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科技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三章 烈陽文明之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七十三章 烈陽文明之墓

沒多久,卡爾就找到了嶽原舟。

說涼冰想參與黑洞研究的事,還說他自己擅自做主答應了。

其實嶽原舟早就知道了,基建號上發生的一切他都瞭如指掌。只是他假裝不不知,看卡爾回不回來找他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研究黑洞的事,原本是打算與鶴熙去就夠了。

這主要是嶽原舟先入為主的觀念,他看過超神嘛。LSP華燁得到卡爾給的虛空引擎之後製造出黑洞,然後鶴熙進去了沒死......主要觀念來自這裡。

所以他之前才打神聖之軀的注意。

而涼冰嘛,既然卡爾答應了,那就給他一個面子也無妨。對一個科研能力極強的人才,嶽原舟還是很寬容的。

況且在嶽原舟記得涼冰也用她那時空力量湮滅過黑洞,到時候也許可以試試。

雖然暗位面沒了,就沒有亂七八糟的什麼時空之力、烈陽力、這種不知所謂的力量了,但時涼冰的空科技還是有的嘛。

沒準她又弄出了點啥也不一定呢。

敲定之後,基建號就向探測到黑洞的方向駕去。

那兒同樣在獵戶座懸臂,距離此地大約三萬光年,基建號先利用星際門前進一段距離,這是跟著文莽過來的第二艦隊搭建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莽已經將太空幹掉並開著中子戰星回去跟第二艦隊匯合了。

從最近的星門出來後,距離目的地大約還有八千光年左右,這段路程基建號採用恆星蛙跳的方式前進。

由於基建號用的是零點能,所以並不需要去靠近恆星吸收恆星能,理所當然就不會出現烈陽那種一路亮燈前進的情況了。這麼看來,現在基建號的航行方式與其說是恆星蛙跳,倒不如說是時空躍遷。

嶽原舟雖然不怕,但為了研究過程的隱蔽和安寧,趕路方式自然是越隱蔽越好。

基建號每次從大宇宙消失,再次出現的時候就到了大約兩百光年外,每次躍遷當然也會出現一些時空漣漪,而且也需要一定時間準備下一場躍遷,但總的來說還是可以接收的。

八千光年,如果用曲速航行的話,怎麼也得五年多時間,但以這種時空躍遷的方式前進。

在這個過程中,嶽原舟還去造訪了一下烈陽文明出事的地方。卡爾作為幻體。靈魂脫離肉體的存在,他根本就不怕這種射線,於是便自告奮勇的前去探查弱相互作用力發射源。

但卻沒有什麼發現,嶽原舟認為是時間太久了,那個發射源已經消散。

在考古烈陽的過程中,鶴熙和涼冰也沒有去動烈陽的那些戰艦,但也許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涼冰倒是跑到這個星系最後一顆冰冷的行星上給烈陽文明立了一塊巨大的墓碑。

這塊墓碑十分巨大,幾乎是正一座身體切成的,但用的卻不是什麼高階材料,而是這顆星球最常見的石頭。

石碑最高處寫著一行大字——烈陽文明之墓。

跟平常的墓碑豎著寫字不同。

大字下面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字。

開頭就說烈陽文明的發源地為烈陽星,是超神學院院長基蘭發展的第三個文明。然後就是烈陽文明擁有自己超神學院分院的歷史,在那個時期,烈陽文明蓬勃發展,開始以積極健康的姿態影響很多其他文明,他們的建築風格也被帶到宇宙各處。

然後是一篇描寫烈陽文明國泰民安理念的文字。

在烈陽理念下面,便是一段關於描述烈陽文明造神計劃的文字,裡面用濃厚的感情色彩寫‘太陽神’計劃的浩瀚,說是烈陽文明的巔峰科技。

再往後,就是德諾大戰以及對參與其中的太陽神帝鴻坤的描述,字裡行間透露著超級基因的強大。

緊接著是一件件涼冰知道的關於烈陽的大事,最後是一段寫著烈陽文明毀滅的原因的文字。

碑文下面還寫了‘天啟王涼冰立’幾個小字。

在嶽原舟等人離開之後,這塊烈陽文明從發展到滅亡的大致歷史碑文就這樣孤零零的佇立在這個恆星系裡,在那群飄浮烈陽戰艦襯托下,似乎真成了一座宇宙墳墓。

而另一方面。

嶽原舟雖然撲了個空,但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沒有發射源,這說明發射源並很大可能並非實體,也就是說可能是用了就會消散於無形,有可能是一種力場包裹的放射源。

雖然只知道這麼一點資訊,但對神舟文明同樣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一個方向,在研究領域,一個正確的方向便可以節省成百上千年時間以及大量資源。

在考古烈陽期間,嶽原舟也想周圍星系散佈了無數智子、中子,將每個恆星系每個星球都搜了個遍,但卻沒有發現帝蕾娜的蹤跡。

也不知道是被抓了還是在宇宙虛空中流浪著。

這讓嶽原舟搜救的心思也淡了許多,宇宙這麼大,空間如此廣袤,一顆星球都如塵埃一般,要在宇宙尺度上找到一個人實在太難了,出發那個人以恆星功率向宇宙發射求救信號。

於是在考古烈陽之後,基建號只好繼續向那顆黑洞航行。在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到目的地附近,說是到附近,其實還有1.2光年。

從這裡開始,嶽原舟開始控制基建號減速,但由於黑洞引力的影響,基建號還是以極快的速度滑向黑洞。

當然了,以如今神舟文明的科技,只要不超過其事件視界,都不擔心出什麼問題。在事件視界外,不論是黑洞的引力還是其引起的引力潮汐,神舟文明都可以無視。

基建號停在距離黑洞大約一光年的地方。

已經十分接近了。

那顆黑洞在宇宙中並不可見,因為光線在進入它的時間界限之後就出不來了。但嶽原舟卻可以透過時空彎曲很輕鬆的探測到它的存在。

在進一步探測下,嶽原舟得到了這顆黑洞的具體資料。

這是一顆自轉型黑洞,但卻也沒有吸積盤。它周圍的太空極度接近真空,儼然在過去的歲月中那些氣體塵埃已經被它吞得一乾二淨。

其質量為太陽7倍,它的史瓦西半徑大約21公里。也就是說從它的奇點到事件視界大約21公里。

看起來並不大。

“不大不小,剛好合適。”嶽原舟揮手將撤掉眼前的資料,然後控制著基建號繼續靠近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