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數字生命最新章節列表 > 2.第一個瓶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第一個瓶頸

對小羽的測試持續了整整3天。呂振羽終於得出了一個基本結果,小羽具有極高的智商,標準智商測試側出來的結果是250,問題是那套題目的設計最高值就是250,而一時呂振羽還沒找到適用於超高智慧的智商測試題庫。但小羽的常識範圍很狹窄,僅僅在這臺電腦內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完全瞭解這臺電腦的軟體環境的構成,瞭解機器裡裝著的所有程式的每一段程式碼的作用——這一點呂振羽自己都做不到,誰吃飽了撐的去一段一段看程式碼?——但是小羽不會使用這些軟體,他自己會使用的只有notepad,和那個搜尋機,其他軟件的使用都需要呂振羽教他。呂振羽自然毫不吝嗇地教它各種各樣程式的使用,小羽的本體也越來越大了,一開始一個很小巧的300多k的軟體,變成了一個6m大的東西。不過,即使如此,和小羽表現出來的智慧相比,呂振羽都覺得不可思議。最神奇的就是,小羽可以自己程式設計,只要呂振羽大致說一下需要做的程式的功能,用什麼語言寫,小羽就會自動生成出一段完整的程式,比較讓人不習慣的是小羽寫的程式裡面絕對沒有註釋段。呂振羽看小羽寫的程式,獲益良多,畢竟小羽對電腦和程式的瞭解和他這個活人相比是不一樣的,小羽的邏輯性和資料方面的判斷能力讓他學到了很多。呂振羽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程式的外殼。小羽還完全沒有審美觀,雖然它已經會使用一切圖形處理程式,但這種事情還是呂振羽自己做比較放心。

每天晚上呂振羽睡覺的時候,小羽就按照呂振羽的命令,去閱讀那些電子書。呂振羽覺得,自然小羽有了智慧,那麼就讓小羽自我發展,看看他能做到一個什麼程度。數字,邏輯和幾何,都是抽象出來的理想狀態,而呂振羽生活的這個具象世界,更複雜更奇妙。

對於程式之外的東西,小羽的閱讀速度明顯低了很多,大概估算下來,相當於每小時能閱讀10萬字左右的資料。可是,這種閱讀和普通人的閱讀是不一樣的,小羽讀過的東西就都記住了,對於不理解的部分,小羽每天還趁呂振羽醒著的時間問他,不過,對於純粹停留在文字與圖形方面的感知,又有《中國大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辭海》《漢語成語詞典》等等一系列重磅工具書為基礎,不理解的東西並不是太多,主要都是些純抽象的概念,而對於這些東西,呂振羽也只能大致說一下自己的理解而已。直到呂振羽去大學報到那天為止,小羽已經能和呂振羽聊很多方面的東西了,要是有一個不知道情況的人在邊上看,也會以為那是兩個朋友在探討一些問題,而決不會想到那是一個人在和自己的電腦聊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羽目前掌握的知識已經非常豐富了,欠缺的只是把知識和實際聯絡起來的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靠灌輸材料進去就能得到的。就像學生在課堂裡學習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是另外一回事,有人覺得理論沒有用到,有人覺得理論在實踐中有了變化,有人覺得,在理論的指導下,實踐可以更加有效率,這些都是和每個人不同的知識結構有關,也和每個人不同的體驗方式有關。而更深的原因,則是性格和思想,越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想得深一點,尤其是多想一些理論和實踐想聯絡的地方,就越能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但是,就在這個問題上,呂振羽犯難了,給小羽找閱讀材料,找亂七八糟的書看,這個沒什麼難度,但是要讓小羽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就是個大麻煩。小羽現在畢竟只是一個意識而已,能呼叫的資源也就是電腦裡那些程式,上哪裡去給他找可以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專案呢?尤其還要是和日常生活相關的專案。如果無法突破這個瓶頸,也許小羽就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了,那樣的話,除了小羽會越來越佔硬碟之外,真的很難說有什麼大的發展了。

好在正好在這個時候,呂振羽要到學校報到了,然後是軍訓,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