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聯盟:在IG,我說了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五章 莎士比亞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五章 莎士比亞局?

【派克?不是吧!】

【IG拿派克了!你不說我都要忘了,輔助位置上還有派克這個英雄!】

【這麼說我肉雞這把又是工具人?】

【好傢伙,諾手派克兩個K頭怪,陳御這是要跟惹曬搶人頭呀!】

......

當IG的五樓鎖定派克的時候,觀眾們頓時轟動起來。

派克這英雄跟重做後的劍魔基本同一時段上線,但兩者的待遇卻截然不同。

在姿態還沒有帶出CD爆殺流劍魔之前,劍魔一度成為下水道英雄,被成為最無趣的重做。

而派克卻因為其獨特的分享賞金機制,成為路人局輔助玩家的最愛。

曾經輔助不小心碰掉ADC一個小兵都要受到指責,現在有了IG之後,卻可以光明正大的搶ADC的人頭。

搶完之後,派克的大招會複製一份人頭的賞金給第一個參與助攻或是在大招傷害範圍內之內的友軍,被玩家們戲稱為封口費。

也正是因為如此,讓派克擁有了極高的人氣。

畢竟每一個輔助玩家都有一顆凱瑞的心,甚至rank局中大多數輔助都是補位而來,並非專職輔助玩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了派克之後,他們就能將輔助玩得像個刺客一樣,拿人頭,遊走帶節奏,還不會受到AD玩家的詬病。

簡直是釋放了輔助玩家的天性。

不過即便如此,這個英雄依舊是娛樂性偏高,在職業賽場上還從沒有出現過。

因為其身板不過硬,也不具備穩定的開團能力和可靠的消耗能力,只是一個攪屎棍的角色罷了。

如果前期沒有打出巨大的優勢,後期的作用是遠不如常規輔助的。

所以職業戰隊大多不會將這個英雄當作什麼難以對付的點。

只是今天看到IG突然把這英雄給選了出來,眾人忍不住升起一絲期待。

......

“瑪德,這派克是什麼意思?IG又要搞我們?”

EDG的比賽席上,妹控緊皺眉頭。

每次IG拿出新英雄,都是一次精彩的表演,而IG的對手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背景板。

當他看到IG突然拿出被職業圈忽視的派克之後,第一時間意識到不對勁。

要知道,IG的輔助可是陳御,放眼全世界的職業聯賽,也只有陳御這麼一個輔助擁有不弱於C位的凱瑞能力。

往常陳御還要謹守輔助的本分,將人頭讓給隊友,對比賽的影響其實不算太大,大部分都是靠著大局觀在影響比賽。

可派克這英雄可以肆無忌憚地搶人頭,放在陳御手裡,即便還沒見過,妹控心中也覺得不容易對付。

“新出來的英雄IG肯定都研究過的,就是看他們什麼時候想拿出來罷了。洲際賽的時候,他們不也說研究了劍魔嗎,不過是讓RNG先掏出來了。”

廠長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們四支參加過洲際賽隊伍都知道IG會用劍魔,甚至可能比RNG的理解更深,只是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沒有拿出來罷了。

這種故意藏招的手段在他們看來很正常。

既然IG在洲際賽的時候都懶得用,那麼在LPL的比賽中就更不會用了。

所以他們在面對IG的時候,基本不會辦劍魔,樂得省下一個辦位。

可他們依舊沒想到,IG居然把派克給掏了出來。

“怎麼說,我們拿不了軟輔了,會被派克摁在地上打!”

妹控轉頭看向教練阿布。

有派克的情況下,軟輔的生存空間很差。

派克就相當於一個刺客,爆發傷害很高,六級之後AD隨便補點傷害就能擊殺軟輔。

所以rank局中碰到派克的情況下都是選擇硬輔跟派克硬剛。

“拿牛頭吧!我們需要進場,派克EZ砍不動牛頭的。”

眾人身後的阿布教練沉吟片刻,示意妹控自己選牛頭。

牛頭的WQ二連用的好了相當於一個石頭人的大招,冷卻時間還極低。

開啟大招之後身板很硬,是大部分ADC的噩夢。

同時抗塔,開團等工作也都能完美地勝任。

EDG這套陣容,就缺一個穩定的開團手,分別帶加里奧和卡莎進場。

“行!”

