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

第二更。

敵船幾何

共計三百六十餘其中樓船三十,蒙衝鬥艦一百二十,走舸二百餘

兵將多少

不下萬人

何人為帥

楊吳武昌節度使柴再用

石首縣長江水寨,馬懷遠披甲挎刀而立,凝望江面。河風撲面,攪動披風亂舞,讓人渾身發冷。

江面上,楊吳水師浩浩蕩蕩,數艘高大樓船楊帆破浪,齊頭並進,其後艦船如林,不可盡視,其上旌旗颯颯,甲兵累累。

樓船高十餘丈,主體有數層,每層樓外皆有高達三尺之女牆,四周有硬木作為戰格,以作防禦,兩邊船舷各伸出船槳若干,整體如同堡壘。

馬懷遠手指樓船,開戰之前,猶能鎮定為諸將解說:楊吳水師艦船,至大者稱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旗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雷石鐵汁,狀如城壘,攻守兼備,乃江海征戰之利器

豈止是狀如城壘,這簡直就是一座會移動的城池馬小刀眺望著這種防禦工事具全可容數百甲士的大家夥,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他生自盧龍,復州也無水師,何時見過這等水上巨無霸。

馬懷遠冷聲道:樓船雖大,處勢雖高,然不利進退,若遇風暴,人力不能制,故凡樓船之用,不能不雜以小舟。眼前的楊吳樓船雖大,還遠不是楊吳水師王牌,若是馬小刀見到那種方百二十步,容兩千餘人,可馳馬來往的連舫,或是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可容甲士八百人的五牙艦,不知會是何種反應。

說著,馬懷遠再度手指楊吳水師,示意樓船旁的小型戰艦,但凡水戰,此種鬥艦使用最多用處最廣,其船輕便靈活,速度甚快,有風張帆,無風划槳。船身兩層,舷上建女牆,可避半身,以保護甲士,船舷各方,設若干弩窗牙孔,以便應付各方之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同於樓船,鬥艦較小,船上沒有投石車拋車床弩雷石,也不能跑馬,所謂弩窗,便是在女牆上打的孔,方便甲士以弩矢箭矢殺敵。

最後,馬懷遠指向那些樓船鬥艦周圍,如同螞蟻一般密密麻麻的小船,道:此名為走舸,如諸位所見,船上並無建築,只是船舷上有矮女牆,勉強遮蔽身軀。走舸往返如飛,乘人之所不及,兼備非常之用。昔年赤壁之戰,黃蓋詐降曹操,便是以蒙衝鬥艦為主,而每艘鬥艦後系走舸數只,因而得以火燒曹軍。

此時的水戰,各艦遠端打擊能力不足,在雙方實力相差不懸殊的情況下,拋卻奇計不言,勝負多以甲士奪船來定。船便是城池,從某種意義上說,水戰仍是城池攻防戰。

故而水戰之道,利在舟楫,練習士卒以乘之,多張旗鼓以惑之,嚴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設堅欄以衛之,順其流而擊之。

大戰在即,鼓舞士氣很重要,不得令將士懼敵,馬懷遠最後喊道:水戰之具,始於伍員,以舟為車,以楫為馬,萬變不離其宗,沒甚好怕的況且此番守石首,無需你我乘船與之鏖戰,但守江道而已,再者,諸方準備已然妥當,饒他百船千艦,你我共滅之

諸將轟然應諾,各去準備。

此時,楊吳水師已近,數百艘艦船,乘風破浪,如同一座座移動的山巒,當面碾壓而來,確乎駭人。

水寨沒在江心,在江邊,江上有一座浮橋,橫貫南北,浮橋之前,有小船數十,阻擋了下游望見浮橋的視線。小船上皆裝滿薪草,裹以油脂,又各有軍士數人,伏身隱蔽其間。

馬懷遠望向江邊,兩岸草木隨風而動,他雖對水戰知之不深,卻也知曉接下來的風向很重要,搞不好便會弄巧成拙。

站在馬懷遠身旁,馬小刀不免有些緊張。他倒不是懼怕戰事,當年盧龍一役,薊州軍奉命誘敵,五千將士被三倍契丹精騎追擊,且戰且退,一路死傷過半,退到薊州城時,他與馬懷遠都差些死於亂陣中,連城門都沒力氣進,有這遭經歷在,他對死亡並不那般恐懼。

他的緊張,是因為對水戰的陌生,對這場戰鬥本身的沒有把握。

對自己的兄弟,馬懷遠自然瞭解,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寬慰道:復州軍雖不通水戰,但此戰之法,秦王已盡告你我,只要不出差錯,不會有大問題。

馬小刀不願承認自己的怯弱雖然那並不是怯弱,梗著脖子硬氣道:不必安慰我,我殺人雖不如你,但何時比你孬過

馬懷遠哈哈大笑。說話間,楊吳水師距離水寨又近了些,馬懷遠算了算距離,面容肅然起來,他給旗手下令,傳達了作戰指令。

水寨浮橋前的數十艘小船,聞風而動,船上的甲士,齊齊斬斷了繩索,划著船槳順流而下,飛速向下游不可一世的楊吳水師衝過去。

在楊吳水師龐大的隊伍前,還夾雜著不少漁船的數十艘小船,就如同大象面前的蟻群一樣渺小,和想要撼動大樹的蚍蜉一樣可笑。

行至半途,數十艘小船速度已然提了上來,在水寨傳來一陣鼓聲時,船上的軍士俱都點燃了手中的火把,又用火把點燃了船上的薪草。裹以油膏的薪草,見火瞬間便燃燒了起來。

船上的軍士自此紛紛跳入江中,不管不顧向南岸遊去。

在他們身後,數十艘小船火勢漸大,如同一朵朵綻放的火蓮,映紅了江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火船,楊吳水師立即響起一片噪雜聲,這樣的變故,是他們之前怎麼都不曾料到的。

火船很快撞上了楊吳水師,當先的艦船沾上大火,立即就被火勢裹挾。船上的吳國水軍驚慌不已,他們奔走呼號,起初還想滅火,眼見火勢不受控制,反而不時有同袍葬身火海,再也顧不得太多,紛紛脫下甲冑,從船上縱身而起,下餃子一般落入江中。

楊吳水師中的一艘巨大樓船上,一位老將軍佇立在甲板,江面上洶湧的大火狼煙,讓他面容冷峻。一個個或者因著火而不停掙扎或者驚慌跳入水中的將士,則讓他面部肌肉抽搐。

他就是柴再用,吳國名將。

石首的荊南軍為何向我軍發難他們這是瘋了不成柴再用身旁,他的親衛統領既驚且怒。

只怕石首已非荊南所有了

:2000000字整,我要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