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返1977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人效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人效應

在1982年的開年之初,如果說可以用一句話給這一年概括一下的話。

那麼這就是我國人民正在與短缺經濟告別,卻仍舊要為提高幸福指數持續努力奮鬥的年代。

這一年,國家統計局宣佈,我國人口總數首度超過了十億人口。

這無疑讓政府的機關相關部門如臨大敵,更是全力去抓計生工作。

但在人口帶來的空前壓力背後,也意味我們擁有了一個相當龐大的消費市場,未來可供挖掘的潛力無限。

而在1982年的報刊上,全年有關經濟領域,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有兩個。

一個是“擅自提價”,另一個就是“二道販子”。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1981年前後,價格槓桿已經開始初步發揮作用。

正以越來越大的力度,來挑戰由國家一貫實行的統購統銷,不按照供需規律來確定的商品價格。

到了今天,當我們回過頭再來看,這其實是市場經濟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可在那個時期,國家卻仍要堅定地用行政手段繼續來管理經濟,管控市場。

當然,這不是說國家的政策在前進的方向上搖擺不定,或是要走回頭老路。

而且因為一切改革都要循序漸進,並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用今天的話說,那就是帶領我們摸索前進的“偉人”,相當小心翼翼,在追求一種逐漸過渡的“軟著陸”。

因而國家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釋出了十項措施堅決穩定市場物價,並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來控制價格。

無論從大件腳踏車、手錶還是到臭豆腐,統統都納入管理範圍。

同時為了方便監督,發動群眾,報紙、電臺經常公告各種價格。

尤其是與老百姓日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價格,比如饅頭、油條、麻花等等。

因為一旦當老百姓知道了國家規定的價格,自然就起到了全民監督的作用。

另外,為保證這些措施的落實,國家上層還要求必須堅決打擊投機倒把的行為。

不用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不是出賣自己生產的產品,而是買進商品轉手,從中獲利的人。

也就是二道販子。

但同時也提出,這種活動有些是國家允許的,有些是不允許的。

別忘了,只要是從事零售的人員貨店鋪。那都是轉手漁利的機構。

如果都不允許等於是取消了所有商店,包括所有國營商店。

所以當年說,經過政府同意,在不影響國家收購的前提下,對經濟自由行為,應該給予保護。

很顯然,這是個過渡時期的政策,區別對待。

那麼我們也就知道,洪衍武親手興辦的這個服裝夜市,處境有多麼美妙了。

首先他們發揮著替西城區服裝公司消化庫存的功能,屬於政府著意扶持的個體工商戶,自然就歸類在了國家允許的範疇之內。

其次他們去花城進貨也絕對是一步妙棋。

由於從引進的大部分東西,在京城根本沒有同類產品可比較,那麼只要堅持把服裝公司的商品低價銷售,跟物價局也就能交代過去了。

所以總的來說,他們就等於身處在了一條安全的夾縫裡。

既能享受國營商店的待遇,又不受價格管控。那可是要多滋潤有多滋潤呢。

這不,由於1982年的春節是1月25日,這才剛過完元旦,家家戶戶添置新衣的需求幾乎一起爆發了出來,陡然讓服裝夜市的人流又提高了一截。

別說那些本來的俏貨了,就是“滑雪衫”、“西裝”的銷量也翻倍了。

不出意外,整個市場的日銷售額將重歸兩萬的高峰。

正在這種情況之下,1月5日,洪衍專門請國家照相館放洗的兩張一人高的大幅廣告宣傳海報也出爐了。

這兩張海報的畫面一模一樣,是去年剛上映完的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中的一個鏡頭。

