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古代玩機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持續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持續發展

大年十一的一大早,周學士、丹霞和高峰告別了“合作社”眾人,趕路南下。高山也辭別眾人,趕回穗城處理鏢行業務去了。“合作社”又開始投入正常的工作中,眾人按照雷曉飛的分工,各自忙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採微和孫伯被雷曉飛派到墟裡去賣粽子,雷曉飛把粽子的數量降到了三百只,把狗肉和滷味兩樣熟食也並到了一起賣。

婦女們的工作還是照常裹粽子。趙屠夫的工作也依舊不變。

胡醫師被派去做採購了,負責買雷曉飛準備做飼料的麥皮和米糠。林先生也一大早就去墟裡,按雷曉飛的要求找鋪面。

其他的人就跟著雷曉飛擴大種豆芽、芽菜的暖房。

搭暖房的要求不高,雷曉飛早就出好草圖,並把用料計算好和分好工。吃過早餐後,眾人就各司其職,洪彪伐竹、雷叔削竹枝、王木匠開料、張鐵匠父子割葵葉、錢師傅運輸、雷曉飛定位挖洞,大家幹個熱火朝天。經過雷曉飛的教導和幾次的歷練,眾人對搭棚的各項工序已是輕車熟路,大力士洪彪只用了一個上午,就完成了伐竹的任務,過來和雷曉飛聯手搭棚架,當雷叔的任務完成後不久,棚架也搭好了,這時太陽還沒有落山。眾人又紮起葵葉來,張鐵匠父子和王木匠的工作完成後,天已黑了下來,眾人的葵葉已扎了一半。

在眾人的努力下,建築面積兩百個平方米的暖房,在第二天的中午就完成了。雷曉飛邊帶眾人去河裡挑沙,邊把泡好的黃豆、綠豆下種。

第二天的下午一點鐘左右,從墟裡回來的孫伯帶來了林先生已找到鋪面的訊息,並告訴雷曉飛說:林先生父女正在墟裡等雷曉飛去定奪。

雷曉飛聞訊後,馬上就把下種的工作交給孫伯,自己帶著洪彪馬不停蹄地奔向墟裡。

古時的鋪都是狹深的式樣,這樣的建築,對通風和採光都不好,雷曉飛就要求林先生最好是找一家獨立建築的房子,如果確實沒有,也要找家最少有一面牆是開陽的。和別的建築物是隔離的,他要用那邊牆來開窗,讓鋪子通氣和光線充足。林先生正是找到了後一種的房子。

雷曉飛和洪彪會合林先生父女後,雷曉飛對房子進行了評估。

房子在墟裡最熱鬧的十字街交匯點上,有一面牆是正對著街道,沒有和別的建築物相連,鋪子也是狹深的建築式樣,鋪內用木板隔為兩層。

雷曉飛目測了一下,鋪子大概是五米寬二十米長,鋪子的後面是一間獨立的廚房,約有三十平方米,還有一片十平方米左右的空地。雷曉飛對鋪子的位置和佈局都相當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他預想中的通風和採光問題,時下是下午三點鐘左右,太陽正紅,但鋪內深處卻是抬手不見五指,而且還因為不通氣而讓人有窒息感。雷曉飛心想,當務之急是要和鋪主談改建。

鋪主是林先生過去一個學生的父親,這間鋪原來是他做日用雜貨的鋪子,現在他到穗城去發展了,墟裡的鋪子就空了出來。林先生是這方圓幾十裡唯一的先生,古人對先生有著崇拜式的尊敬,古時就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所以當鋪主知道是林先生要租鋪時,連忙放下穗城裡的生意,趕了過來。

鋪主是一個滿臉堆笑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他深得“和氣生財”的真諦,這樣的人最好打交道。雷曉飛把改建的方案跟他說了,他聽後,先是感到驚訝,鋪子經雷曉飛這一改,就會亮堂了很多,而且讓空氣對流,使鋪內通氣。反正改建對鋪子的結構沒有影響,如果到時需要,可以還原原狀,鋪主也沒什麼意見,雷曉飛就和他籤了三年的合約,鋪主看在林先生的面上,鋪租只收當時墟裡同樣鋪子的最低價,二兩銀子一個月。

鋪子租下了,要趕在正月十五開張,只剩下兩天時間裝修,顯得很緊迫。雷曉飛一方面抓緊時間,讓林先生在墟裡熟人處借來了工具,在面街的牆上劃出門和窗的大小、位置,叫洪彪先幹起活來;自己則因簡就陋,緊張地對鋪子進行裝修設計和計算裝修用料。

