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數字生命最新章節列表 > 64.拿什麼證明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4.拿什麼證明你

促使日本方面的情報機關那麼快決定放棄對呂振羽採取行動的方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中國計算機領域最負盛名的核心技術期刊計算機與軟件技術上刊登了署名firer的論文混沌碰撞機制人工智慧的產生渠道之一。

這篇論文分為幾個部分,先是關於混沌碰撞機制的數學分析,一堆公式堆出來的足足有1萬多字。隨後就是關於在電腦上進行混沌碰撞機制的模擬試驗的準備,步驟和一系列成功或者失敗的結果。自然,其中最為詳細的則是關於產生了第一代人工智慧核心的那次模擬試驗的詳細過程,甚至還有許多非常細緻的引數。由於說明第一次試驗成功人工智慧核心是在一臺相當廉價的入門級伺服器上,這些資料並不複雜,但作者卻在文章裡表示,如果採用大型機,乃至採用更好的伺服器組,伺服器陣列,大規模伺服器陣列,以級計算機進行運算的分配與控制將獲得更好的效果,可能產生遠高於筆者在入門級伺服器上得到的智慧水平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不過,作為一個重視效率和價效比的軟體工作者,筆者謹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製造高性能的人工智慧核心在現有軟體硬體水平的環境裡,沒有大的意義。文章的最後部分,則是關於智慧核心和軟體控制方面的一些應用例項,比如語音平臺,比如縱橫家,雖然只是大致解釋了一下智慧核心的工作方法,並不涉及任何可能影響數字圖騰的技術領先地位的內容,但已經足夠讓那些有心人研究了。

似乎是預計到了這篇論文可能在業界引起的影響,原本在國內就有1o萬冊銷量的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破天荒印了2o萬冊。可是,就在批下機器的2萬冊剛剛貨送出去之後幾個小時,中宣部的命令就下來了,沒有印的不準再印,已經印好的銷燬,已經貨的召回這也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幾次出版物的召回行動。在這之前,被召回的那些出版物不是思想政治方面有問題,就是暴力色情什麼的,而呂振羽和他父親合力炮製的論文,這一次也享受了同樣的待遇。

可是,想要把已經貨的雜誌追回來,那可真是談何容易。現在中國的物流業也算是比較達的,在出版物方面,更是如此。從印刷廠裡出來不到2個小時,就已經有相當部分雜誌擺在了零售的攤點上。而等追回雜誌的指示傳開的時候,這2萬本雜誌已經至少有4ooo冊銷售了出去,這部分雜誌想要追回,自然是難上加難。

遠在日本的呂振羽,這個時候接到了來自陳昌儒的電話,自然也是事先約定的。電話裡,陳昌儒半真不假地質詢此事,反覆提醒呂振羽要注意對這類技術的保密,不要為了個人的名聲而罔顧國家展的需要。呂振羽自然是唯唯諾諾,一副對此沒有興趣的樣子。說實話,他們兩個人都不知道這個電話有沒有人監聽,大家也就是敷衍一下。

雜誌被緊急回收,算是不大不小的事情。但中宣部始終沒有給這次雜誌回收的事情定性,則頗值得玩味。要說署名firer的那篇論文不具備科學特性可那是人家總編副總編認可了的,而且也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證明這篇論文不科學。要說違反了出版方面的準則論文和那些文化方面的禁止報道的清單是不沾邊的。要說違反了國家保密原則那種理由可以對公眾說於是,整個局勢的展就如同陳昌儒和呂振羽當初所預想的那樣在緩慢展了。反正收集幾本雜誌,哪怕是弄到印刷廠裡的底版,似乎都算不上什麼難度太高的工作,甚至都不比專業的特工去進行這些事情,只要打幾個電話,自然就到手了。

而這一次計算機與軟件技術事後重新刊,導致一期有兩個版本的事件也算是引起了點波瀾。

在上海,安全局立刻就安排了不少人手,開始對數字圖騰裡的主要成員和一些外籍僱員進行背景調查。這並不是公開的舉動,但實際上也沒有存心保密的意思。原本在數字圖騰急擴張的時候,安全局就準備做這些事情了,而且範圍比這個更大,是對所有數字圖騰的員工進行背景調查。由於人力和時間的關係,安全局在這方面並沒有完成這項工作,這項工作到現在還是在和數字圖騰擴張的度在競。隨著數字圖騰總部人員的逐漸穩定,總算安全局方面的進度提了上來。而這次,則只是他們把已經調查過的人和尚未調查過的人各抽一部分出來,一半是裝模作樣,而一半則是培訓安全局新招募的人手的調查能力不過,從表面看來,是安全局對數字圖騰的保密工作和技術擴散有很大的疑慮的樣子。

