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朋友,等等。”付新沒走多遠,後面就傳來一句德語,很明顯,這不是陳其禮的聲音,於是付新疑惑地轉過頭去。

“這位先生,請問你有什麼事兒嗎?”付新看著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西方人,滿是疑惑地問道。

這名其貌不揚的西方人仔細打量了付新一邊,隨即說道:“朋友,請問你是叫‘付……新’吧?”

付新二字,是用中文說出來的,這名其貌不揚的西方人說得非常拗口,顯然是非中國通,完全不懂漢語。

付新也仔細打量了眼前這名其貌不揚的西方人一遍,隨即點了點頭,“是的,請問這位先生,你找我有什麼事兒嗎?”

這其貌不揚的西方人沒有回答,而是從口袋裡摸索出一個信封,遞到付新手裡,說道:“付先生,這是你的朋友要我交給你的,他說要你什麼都不要問,你回去把信看完之後,自然會明白。”

“再見,付先生!”

說完,這名其貌不揚的西方人不等付新反應過來,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付新拿著信封,有些發愣,他在德國沒有什麼朋友啊,更沒有這樣神神秘秘的朋友,帶著這樣的疑問,付新甩了甩腦袋,把信封揣進口袋,向他落腳的賓館走去。

“付新,這麼早在哪裡來啊,吃了早飯嗎?”還沒走進房間,付新就看到買著早餐進來的萬江河幾人。

付新點了點頭,說道:“我吃了,萬廳長。你們吃了嗎?”

萬江河也不說話,微微一笑。提起手中的食物,在付新面前揮了揮。付新瞄了一眼。顯然對方還沒有吃早飯,隨即咧嘴一笑。

“付新,你吃飽了沒有?沒有吃飽跟我過去再吃點?”萬江河熱情的邀請道。如今付新可是他們面前的大紅人了,如果沒有付新,什麼寶馬公司的摩托車生產線,那是想都不用想。

付新微笑著搖了搖頭,拒絕道:“我已經吃飽了,真的吃不下了,如果是我們國內吃包子油條。或許我還能來點,可是德國人早餐,那算了,我吃不了這麼多了,太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對,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是不能習慣他們德國人的這種吃法。”萬江河微微一笑,點頭道。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德國人的飲食習慣了。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這個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

但是,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

在旅館或政府機構的餐廳。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有主食、肉類、蔬菜、飲料、水果等。不僅品種豐富,且色香味俱佳。

而在普通百姓家,不論其家境窮富,其早餐的內容一般般都大同小異:首先是飲料,包括咖啡、茶、各種果汁、牛奶等,主食為各種麵包,以及與麵包相配的奶油、乾酪和果醬,外加香腸和火腿。

德國人吃飯的效率很高,他們可以在短短的10分鐘內把這些豐盛的食品搭配完畢並吃完,為其一上午緊張的工作提供能量。

德國的午餐一般多在單位食堂或快餐館就餐,是名副其實的快餐,如一個由土豆、沙拉生菜和幾塊肉組成的拼盤,外加一杯飲料。

在有家庭主婦和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午餐也較簡單,如一塊熟肉、肉餅配煮菜和麵包,或燉牛肉配米飯和生菜,再簡單的就像中國的打滷麵一樣,用肉汁拌義大利麵條,飯後喝一杯咖啡或吃一個冰淇淋。

德國人簡化午餐並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節省時間。

德國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內容是很豐盛的,一盤肉食的拼盤;鮮嫩可口的蔬菜,如小蘿卜、西紅柿、黃瓜;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櫻桃。

有的家庭主婦還擺出各種風味的於酪,主食是麵包。晚餐時間比較寬餘,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

這種的飲食習慣,與中國人是截然不同的,中國人講究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早上是包子饅頭油條等,吃好一點,中午飯,那是最豐盛的,晚上就是吃少一點,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吃多了會壓床。

所以,中國人與德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你要講究入鄉隨俗不是,所以,付新才會說吃不下了。

因為德國人的早餐太豐盛了,而且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菜系,剛剛吃,你覺得新鮮,食慾大開,所以吃得比較多。這跟中國人喜歡吃肯德基、麥當勞是一個樣,因為不是經常去吃,而是偶爾去吃一下,嚐嚐鮮,新鮮有趣,食慾大開,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天天去吃,那真的是很難吃得下。肯德基、麥當勞就是洋快餐,有些人說這是垃圾食品,在國外吃的人沒有中國人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萬廳長,您先去吃早飯吧,我先回房間去了。”付新開口說道,他還惦記著那封信呢。

萬江河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去吧!”