大約用了半小時左右,雷曉飛做好了裝修草圖和計算好各種材料的用料和尺寸,就留下洪彪一人在墟裡孤軍作戰,自己和林先生父女趕回“合作社”準備裝修材料。

雷曉飛他們趕回到“合作社”時,留守的眾人已經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正集中在食店裡等著雷曉飛他們。

雷曉飛連水也沒顧得喝一口,就坐下分配起任務來。他先派王木匠和張鐵匠按他提供的尺寸和要求,趕做兩個大招牌;其餘的人跟著他去備裝修材料。

雷曉飛這設想的裝修材料還是那不用錢的竹子和葵葉。他把“合作社”的人分為兩撥,一撥伐竹,一撥割葵葉。“合作社”的人這晚一起幹到半夜,戰績也堪稱輝煌,大招牌做好一個,裝修材料也準備好了一半有多。

正月十三的一早,雷曉飛佈置好任務後,就帶著錢師傅和胡醫師,拖著一驢車的裝修材料和工具直奔墟裡。

來到了鋪子時,天才剛亮。洪彪已用一晚上的時間,把兩個視窗和一個門口開好。雷曉飛也顧不得歇口氣,就分配起任務來。他讓胡醫師拉驢車回頭再運材料;讓錢師傅和好觀音土準備修補;叫洪彪到鋪後的空地去挖兩個大坑。而他自己則動手裝飾洪彪開出來的門口視窗。

這間鋪子是泥磚牆,牆體很厚,所以開出來的門口視窗參差不齊,雷曉飛準備用木板、竹片等材料,做一個框,把參差不齊的部分包藏起來。他先用木板做出一個視窗大的框,裝上加工好的竹枝做窗柱,然後固定在開出的視窗上,再用切成45°的大竹片貼在牆內外。雷曉飛做完這些工夫後,就吩咐錢師傅用觀音土把框與牆之間的空隙填補好。

做好了兩個窗框時,已是早上十點左右,這時刻是散墟的時分,買、賣完東西回家的人們路過鋪子時,看到了這兩個別緻的窗框,紛紛駐足觀望,指指點點。有人認出了正在施工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味王”“刀王”,也有人認出了這裝修風格和“果然好味”如出一轍,於是,更是議論紛紛。

國人有好奇、愛湊熱鬧的習性。在雷曉飛前世就有個這樣的笑話:一個傻子蹲在大街中央看螞蟻爬行,不一會,就引來一大堆人好奇的人圍觀。再過一會,又圍上了一大堆揍熱鬧的人。這個情景在此時此地表露無遺,只一會,人就越聚越多,連住在墟裡的住客也走了過來觀看,比看猴子戲還要熱鬧。

看到此情景的雷曉飛心中暗喜,這可是不用錢的廣告,人聚得越多越好。於是,他就做得更賣力了,在他把門框做好時,圍觀的人才陸續散去。雷曉飛暗裡估計了一下,起碼有三四百人次圍觀過,如果按一傳十的機率,那明天就有三四千人知道這家鋪子啦,不過暗喜的同時,雷曉飛也有一絲擔憂,他怕人們又給他冠一個什麼“木王”或“竹王”的稱號,那可就難聽極了。

中午的時候,雷曉飛和錢師傅也把需要修補的地方修補好,兩人又忙著給店內的牆刷白灰水了。白灰水刷了一遍後,要等到乾透才能刷第二遍。在等的時候,兩人也沒有閒住,到後園去幫洪彪挖坑。雷曉飛挖這兩個坑是用來做茅房的,他想借鑑前世那二級化糞池的模式,做當代第一個無臭味的茅房。服務行業嘛,當然要服務至上啦。

下午,胡醫師運來了第二車材料,雷曉飛又投入了緊張的室內裝修中。

正月十四下午,室內裝修基本完成。鋪子室內的佈局,雷曉飛借鑑了前世快食店的模式,在兩邊沿牆處做了兩排簡易的餐桌、餐凳,每桌可以對面座兩人。鋪子內,雷曉飛做了兩個櫃檯,一個在大門口,一個在橫門,大門口的櫃檯用來賣熟食,與流動小車一樣邊加熱邊賣;橫門的櫃檯用來賣需再加工的食品,這個櫃檯是雷曉飛在室內與廚房和廚房與街之間的牆上,各開一個相連的一米高兩米寬的視窗做成的,是一個轉角櫃檯,既可以向外賣,又可以內賣。鋪內的裝飾上,雷曉飛還故伎重演,用葵葉吊了天花,並用葵葉和竹片做了一些簡單的裝飾,釘在牆上。至此為止,鋪子掛上招牌後就可以開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