有些本來就對數字圖騰獲得的成就感到眼紅的人這個時候跳了出來,以種種名義造謠生事。新聞媒體上開始出現了對數字圖騰突然遭到調查的很多猜測,其中不少是惡意的,比如數字圖騰涉嫌竊取技術,裡通外國;偷逃稅款;進行商業間諜活動等等故事越編越離譜。

幸好,公關部的於雅雲揮了她原本就極為強硬的公關手腕,將各種不實傳言一個一個壓了下去。其實,於雅雲自己心裡也不明白,到底數字圖騰這次是怎麼了突然遭到調查的事情似乎就那麼冒了出來,而總裁呂振羽還在日本,而副總裁陳寧則整天一臉神神秘秘的笑容,似乎根本不為生的一切擔心。

公司的大部分員工雖然對於自己被安全局進行背景調查這件事不免惴惴,但身正不怕影子邪,倒是沒有出現多大的恐慌。而實驗室那幫技術狂人本來就是手裡有玩具就什麼都不管不顧的人,神經粗得更是不像話。

雖然看起來鬧得很大,但實際上整個公司唯一在為這個事情忙碌的只有公關部。

而就在這個時候,生了讓呂振羽極其鬱悶和讓陳寧極其不爽的事情。

先是公司裡有些人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沒有嚴格執行公司下達的嚴禁接受媒體採訪的命令。其實,公司大部分員工並不擔心這些所謂的事端,真的應對記者也無所謂,但這些接受了媒體參訪的人中,不知道是誰,不小心把呂振羽就是公司總裁這件事情捅了出去。

呂振羽這個掛著網絡遊戲開總監頭銜的人事實上是公司總裁,在公司裡雖然從來沒有宣佈過,但畢竟同在一個屋簷下,一來二去哪怕誰都不說也是心知肚明了。大家也頗能體諒呂振羽不肯直接挑明了自己是總裁的難處,畢竟哪怕是現在,呂振羽滿打滿算也就2o歲,把自己擱在一個風口浪尖的位置上,成為媒體關注的目標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而不知道哪個冒失鬼居然把這件事情捅了出去。

2o歲不到已經是國際知名it企業的總裁,手裡握著幾項獨有技術,掌握了全世界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加上剛剛生的關於人工智慧的技術論文事件和國家擺明了的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保密的決心各方媒體想是聞到了血腥的鯊魚,開始不斷圍著數字圖騰轉。公關部的電話,越繁忙了。

而讓陳寧不爽的事情,則是有腦子不清楚的人居然在這個時候還要摻一腳來胡鬧。

由於安全局對數字圖騰的調查,加上媒體的渲染,給了一些不明白事情真相的人一個錯覺,那就是有人要對數字圖騰動手了。自然,會有這種錯覺的都是和這個事件沒有什麼關係的人,一般來說,級別都不夠高。而整個中國,級別高到瞭解這件事情的真相的人,說實話還真的不多。不過,至少大部分人還是能看明白狀況的。安全局對數字圖騰的調查僅限於員工的背景調查和數字圖騰的技術擴散方面的一些問題,其實已經算是安全局多此一舉,因為數字圖騰無論如何屬於一家企業,人家企業自己的核心技術都沒有太在乎,作為一個國家機關,實在是有點越俎代庖。何況,數字圖騰在工商局的登記裡,壓根就是一家外資公司,而不是別人以為的合資公司。

安全局進行這樣的調查,只能說明國家認識到了人工智慧和數字圖騰這麼一家公司對於國家的重要價值,這些調查,可以視為國家出錢出人在給數字圖騰掃清商業間諜和其他方面的滲透,明顯就是一種保護數字圖騰的行為。可是,就是這麼一件事情,經過媒體的放大,渲染和變形,變得光怪6離了起來。

國家審計總署駐上海辦事處突然派了個調查組來,號稱是有人舉報數字圖騰涉嫌商業欺詐和偷逃稅款這可把陳寧氣得不輕。陳寧一個電話直接打到審計總署署長那裡開始罵人。署長自己也沒弄明白狀況,只好安撫陳寧。後來,在安全局,上海市委等領導的安撫下,陳寧才答應讓這個莫名其妙的調查組進入公司,算是給審計總署留面子。

