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生者的角色扮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4章 瘋狂的賽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4章 瘋狂的賽車

揮手示意,燕青瀟灑地離開,緊追方生趔趄的腳步。

老司機很有意思,也很可能是又一起事件的源頭,但燕青並沒有瞭解的心思,至少現在不行。已經是探究著一起事件,再是勉強的話,交織著的事件,可不會是1+1=2。

恐怖也好,神秘也罷,永遠都是一種滾雪球的狀態,一旦開始涉及,就再也停不下來,並且會越來越可怖。

一手把持著被贈送的香菸,一種拿著標配的名片,看著其上的字樣,燕青覺得有些好笑。明明是一把年紀的大叔,在訂製商業名片的時候,還是選擇一副肆意張揚的年輕人風格,很就是騷裡騷氣。

如果沒有見著老司機一副頹廢大叔模樣的話,燕青或許還不覺得什麼,但只要是見著花裡胡哨的名片,無論是字型,再或者背景,和中年油膩大叔形成鮮明對比。

無論怎樣堅持,還得是戲謔地笑出聲來。

好吧,看在老司機很不錯的服務態度,如果想著是試探新的事件,燕青會透過名片上的聯繫方式和老司機打交道。這年頭,有著手機聯絡,也還是不錯,至少不至於是辛辛苦苦地找人。

在新世界,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或許,也只有老司機才能夠安全地將燕青送達。那樣在舊世界行跡不顯的區域,在這裡,也許會被更進一步地刺激著,惡意勃發,那些個被傳聞的存在,無中生有。

總算是知道老司機的姓名,有些特殊的姓名,第一時間燕青還不覺得有什麼,即便一種熟悉的感覺浮現,但確實是沒有辦法料想著。也許是一種微妙的力量就是要矇蔽燕青,和林七一般,那都不是燕青現在應該接觸的存在。

燕青的感覺更為敏銳,思維上的誤導也還不是壓制的狀態,至少燕青是抹去那樣的一種影響。再一次重新檢視名片上的名字,不再是熟悉的感覺,那是特殊的名字,四個字的姓名,怎麼可能忽視。

藤原文太,姓藤,名原文太。有些特殊的結構,也許是取了父母雙方的姓,然後就是加到了姓名上。現在看著不稀罕,但早上十幾二十年,那樣的一種命名方式,多少是罕見的。

算是知道那樣一個姓名,不過是一種既視感罷了,燕青所認識的,並不是他,很顯然,“藤原文太”那樣一個名字,還真的是窮矮矬,單是聽著,就會是覺得他家裡必然是陰盛陽衰,反正男的沒有挺直腰板的資格。

真正和燕青處於同一個時代的,算是相識的,有一個瘋子,一個早死的瘋子。因為一場在森林公園附近開展的飆車,燕青算是知道那一號人,當然,也只就是知道罷了,彼此不是一路人,可能也會是相互看不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寶山車神,一輛外號“86”的雜牌車,偏生就是和著更多的瘋子在混亂的南市夜裡飆車,無論是郊外,又或者山道,酒色財氣,爭一時威風。很張揚,很得意,單是燕青見著的場景,就覺得可怕。

即便不老不死,燕青也沒有膽氣就著那樣的破車放開了加速,不管地形地貌,就是瞎幾把衝撞,唯恐不出事。

自然有人舉報,多少是使得他們收斂了些,夜裡算是避開了市區幹道,但那些個的追逐,仍舊是存在,甚至於是越演越烈。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有了買賣,自然就有了殺害,還是很殘忍的殺害。

一大堆閒著的年輕人在一起混賬,怎麼可能不出事。無論是叫囂的打架,又或者意外的車禍,傷害始終是存在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對於很多人,就為了幾萬塊,拿命去賭,已是值得。

至於出錢看熱鬧的,可不覺得自己是做了壞事,恰恰相反,無論怎麼看,他們都是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沒有他們出錢的話,那些個倒黴的被迫是賣命的人,甚至於連賣命的渠道都沒有。能夠是不違法犯罪地賣命,為什麼是要去搶銀行呢,哪怕是死,他們也還是需要對家庭負責。

絕症患者,癮君子,爛賭徒,有太多的人不能夠繼續生活下去,他們只能夠死亡,他們的死亡,會使得他們的家庭得到新生,至少是去掉了可能被牽連的重重的負擔,那會是使得全家沉淪無法自拔的。

錢,他們需要錢,殺人放火,只都是可以,更別說是瘋狂賽車什麼的了。贏了有獎金,輸了有賠償,怎麼都不虧,出於對家庭的愧疚,對未來的絕望,一死又何妨。他們有著覺悟,淪落到那樣的地方,怨不得別人,至少他們還有可以幫扶家庭的希望。

那樣的聚會,很難處理,一方面是難以監督,也不好監督。再就是責任的問題,關於關停後的怎樣處理那些個聞風而來的求死之人,無論怎麼處理都不會是使人滿意,對內對外都不合適。

警察什麼的,也不過是拿著一份普普通通的薪水,有希望、有覺悟、有資格升官的,總還是太少。那樣的一代,本就是恰好地錯過了一切有利的條件,承上啟下,正就是悲劇。

尤其是在南市那樣的小地方,升遷的渠道太過於狹窄,時不時又是被空降和外調的擠佔,公務員,只都是混日子罷了。不可能,也不應該指望他們有多少的覺悟,能夠對得起拿的薪水就是難得,至於苛求拿命去拼,不現實。

瘋狂賽車,玩命的遊戲,那些個二代和混子弄出來的破事,也不可能直接就是揭露或者上報,那是一樁醜聞,一樁足以毀掉很多人仕途的醜聞。反正閒著沒事幹,腦抽了瞎混,很正常。

只能夠等待、引導,能夠拖著一天是一天,反正需要負責的,不過三兩年就是被調走,再之後,無論是怎樣的發展,都和他們無關。即便是開始追究,也都是一頓的扯皮,相互推諉,再是嚴重,也不至於是被革職調查,沒有那先例。

在網際網路大潮還沒有洶湧澎湃襲來,或者因為神秘多少被干擾了心智,不成氣候的民意和氾濫的民意,只都是不值一文,一個代表現在,一個代表未來。至於折中的時候,也許就是幾次民意折騰,再之後,也都是成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