妹控聞言點了點頭,在五樓鎖定牛頭。

自此雙方的陣容都已經確定完畢。

藍色方IG:上單諾手,打野青鋼影,中單莫甘娜,下路EZ加派克。

紅色方EDG:上單刀妹,打野豬妹,中單加里奧,下路卡莎和牛頭。

......

“不打一級團,讓他們選邊。”

遊戲開始後,陳御立即在隊聊裡指揮起來。

他制止了隊友習慣性抱團往對面野區衝的行為,表示這一局不打一級團。

EDG的陣容很紮實,一級團控極多,足有三個,拼起來他們的勝算很低,不是操作可以彌補的。

跟EDG拼一級團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IG這一局的陣容也並不需要死保哪一路,也就沒有入侵野區的必要了。

於是眾人各自在河道插眼,隨後迅速撤回野區,聚集在中路附近等待EDG的選擇。

很快,他們便看到EDG眾人抱團往他們的下半野區過來。

“他們要下半野區。”

寧王立即在視野處ping出訊號。

“估計是擔心我的派克,問題不大,那你去上半區單開吧。”

陳御見狀微微一笑,示意隊友們可以散了。

“唉,又是一把下單局。”

阿水一邊控制著EZ往下路走,一邊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當陳御拿出派克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一局恐怕只有六級前會跟輔助呆在一起。

六級之後的派克就不會再留在下路了。

好在陳御給他選了個EZ,自保能力堪稱ADC中的頂流,也不算虧待了他。

不過此時此刻阿水還是有些後悔,上一局說得那些膨脹的話,顯然引起了陳御的不滿,否則也不會給自己這麼一局孤兒的待遇。

雖然陳御沒有承認,但阿水可以斷定,陳御絕對的是故意的!

“哎呀阿水,像EZ這麼帥的一般都是主角,主角都給你玩了,說明我們對你重視。”

寧王皮笑肉不笑地安慰,話語裡竟全是幸災樂禍的味道。

可以想象,這一局連保哪一路都沒有明確安排了,顯然主旋律變成了野輔雙遊。

那下路跟單人線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呵呵。”

阿水翻了個白眼,懶得理會。

......

與此同時,解說席上的娃娃看到這一幕,也是臉色有些古怪:“IG主動放棄了野區,讓EDG先挑,這很難得啊!”

在他的印象裡,IG是最喜歡跟對方交換野區的隊伍,總會讓打野保著自己核心的那一路來打。

像今天這樣讓對手線條,自己吃剩飯的舉動還是頭一遭。

“這把IG的陣容容錯率比較高吧,也沒有非要保的一路!因為沒有一條路有終結比賽的能力。”

一旁的米勒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無論是EZ,諾手,還是莫甘娜,都沒有以一己之力鍾結比賽的能力。

甚至IG這套陣容還有很大的進攻壓力。

因為到了遊戲的中後期,也就是三十分鍾之後,EZ和諾手的強勢期過去,下滑的斷崖式的,EDG那邊則是有卡莎撐場子。

從陣容上看,EDG顯然要更加完善,兼顧了前中後期。

“看來這把IG要打久違的野輔雙遊體系了!如果二十分鍾左右不能建立比較明顯的優勢,恐怕後期會很艱難。”

娃娃聞言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但對觀眾們來說,換點新口味不無不可,更何況IG以前也不是沒有打過野輔雙遊的體系,同樣是頂尖的。

