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古玩行大掌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假內“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假內“真”

第一個傢伙猶有些不甘心,但是攤主已經換了下一個物件了,他也沒有再說什麼。

“這是一個水晶內畫鼻菸壺,是民國時期的物件,雖然說只是民國時期的,但也算是一件珍品,是我為數不多的珍藏之一,閒話不多說,大家上來鑑賞吧!”攤主說完就閃到一邊。

鼻菸壺起源於印第安,鼻菸壺在我國是從明代開始,在清代發展最為壯大,在當時成為了一種社會時尚,在乾隆時期鼻菸壺藝術達到了巔峰。

而內畫鼻菸壺的誕生居然跟一個和尚有關。

據瞭解,在當玻璃鼻菸壺中的鼻菸用盡時,很多人喜歡用煙籤去掏挖壺壁上粘有的鼻菸,在內壁上形成許多的劃痕,這個鼻菸壺讓一個有心機和尚看見,這和尚透過實驗,用竹籤烤彎削出尖頭,蘸上墨在透明的鼻菸壺的內壁上畫上圖畫,這種奇特的畫就誕生了。

而葉輝就是第一個鑑賞這個鼻菸壺的人,沒辦法誰讓他坐在最邊緣的位置,一開始那個矇頭罐那是他不著急,這個鼻菸壺看起來倒是有點意思。

用放大鏡觀察,發現頗具風骨的彩繪人物畫就在鼻菸壺的內壁,這是三位名士在皎潔的月光下斟酒……這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寫真,將內畫壺大師的成熟工筆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個內畫鼻菸壺由透明的水晶製作而成,壺蓋是光澤透亮的湛藍色,整體造型十分精美。

早先,鼻菸壺在我國的滿、蒙、藏等幾個少數遊牧民族中使用,它的質地有銅、銀、瓷幾種,明朝以後,煙壺和鼻菸一起傳入華國內地。

到了清朝年間,鼻菸壺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玉石、翡翠、晶石、瑪瑙、陶瓷質地的內畫壺種也變得數量繁多,尤其是內畫藝術的提升,對於提高鼻菸壺外表美和內質精緻等方面,更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只是從包漿上來看,葉輝覺得具有明顯造假的痕跡,但是從壺內繪畫的工筆來看又絕對是大師級的工筆。

這讓葉輝對這鼻菸壺的鑑定陷入矛盾之中。

葉輝可以肯定的是,攤主所說的民國鼻菸壺肯定是有問題的。

而且,葉輝壓根也不相信這個攤主會真的會拿出真品的物件和大家交流。

葉輝就站在臺上沉思,可把後面三個傢伙急壞了。

其中一個和葉輝差不多年紀的小年輕忍不住開玩笑道:“我說兄弟,要不然你歇會?給我們一個表現的機會?”

葉輝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鑑賞的時間有點久了,跟自己說話的小年輕微微點頭回到了座位上。

葉輝對晏如意投來求證的目光置之不理,獨自在那想著這個事情。

這個內畫壺內真外假,肯定是個贗品就對了,但是裡面怎麼會是真的呢?

這讓葉輝百思不得其解……

目前市場上的鼻菸壺贗品分為兩種,一種是臆造,一種是仿造。

臆造者,只是根據自己的想象憑空發揮,完成之後在上面刻上“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字樣,這樣的贗品很容易分辨出來,連最基本的壺形都與真品不一樣。

而仿造者,便是找來真品的圖冊,對照上面的真品依樣畫葫蘆,一般這種仿造技巧運用得比較好,手法也相對高明,工藝好的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不用說,攤主拿出來的這個,是一個仿造的鼻菸壺,但可以說是一個失敗的仿造品。

因為壺內繪畫仿造的惟妙惟肖,根本就分不出真假,而外壁的仿造可以說是非常“糙”,所以說葉輝覺得這是一個失敗的仿造品。

葉輝倒不是要買這個鼻菸壺,只是對這造假手法比較感興趣。

也難怪葉輝不知道,這是一種新興的造假方法,也可以說是高科技造假的典範。

因為內畫壺製作難度大,市場價格高,所以造假者開始運用高科技手段作偽。

內畫壺製作技巧高,所以造假者運用照相感光法,將放大的畫面素描稿拍照,製成黑白底片,然後用明膠、重鉻酸鉀等混合劑,塗抹於鼻菸壺的內壁之上,再將素描稿的底片固定於鼻菸壺上,用強光照射使其產生化學反應後,在鼻菸壺壁上形成素描稿的影象,再繪製、上色形成贗品。

攤主也是上次出去旅遊才接觸到的這種造假手法。

雖然說外壁做的比較糙,但是接連舉辦了幾場“竄貨場”光這鼻菸壺就賣出了好幾個。

這也是他還能堅持舉辦“竄貨場”的原因,要不然那個“便便”賣不出去,租賃酒店會議室還要花錢,他沒點收入怎麼可能總是舉辦。

葉輝思考的功夫,臺上的幾人已經陸續的鑑賞完了。

一開始和葉輝開玩笑的那個小年輕沒有回到自己一開始的位置上,而是坐到了葉輝的身邊,和晏如意兩人把葉輝夾在中間。

“老哥好像有點疑惑,正好小弟我也有點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能不能交流一下。”

見葉輝一臉懵逼的看著自己,小年輕又不好意思的開口道:“我叫於樂,突然造訪有些冒昧了。”

葉輝也不知道要不要和這叫於樂的傢伙交流了,要是兩人交流一下肯定是不合規矩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能看出了葉輝的猶豫,於樂又接著說:“老哥不必介懷,這哪裡是什麼正規的‘竄貨場’,說難聽點就是贗品專場嘛!既然人家不守規矩我們還那麼較真幹什麼。”

這話說的就很有意思了,一開始葉輝以為剩下的三個人都是小白,沒想到裡面還有一個跟自己一樣看“戲”的。

既然都是明白人,葉輝也沒藏拙,兩人也不搭理臺上攤主的話,小聲在底下交流起來。

攤主也知道自己舉辦的這個“竄貨場”就是一個草臺班子,只要不擾亂秩序,隨底下人怎麼弄。

這個水晶內畫鼻菸壺,起拍價是1萬元,最終被那個想買掛袍大罐的傢伙以1.3萬元的價格買走。

只不過看攤主那個架勢還有點不太想賣給他,可能是打算一箭雙鵰把大罐賣給這個傢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