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華山劍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 兒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8章 兒子

下午,陳繼盤膝坐在院子裡,眉頭微皺,心神有些不寧。白鶴道長站在他的身邊,靜靜地看著房門緊閉的屋子。

陳繼的父母也站在邊上,一臉焦急的樣子。

白鶴道長安慰道:“陳繼,你不要緊張。女人生孩子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算真的有了什麼意外,憑你的醫術造詣,完全可以保全明月丫頭和孩子安然無恙。”

陳繼嘆了口氣,說道:“按理說,以弟子的武術修為,就算是泰山崩塌,也會面不改色,氣定神閒。但是現在我的心就是靜不下來。”

遇到這樣的事情,誰都靜不下來。這和武術境界的高低,沒有絲毫關係。

哇……一聲嬰兒的哭聲傳來。陳繼被驚得一下子跳了起來。

陳繼的母親更是激動得不行,一個勁地說道:“生了,生了。終於生了啊。”

想當年,她生陳繼和陳欣的時候,那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啊。現在張明月生孩子,不但有最好的產婆,還有白鶴道長和陳繼這兩個神醫在場。這種待遇,就算是皇后,都不一定有。

沒有過多久,產婆就將孩子抱了出來:“恭喜教主,恭喜老爺老夫人,是個公子。母子平安。”

陳繼的母親將孩子接過來,仔細看著這小人,這就是她的孫兒。她高興道:“老頭子啊,你看看,這小子的眼睛鼻子,還有眉毛,簡直就和陳繼小的時候一模一樣。”

陳繼的父親說道:“讓我抱抱。”

“一邊兒去。”陳繼的母親開啟他身來的手,“你毛手毛腳的,哪裡會照顧孩子。”

陳繼湊過去一看,剛出生的孩子皮膚很嫩,皺巴巴的,一點都不漂亮。不過,這小子很壯實,長大了絕對會是一個好漢。

張明月披著貂皮大衣走了出來,陳繼連忙上前拉著她的手,溫柔地說道:“明月,你怎麼出來啦。你應該躺在床上休息。”

張明月搖頭道:“躺在床上,我可不習慣。普通百姓剛生了孩子,都能下地幹活兒,我身為武術宗師,身子骨比起普通人強大百倍,不會受到風寒的。”

陳繼看了張明月一眼,只見她面色紅潤,氣息穩定,便點了點頭,說道:“就算如此,也要保護好身子。這個時候你要是被風寒入侵,傷了身子,很容易落下病根。”

陳繼的父母很喜歡這個小孫子,陳繼和張明月還沒有來得及給孩子取名字,就被他們抱走了。之後,也是每到吃奶的時候,他們才將孩子抱到張明月這裡來。

……………………

白蓮教在華夏,算是第二大勢力。

第一大勢力自然是滿清朝廷。

陳繼作為教主,他的孩子出生,不是小事情。就像是皇帝有了太子一樣,有了繼承人,勢力才有凝聚力。

滿清朝廷、朱慈烺、吳三桂、還有武術界各大勢力,都得知了陳繼的孩子出生。有些人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有的則是非常緊張重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特別是朱慈烺,他知道自己以後和白蓮教的關係,將會更遠了。到時候推翻了滿清,說不定還要和白蓮教為敵,為了爭霸天下,這是必然的過程。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陳繼是朱慈烺的恩師,但更是白蓮教主。

若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朱慈烺也不希望和自己的師父為敵。

福臨在五臺山得到了陳繼兒子出生的訊息,心中便有了算計。自己得到彭祖傳承的契機,說不定就落在了陳繼的兒子身上。

陳繼武功太強,幾乎沒有什麼弱點,想要對付他,不容易。但是從陳繼兒子身上下手,就容易多了。畢竟,陳繼早晚會將彭祖經傳授給他兒子的。

福臨心中暗道:“陳繼,暫時的贏,不算真正的贏。只有笑道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彭祖經,本座一定會得到。只要得到了彭祖傳承,領悟之後,本座就能保大清的江山八百年。”

華夏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是周朝,有八百年的時間。有時候福臨甚至在想,周朝能存在八百年,是不是因為彭祖經的緣故?

…………………………

北京,紫禁城。

康熙小皇帝在御書房裡批閱奏摺。

為了處理朝廷裡的政務,康熙這段時間修煉武術的時間都大大減少了。

除掉鰲拜,是掀掉了頭頂上的一座大山。處理政務雖然累,但康熙小皇帝卻甘之如飴。

這才是皇帝該幹的事情啊。

批閱完了奏摺,康熙伸了個懶腰。

“終於將事情做完了。”康熙對門外喊了一聲,說道,“來人,將這奏摺送到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那裡。”

一個太監走了進來:“喳。”

來到練武堂,永興和尚已經在哪裡等待多時。

“皇上,你現在每天只抽出半個時辰來練功。武術進步是很慢的。你這樣做,在武術上,不會有大的成就。”永興和尚是五臺山的宗師,後臺比較硬。再加上五臺山幫忙除掉了鰲拜,正是得寵的時候,他是有話直說。

康熙不好意思說道:“永興師父說的是。朕這段時間的確怠慢了武術修行。可是現在的事情真的是太多,朕剛理順了朝廷內部的事情。但是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們三個的勢力,朕還沒有剔除掉,簡直就如鯁在喉。朕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撤藩。”

“攘外必先安內,只有我大清內部穩定了,朕才能專心對付白蓮教和偽太子朱慈烺。”

康熙從小就被那些所謂的大儒們教導,要做一個千古明君。就連孝莊太後,同樣教導他,要做一個好皇帝。康熙被洗腦,他要努力做一個聖明的君主。

以前有鰲拜在,他接觸不到朝廷的政務,現在處理了幾個月的政務,康熙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掌控天下,一言九鼎,言出法隨。

這種感覺,太妙了。比起武術修煉,還要讓人著迷。

鰲拜死了,康熙對武術的興趣,大大降低。因為他知道,自己就算再努力,也成不了大宗師。但是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千古明君。

只是,有著吳三桂他們的這三藩,讓康熙很不痛快。吳三桂他們只是漢奸,哪裡有資格佔據王位?

范文程,洪承疇,為大清做出的貢獻,比起吳三桂他們要大很多,他們二人都沒有封王呢。

康熙作為大清的皇帝,容不得異姓王的存在。

永興和尚點頭道:“小僧知道皇上的意思了。皇上一心想要做聖君明主,是天下百姓的服氣。皇上志不武術,那以後早晚打一遍羅漢拳即可,這樣就能起到拉伸筋骨,強身健體的作用了。”

康熙要撤藩,只能讓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