其實,審計總署駐上海辦事處的人也是受幾個想要撈一票的人的慫恿,他們認為數字圖騰有錢,而且現在明顯想要息事寧人,這個時候插那麼一槓子,說不定就能從數字圖騰身上敲個竹槓下來。

本來,年底年初就是公司處理財務的非常繁忙的時段,樓家明對莫名其妙進來審計的這個所謂調查組一點也不感冒,只安排了一個人接待,所有工作以不耽誤公司正常業務的開展為優先。而在陳寧的可意囑咐下,不要說讓那個調查組的人敲竹槓,他們在公司裡的時候,除了負責接待他們的那個財務處的人,幾乎沒有人理他們,連午飯都不給他們安排工作餐。終於,調查組的那幾個人受不了了,開始耍威風。陳寧當即下令,老規矩,扔出去。

而最終的處理結果是那幾個調查組的人全部被革職。甚至都沒等陳寧投訴什麼的。

陳昌儒這個時候可是很尷尬,每天幾個電話給呂振羽和陳寧道歉。他自以為把什麼都計算好了,偏偏沒有想到現在的媒體居然是這個德性,無中生有栽贓嫁禍之類的伎倆層出不窮,連經濟版的記者也染上了狗仔隊好挖的惡習加上一開始這件事情就準備限制在小範圍,壓根沒有作控制媒體的準備,結果鬧得不可開交。

而呂振羽,就在這個時候回來了。呂振羽從日本回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召開公司高層會議。而第二件事情,就是召集那些罔顧公司規定接受了媒體採訪的人,呂振羽問:你們知道公司已經下了封口令嗎

知道。那些人點頭。

那你們也一定做好了承受結果的準備了。呂振羽這樣說。

然後,這些人就被解僱了。呂振羽並不像解僱什麼人,雖然被解僱的這些人中並沒有特別得力的人手,但也都算是比較能勝任各自工作的。而且,這批人還是數字圖騰建立以來第一批被裁員的人。數字圖騰的高待遇高福利和良好的工作氛圍不怕招不到合適的人,但這一次的裁員實在是出乎意料的。

雖然看起來,這個雜誌事件應該是就此結束了,但事實上卻餘波不斷。各國政府拿到論文之後倒是悶聲大財,各自回去組織專家開始進行研究去了。畢竟這篇論文出自掌握了全世界最為先進的人工智慧的人的手筆,而這個人還說,如果裝置和技術進一步提高,這個智慧仍然有很大的提高餘地。這對於財力和技術都自認為遠過中國的那些國家來說,怎麼能不欣喜若狂至於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危險,那才不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風波反而來自中國的計算機學術界。先,就有人跳出來說呂振羽的論文毫無科學性,那些實驗資料之類的東西都無法得到證實,由於混沌系統的高度隨機性和不可控,這種不能進行重複驗證的試驗完全沒有科學價值。接著,就有不少學者跳出來要求呂振羽以其他方式證明他的理論是可行的,不然,就是偽科學,就是在誤導大眾。

說實話,這些學者們還真的說中了,呂振羽和他父親炮製的論文還就是為了誤導大眾的。不過,自然不能解釋給這些學者們聽。

在接受專業媒體的記者採訪的時候,呂振羽對此回應道:證明我為什麼要證明我又不是拿著一個空泛的理論在說話,我這裡,有已經透過這個理論產生的人工智慧核心,還有以這個核心為基礎開出來的一系列產品。這些就是證明。不要覺得違反了所謂的常識就說什麼可能不可能的,這些常識裡有多少是原創的有多少是自己研究的成果而不是跟著國際最新研究成果後面轉對於在這方面有所研究,有獨特看法的學者們,我願意組織專門的研討會,大家互相交流切磋。那些沒什麼本事還亂叫的,少來攙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確實,掌握了人工智慧產品的數字圖騰和呂振羽,絕對不是在說白話,他已經取得的成就就是對他的理論的最好證明。

而後,還有零零星星的聲音,說呂振羽作為一個有深湛學術功底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主持網絡遊戲開有失體統。這個話傳到呂振羽的耳朵裡之後,呂振羽只給了一句話的評價狗拿耗子,多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