於是,比賽也是相對平緩地開始了。

不過相較於平緩的開局,對線卻顯得有些血腥起來。

首先是上路。

惹曬的諾手秉承了之前長手上單的打法,趁著ray的刀妹跟隊友抱團去入侵野區,優先佔據了三角草叢。

等ray的刀妹過來之後,諾手直接站出來堵住刀妹的補刀路線,並狠狠揍了刀妹一套。

沒有補刀疊被動的刀妹哪裡是諾手的對手,再加上諾手一級學W重置普攻。

在刀妹進入防禦塔之前就被打出了血怒,不斷的流血傷害將刀妹的血量壓低到一半左右,逼得刀妹不得不磕下僅有的一瓶消耗品。

此後惹曬也沒閒著,仗著血量優勢堵在兵線前面,硬生生讓刀妹虧掉了三個前排兵的經驗,初步建立了優勢。

而EDG下路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太多。

一級的牛頭極弱,卡莎也沒什麼傷害,在手長的EZ和派克面前顯得極為被動,雖然補刀還是硬著頭皮拿下了,但血量卻被消耗了不少。

只能讓廠長過來幫忙緩解壓力,將EZ和派克逼退。

直到卡莎牛頭都到了二級,有了還手之力之後才得以緩解。

但這也同樣打亂了廠長的刷野節奏,並暴露了豬妹的位置,讓廠長很難在前期再有什麼作為。

至於中路,加里奧和莫甘娜就是對著刷的節奏,在遊戲前期,莫甘娜的推線速度還是要快於加里奧的。

線權在IG。

......

“突然跟IG打這樣的比賽節奏還有點不適應。”

EDG的隊聊裡,妹控有些自嘲地說道。

以前跟IG打比賽,都是被IG壓著打,隨時要提防IG突然暴起的攻勢。

今天卻不一樣了,IG每一條線上都沒有單殺的能力,卻就是能夠折磨你,讓你很不舒服。

“不是AD上單就不錯了,我跟諾手打勉強還能接受。”

ray聞言卻是笑了笑,表情倒很輕鬆。

不是他不把惹曬的諾手當回事,而是諾手因為手短的緣故,壓制力並沒有AD上單那麼強。

雖然在三角草叢被惹曬陰了一波,但刀妹是多藍盾出門,加上一瓶紅藥水,血量也快回覆到滿值了。

等兵線進塔,補幾個刀,就能回滿。

而以刀妹的靈活性,等級上來之後,可以鑽進諾手的內圈躲避傷害。

諾手想要擊殺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不濟他還領先諾手一個TP,隨時可以回家補給狀態後再傳送上線繼續發育。

為了彌補諾手笨重的弱點,即便是職業賽場上,諾手都是要帶疾跑和閃現的,少一個傳送就意味著支援的機動性不如刀妹,還要兩條命打一條命。

中後期的帶線也不如刀妹主動性強。

因此只要對線能夠穩住,中後期諾手和刀妹的作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無論怎麼說,總比對線惹曬的長手上單要舒服太多了。

“嗯,這把你是舒服很多。不過你要注意,寧王在上半區活動,小心他來抓你。”

廠長叮囑道。

“放心吧,諾手和青鋼影還沒那麼容易越我的塔。”

ray信心滿滿。

刀妹的W技能距破之舞可以減免大量傷害,再加上本身靈活,沒有足夠的控制是越不了他的塔的。

後續的發展也沒有出乎ray的預料。

遊戲時間五分鐘,當寧王第一次來到上路,看到近乎滿血的刀妹,在防禦塔下閃轉騰挪,快速清理了兵線。

而手短的諾手拿他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站在防禦塔下幹看著。

寧王等了一會兒發現沒有機會,也只能無奈地走開。

不僅如此,下路的情況也已經穩住,廠長的豬妹雖然沒有在下路抓到人,但頻繁地出現也給到了陳御和阿水很大的壓力。

既然位置已經暴露,乾脆就用暴露位置為代價,幫下路的卡莎創造一個良好地發育空間。

反正中路的莫甘娜是沒有機會抓的,下路派克和EZ的靈活性也很強,gank成功率同樣不高。

以至於遊戲時間接近八分鍾,雙方都沒有爆發出一個人頭,甚至沒有一次激烈的摩擦

經濟上也是完全持平,沒打出絲毫的差距。

這讓臺上的兩位解說都有些頭疼起來。

因為這種沉悶的發育節奏,他們根本不知道該說什麼,解說得也是越來越沒有激情。

類似的情況在LCK的比賽中時有發生,美其名曰莎士比亞局。

實際上就是安穩地運營發育,等到時機成熟,關鍵C位核心裝備成型之後再一局定勝負。

往往整場比賽下來都打不出十個人頭來,看得人昏昏欲睡。

可觀眾們萬萬沒想到,在LPL,尤其是有IG參與的比賽中,竟然也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八分鍾的時間沒有打過一次架。

這對IG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甚至讓人覺得落入了EDG的節奏。

因為在三年前,那支統治LPL的EDG就是這麼比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