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生者的角色扮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8章 失控的槍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8章 失控的槍聲

林七連開了三槍,是過激的反應,理論上林七不該是有那樣失控的姿態,可在當時,來自內心的一種殺伐的衝動還有壓抑不住的緊張就是驅使林七爆發。即便如此,林七也還是抑制住部分的衝動,至少,第一槍他是刻意射偏了的。

進入射擊狀態,林七舍槍外無物,接下來,每一槍都是正好打中存在樹枝上的白臉。那是變換方位的存在。明明上一秒那白臉也是被林七射穿,下一瞬又存在更遠的地方,但林七視野寬廣,每一次開槍都會迅速調整,那是一種下意識。

移動靶,林七算不上高手,但論及站樁打法,林七是出名的快槍手。立定,迅速調整方位,看準,點射,甚至是依靠直感進行操作,在訓練時候要多騷有多騷,當然,那是不及格的表現,一個不好,還得寫檢討。

很多時候不是你表現得優秀就可以的,評分標準就在那裡,軍隊制度就是那裡,遵守是理所當然,不遵守就得被懲罰。或許沒有可能依靠套路培養出頂尖層面的人物,但暴兵流,從來都是大殺器。

用打固定靶的手法射擊移動靶,鎖定一片目標區域,指哪打哪,林七就是那樣霸道。關鍵是快,快,快,調整、鎖定、射擊,一氣呵成,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判斷,擼槍真男人,殺個七進七出。

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和懵懂無知者,他們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或許林七的技術對同樣受過相當訓練的高手毫無意義,甚至於因為固定靶打法可以被針對,然後就是輕易地吊打,但對於簡單的劫匪,哪怕是號稱殺穿長街的兇徒,那也是綽綽有餘。

手槍可以,步槍更好,子彈的速度,差上零點幾秒,毫無意義,大不了同歸於盡。不是誰都可以從架勢預判到子彈的軌跡,也不是誰都可以在匆忙間做好調整。專業和業餘的差距,在危險領域會表現得更為誇張,畢竟,那是沒有可能用多餘的性命來積累經驗的領域。

三槍打出,林七沒有絲毫的猶豫,可他轉移了兩次射擊目標,都是射中了的,但毫無意義。至少,白臉始終掛靠在樹枝上,更是漸行漸遠。

沒有感覺,沒有一種接觸的感覺,那是打空了的子彈。林七困惑,雙手把持著警用經典手槍,噁心的壓抑衝動使得他厭煩,脫靶的感覺,他很不喜歡,用不著看清,單是一種感覺,他就知道並沒有擊中目標。

是因為光線問題麼?又或者是太久沒有實彈射擊,出現失誤?他不確信,白臉遠去,自樹枝一路向湖泊方向過去,無論如何,林七得是追捕。沒有理由,對於一切不正常的情況,無論是警察,又或者是群眾,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舉報和調查。

燕青聽得如痴如醉,不是關於神秘的事項,而是臆想著自己一杆大槍闖天涯的威風凜凜,長坂坡殺個七進七出,管你什麼權貴,管你什麼奇詭,一頓猛射,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至於林七用槍似乎對付不了奇詭,那肯定是林七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話,一定可以做到的。很自信,一切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

或許,回去之後,自己可以找著路子,就是弄來幾把小手槍,十來顆子彈。實在不行,找幾位老師傅要上一把,別的地方不知道,但森林公園轄區,還有著不少被社會大潮甩在後頭的老師傅。

曾經不可一世的工人標兵,現在退休了,還活著,苟延殘喘,領著三五百退休金,蹭上一波福利,日子過得美滋滋,但沒有了奔頭。政府遺忘了他們,子女拋棄了他們,老夥計也都是遠去,還剩下的,可以依靠的,或許只就是機械。

他們只能夠私底下靠著相對粗糙原始的機械,外加極限的手工,靠著特殊時代發下來或者自己購買的槍炮製造指南,連帶網際網路上流傳的部分資訊,製造手辦,精美細緻的手辦。不是嬌滴滴、可愛迷人的玩偶,而是原始粗暴的火器。

為了更好地造槍、造炮,他們艱難地學習,即便是亂糟糟一片的笨拙的網際網路,他們都是一頭撞上去,有了新的交流方式,似乎一切都順利了很多,即便他們壓根不喜歡那樣的交流方式。上了年紀的身體,已是難以適應高強度的資訊攝入,尤其是陪著簡單的操作,會有著恍惚的感覺。

“造槍群”“造炮群”,各種簡單直接的稱呼將彼此聯絡起來,他們都是求真務實的,說造槍就造槍,說造炮就造炮,絕不虛言。標題黨,是不存在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火槍也好,火炮也罷,都說是模具,至少明面上他們說是模具,只不過是一比一、真材實料製造的極致模擬模具,應該、大概、可能、或許、確實可以使用,甚至比原版還要好使。

雖說都是被時代淘汰了的器械,但那正是私下裡廣為流傳的經典槍械款式,畢竟簡單實用的就那麼幾種,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不需要軍用的後勤保養,哪怕是糟糕惡劣的環境,始終可以應用,就是湊上去,無腦貼臉一波噴射,贏的,站著,輸的,倒下。

如果是被逼迫到拿槍殺人,那也沒有什麼好顧忌了的。反正都是死,要到就是殊死一搏的膽氣。

老師傅們也不擔心被抓捕,畢竟一把年紀了,如果警察願意抓他們的話,也無所謂,他們也希望見識一下新時代的監獄是怎樣的姿態,對於技術人員是不是有特殊待遇,或許在裡面還可以回憶當初工廠工作的生活,都是集體活動。

沒有誰會願意和一群半躺在棺材裡的老家夥計較,造槍也好,造炮也罷,他們會有太多推脫的說法,加上年齡和健康問題,頂多是關上兩三天又放出來,說是社群監管,但並沒有那樣的經費開支。

沒收器械,是理所當然的,老師傅們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到了警察局,警察還得是老老實實款待他們,也不敢大聲說話,唯恐一個不好老人就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