就這麼著,觀音院東院就因為洪衍武,於1978年,就全體攜手並進,光榮地進入電視時代了。

這訊息也就是洪衍武刻意瞞著,還託詞怕別人也來求,他不讓那三家鄰居跟外面說。

否則真讓外國記者知道。已經足夠他們全體四戶人家上外國報紙雜志風光一把的了。

只唯獨壽敬方這個人比較另類。

儘管洪衍武白送他一臺黑白電視,想讓這個表叔也享受一下現代化的生活。可他這人除了鳥兒鳴,其他聲音都怕吵。

這臺電視機也就剛弄到他家裡時,開啟掃了幾眼,此後就再沒動過。

挺好的東西,竟直接放家裡蒙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