畫面相當富有浪漫情調。

在藍天草原的田園風光下,由高倉健扮演的男主角田島耕作,正騎在馬上回頭觀望著由倍賞千惠子扮演的女主角風見民子和她的兒子。

三人之間的感情呼應,透過這一幕表達的淋漓盡致。

而且最為難得可貴的是,這三個電影角色的著裝。可全都是牛仔褲。

洪衍武就是印象裡記得這一幕,才特意跑了好幾家電影院和文化宮,去找這部電影膠片的。

最終用二十元和兩條好煙的代價。從一個電影放映員手裡,換到了這一幕經典鏡頭的膠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有意思的是,當他拿著電影膠片跟國家照相館說出他要的尺寸是高一米八,寬一米二時,照相館的工作人員簡直驚呆了。

因為不說當時技術所限,沖洗不了這麼大的尺寸,就是能沖洗,價格也著實不菲。

大概估算一下,一張就要好幾百塊呢。

工作人員就勸他放洗個十八寸的,說那已經不小了。

可偏偏洪衍武還非要堅持幾見不可,自己給他們出了個主意。

說可以用最大尺寸分洗區域性,最後用覆蓋貼上的辦法把幾張十八寸,拼成一個整張畫面就行。

而且為了讓照相館沒有後顧之憂,他還願意當時就付全款。

於是最終由經理出面,按放洗比例算定了價格,接下這單生意。

就為這件事,洪衍武為照相館的工作人員,提供了至少一個月的談資。

許多人都在感嘆,天下還真是無奇不有,竟然有這麼瘋狂執著的影迷。

當然了,作為給國家多位領導人服務過的國家第一照相館,那技術肯定是沒挑的。

洪衍武一見到成品,就知道這一千多塊錢花得值了。

因為人家把照片洗出來後,按他要求粘裱在了三合板上,那影象拼接的天衣無縫,沒有一點褶皺。

而且那可是電影級別,偌大的螢幕尺寸縮到一米七八,清晰度太細膩了,那顏色也不是今天的數控噴繪機所能比的。

果不其然,像這樣的精美的大畫面分置到服裝夜市的出入口,在燈光的映照下,就立刻產生了轟動效應。

不但緊緊抓住了往來人們的眼球,形成了駐足圍觀現象,對牛仔褲的銷售量更是刺激得直線飆升。

沒幾天居然成了瘋搶模式,這甚至超乎了洪衍武自己的想象。

其實這也難怪。

因為儘管畫面上面沒有一句廣告詞,可這種直觀視覺的衝擊效果太強烈了。

再加上這幫個體戶一個勁兒地吆喝“高倉健牛仔褲”、“千惠子牛仔褲”。

那麼出於對這部電影的喜愛,出於對電影角色的嚮往,好多人都在情感的驅動下,把錢包敞開,以求能透過穿上牛仔褲實現和這部電影的某種聯絡。

似乎只要穿上了這樣一條褲子,他們的生活也會發生這樣的浪漫,和影片世界拉近似的。

說白了,這就叫名人效應。

這種情況,說起來跟馬龍白蘭度、詹姆斯迪恩、貓王和夢露在美國電影中身著牛仔褲的形象,每一次都在西方世界成功掀起了牛仔褲浪潮一樣,沒什麼不同。

這也是一種心態,外國的東西最時尚。要時尚,這些就標明了時尚。如果要追時尚就要穿戴這些東西。

於是在牛仔褲熱銷中,洪衍武無意中又創造了歷史,我國的第一個明星代言廣告就這樣誕生了,用的還是外國明星。

而高倉健和倍賞千惠子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代言”了。

完全免費的幫助洪衍武這個奸商攥取了暴利,也為我們這個古老國家的時尚發展做了貢獻。

從這個角度說,這也可能是我國第一起肖像權和文化版權的侵權案件。

但這就是這個年代的好處啊。就是這麼胡來了,又能如何?

重要的事兒說三遍,沒人追究!沒人追究!沒人追究!

這樣此後,服裝夜市的市場協管員們也就多了一個額外的任務。

每天開市前,要把這兩張大型海報用鐵絲固定在市場進出口兩端的立柱上,然後閉市再送回“小廚房”的租房裡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