付新回到了房間,見與他一起住的那個王同志不在,也沒有就此拆開信封,而是走進了衛生間,才拆開信封,以防萬一嘛!

這個時候,付新有了點頭緒,大概猜到了這信封是來自於哪裡,鑑於保密性,還是躲起來看比較好。

信上的內容,沒有出乎付新的意料之外,果然是劉曉軍安排的那件事情,對方沒有等到他到斯德哥爾摩,就自己找上門來了。

信封裡,就光禿禿的一張紙。上面寫了一句話,“今天下午五點。慕尼黑大學正門口不見不散,我把紅桃k所說的東西交給你。”落款是是梅花。

紅桃k是劉曉軍的代號。這個付新清楚,梅花是接頭人的代號,這個付新也清楚,因為劉曉軍把這一切告訴過付新。至於紅桃k是不是劉曉軍的臨時代號,這個付新就不清楚了。

“下午五點……”付新一邊用水把紙上的筆跡除去,一邊思索道。

對方把時間卡得很準啊,他今天下午要隨羅源民他們出門去,大概四點鍾才能結束,而他趕到慕尼黑大學正門口。下午五點,差不多了!

……

bm摩托車的生產線已經搞定,協議都簽訂完畢了。這個沒有了問題,安德裡亞斯也有自己的工作,關於寶馬汽車的生產線,安德裡亞斯明確說明他無能為力,這一切,還得靠羅源民等人自己去談。還好有一個拉姆作為引薦,不然。連寶馬公司董事會的人都難以見到。

雖然見到了寶馬公司董事會的人員,但是這進展,幾乎等於零。人家寶馬公司也不是笨蛋,他們自然有自己的考慮。在中國這一片大地上,比西江汽車製造廠高階的汽車廠多了去了,而且西江省又不是中國的沿海省份。這對於寶馬公司來說,難以抉擇。

說句不好聽的話。合作也要有本錢啊,人家寶馬公司壓根看不起西江汽車製造廠。如果不是在摩托車生產線那裡嘗到了付新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甜頭。恐怕人家都懶得與你見面。

事情就僵持在這裡。羅源民等人也明白,想要引進寶馬汽車生產線的難度,非常之高,所以他們也不著急,如今能搭上這條線,打一下感情牌也是不錯的。畢竟摩托車生產線這一方面,有著合作存在,不是嗎?

國內那邊也沒有催著羅源民等人回去,相反,國內那邊又準備派人過來了,實在是機會難得啊!付新也不好去打擊這些人的積極性,因為他本分地做著自己的工作,過一個星期,等國內的那批人來了,他就可以離開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了!

收工之後,付新向羅源民做出了請示,說要去見一見德國朋友,羅源民雖然不清楚付新要去見什麼朋友,但是他也沒有問,大方的給付新批了。

在羅源民想來,上一次付新跑出去,就把事情解決了,這一次跑出去,應該會有收穫吧。

來到慕尼黑大學正門口,付新看了看手錶,這時已經四點五十了。

外面的天氣有些冷,付新忍不住跺了跺腳。來到這個百年名校,看還有幾分鐘,付新走進了慕尼黑大學正門,“太冷了,就在附近看一看,也不礙事。”

還沒走多遠,這是一個穿著黑色風衣的男子與他擦肩而過,付新還沒看清對方的長相,對方就縮著脖子,手揣在口袋裡,匆忙離去了。

付新揣在口袋裡面的手動了動,一個硬邦邦,帶著體溫的東西,就握在了他的手裡。

付新有些愕然,“就這簡單,這就到了我的手裡,五點鐘還沒到啊,我還以為會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場面的呢?這人不去做賊,真是可惜了……”

上輩子看多了諜戰片的付新,還以為會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場面發生呢,害得他全身肌肉緊繃,可是他沒有想到,對方就用了一個小偷偷東西的動作,就把東西交到了他的手裡,這個時候,場面沒有任何異樣,想象中的飛車相撞、激烈交火,啥都沒有,只有一切如常。

“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啊!”付新嘆了一口氣,隨即向公交車站走去。東西到手了,慕尼黑大學的雪景風光,他是沒心情欣賞了!

ps:我精神飽滿,印堂發亮,咳咳!只是狀態好轉了……日更萬字活動又開始了,不知道這一次能堅持多久,上一次堅持了天。(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