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從泰坦隕落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河西走廊(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河西走廊(四)

熊熊燃燒的火焰越來越近,燻烤著一線的士兵,前線部隊的指揮官立即下令撤出第一道防線。

部署在一線的士兵丟下一堆自動炮塔,然後掉頭就跑,在陣線後方等候多時的步戰車一邊開著尾部艙門,一邊開動。

全副武裝的陸軍士兵飛奔進車,然後戰車加速離開。

部署在一線的自動炮塔如果有靈魂的話,此刻肯定會不甘留下當炮灰,但是它們沒有,在beta接近500米後,大型的哨戒炮開始朝著設定好的目標開火,然後是小型的哨戒機槍,這些自動武器大多只裝填了一個基數的彈藥,就這一個基數甚至還沒有打完,beta就已經淹沒了一線陣地。

而裝甲車直接從埋在一線和二線陣地之間的地雷陣中留出的小道穿了過去。

而緊隨其後的beta群可沒有什麼知道規避的意識,一頭扎進了雷區,各種型號各種裝藥的地雷永遠是各種地面行動的剋星,即使在星際戰爭時代,地面行動有地面雷區,太空艦隊有太空雷區,而在近現代戰爭,海軍作戰序列裡還會有掃雷艦。

隨著雷區不斷被引爆,越來越多的beta從硝煙中湧出,部署在第二線的就是gdi軍備庫裡的中堅力量狼獾機甲和泰坦機甲。

狼獾機甲是一種單兵反步兵機甲,雖然裝甲可以抵禦大口徑機槍的射擊,但是對於路邊炸掉和火箭彈這樣的武器是毫無抵抗力的,但是在巷戰中,兩門30mm機炮卻是最強大的火力殺手,在gdi清繳nod的叢集衝鋒時立下過汗馬功勞。

而泰坦機甲,則是gdi鋼爪部隊的中堅裝甲力量,鋼爪,第二次泰伯利亞戰爭結束,以及隨後的nod兄弟會內爆,gdi開始相信狂熱教派對地球人口不在是主要的威脅。因此,gdi將他們的策略目標從擊潰nod轉變為改造利用那些被泰伯利亞礦吞噬的地區。為達到這個目標,gdi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gdi在軍事科技上的突飛猛進,遠遠超越過去數十年。

毋庸置疑,在軍隊中,仍有一些人對此新方向感到質疑。其中又以約書亞“米契”米契爾將軍評論最小。他是第二次泰伯利亞戰爭裡戰功彪炳的新星,不但年輕、積極、而且富有戰術創意。米契爾認為,儘管nod可能已被擊敗,但若gdi假設泰伯利亞礦吞噬地表而銳減人口之中,不會出現nod的後繼者,就顯得太過愚蠢。因此,他反對將經費撥給控制泰伯利亞的計劃,應當著重重新戰鬥技術的研發,以便防範下一波可能的衝突。

經過長時間的轟炸式遊說,米契爾終於獲得了片面的勝利。儘管gdi拒絕將所有的研發預算撥給將軍,他們確實同意資助米契爾主導下的新實驗戰鬥技術師。米契爾的仰慕者尤其是著名的戰爭英雄尼克“大破壞”帕克為這個精銳、非常規的戰鬥大隊取了“鋼爪”的稱號,讓戰鬥大隊在接下來的nod內爆中有出色的表現,並以戰場上的優異表現和平時的低調隱秘而聞名。

目前穿越眾們給pla裝備的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泰伯利亞大戰中出現的早期型號泰坦,裝備有120mm旋轉彈倉重型加農炮(可升級軌道炮),採用較為脆弱的a型架構,而不是後期的h型架構,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泰伯利亞戰爭中出現的泰坦機甲則裝備了l91穿甲激光炮。

數百臺狼獾機甲用手臂上裝滿貧鈾穿甲彈的30mm轉輪機炮製造了一個大型修羅場,沒有一隻士兵級beta可以穿過這片修羅場,直到皮糙肉厚的突擊級。

然後120mm轉輪彈倉重型加農炮就負責解決它們。

沒有光線級之後,beta就只是一群皮糙肉厚的待宰異形,依靠數量取勝而已。

平原作戰和山區不同,在山區beta的行進路線是有限制的,但到了平原上,如同洪水湧來的beta只能用同樣如洪水般的火力來應對,但是前出攻擊但地面部隊數量不足,只能使用彈性防禦戰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為的彈性防禦戰術,特點是它避免將部隊分散在前沿漫長的戰線,也避免作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彈性防禦能同時擁有進攻者的機動和在本國作戰的便利,在戰役層次上常常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守軍可以在內線集中相對優勢的兵力,逐個擊破敵人幾個並進的外線軍團。守軍也可以憑對地形的熟悉,隱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個迂迴部隊於敵人侵軍的側後,配合正面的大部隊同時前後夾擊。守軍也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卻,讓敵軍過度延長的補給線逐漸暴露後加以襲擊劃弱敵軍整體戰鬥力,然後集中兵力決戰。彈性防禦並不必然意味著完全放棄前沿抵抗。若沒有給予敵軍相當的遲滯、騷擾和殺傷,則在縱深處會戰和反擊的效果未必很大。彈性防禦不要求人民無限度的支援,但卻要配備較機動化的野戰軍,和一體化的指揮機制。不同文化對軍隊角色的介定往往決定其對彈性防禦的接納程度。由於彈性防禦的戰略是要爭取有利時機來打擊敵人的入侵軍,而不是直接保衛國土,軍事和政治的優先常常發生紛歧,甚至脫節。

在面對規模龐大的beta群時,一味的死守反倒對守方不利。因此運用機動部隊,快速消耗beta群數量,然後再依靠堅固的防線去對抗。

在衛星和多種偵測手段下,這波來襲的beta數量總算統計出來了。鄧肯看著手裡的報告,一口水噴了出來。

“總共60萬餘beta,光線級上千,突擊級有萬把出頭,還有近千要塞級。beta的hive進化了?還是想著先打我們啊!”

“不是說beta的日產量在23萬嗎?這才幾天的產量啊!”坐在桌子上的喜爺一邊端詳著手裡的戰術報告,一邊說道。

“問題是以前beta的大部隊全是朝著歐洲方向去的,對於河西走廊的每波攻擊數量就沒有上過萬。”

儘管穿越眾們大惑不解,不過在得知歐洲方面,尤其是東德也在同時期受到了大規模的攻擊後,才恍然大悟,beta對於高性能計算機的攻擊是最為激烈的,而穿越眾們正好在要塞裡安裝了超大規模的計算機陣列,而且東德方面也獲得了一批電子元件的援助。因此這波攻擊,可以說,穿越眾們才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