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南蘇丹的石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南蘇丹的石油

付新這邊送走一個需要臥式銑床的客戶,隨之,一名老黑走了過來。

“付新先生,我是來自於南蘇丹的,我叫穆倫斯爾,是阿布多.莫羅扎介紹我來的。我有個問題想向你瞭解一下,可以嗎?”穆倫斯爾走到付新面前,對付新彬彬有禮地問道。

“當然可以。”顧客就是上帝,這個觀念早就深入了付新這個擁有未來世界記憶的人的內心,另外,付新也不是什麼種族歧視主義分子,這個世界,除了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列強國家,其他都不帶任何一點仇視。他看待人的目光,都是一律平等的。

“你剛才向我的朋友們介紹的產品,主要是都是化肥裝置。我們南蘇丹農業不發達,對於化肥裝置沒有太多的需要。我們當地的出產是石油,我想問一問,你們能夠針對我們的石油資源,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嗎?阿布多,莫羅扎告訴我,您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您一定可以給出解決方案的。”穆倫斯爾目光炯炯地說道。

“石油?”付新瞪大了眼睛,放出了刺目的光芒!

付新心中再吶喊,“當然可以,怎麼不可以的,這可是石油啊,石油是什麼,石油是能源啊!未來世界,很多國家為了這個,可是打得不可開交!不說遠了,就說那個最大的網絡小說網站,起點中文網,志鳥村一本《超級能源強國》,就妥妥的入了精品。要知道這本書的更新也是很不給力啊!”

“是的,我們那裡剛剛發現了石油,但是我們的石油運不出去,無法變成財富。我們雖然有大量的石油,可卻是全世界最貧困的地區。”穆倫斯爾悲哀地說道。

“最貧困的地區?你等等”付新似乎想起了什麼,抓著腦袋,付新想了想,皺著眉頭問道:“我想起來了,南蘇丹,你們不是在打仗嗎?”

付新對南蘇丹瞭解得不多。在他的記憶中。每次聽到這個地名的時候,總是與戰爭相關的。當然,這是指他在後世時候的記憶,在當年。南蘇丹對於中國人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所謂南蘇丹。是指蘇丹南部10個州。

南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北緯4-10度線之間,系內陸國。東鄰衣索比亞。南接肯亞、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西鄰中非共和國,北接蘇丹。

地形呈槽型,東部、南部、西部邊境地區多丘陵山地,中部為粘土質平原,南部邊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187米,為全國最高峰。熱帶草原氣候,每年5-10月為雨季,氣溫0-40c,11-4月為旱季,氣溫0-50c。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南蘇丹面積約64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060萬(01年)分別佔原蘇丹共和國面積和人口的1/4和1/5,居民多為非洲土著黑人。

長期以來,蘇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

這片地區自古就是黑人居住的地區,有努爾、丁卡等民族,絕大多數信奉古老的拜物教,少數信奉基督教。北蘇丹則不同,北方的努比亞人曾長期被埃及統治,該地區最終也成為自中東遷徙而來的阿拉伯人和遜尼派穆斯林聚居區。

181年 從古埃及時代起,南蘇丹的努爾人和丁卡人就常常和北方發生衝突。蘇丹南北方直到公元1世紀才第一次統一,181年才納入同一個國家的版圖,且這兩次統一,都是由入侵的埃及軍隊所強加。

1899年1月 當年蘇丹全境淪為英國-埃及共管的領地。二戰後蘇丹也開始興起獨立運動,北方的阿拉伯人希望使南方和北方成為統一的蘇丹國,而南方的黑人則認為,當初蘇丹的統一就是外國強加的,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南方有權成為和北方平起平坐的獨立國家。

1955年1月 在“南蘇丹解放運動”的組織下,南蘇丹掀起了所謂 “安洋雅運動”(即解放運動),爆發第一次內戰。

197年 南北方簽署《亞的斯亞貝巴協定》,南蘇丹停止武裝鬥爭,換取一定的自治權。長達17年的第一次內戰結束,至少50萬人喪生(僅1/5是武裝人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上世紀80年代,阿卜耶伊地區發現大型石油蘊藏,這一地區恰位於北蘇丹的南科爾多瓦省和南蘇丹的北加扎勒河省之間,居民則大多為黑人丁卡族。石油資源的發現讓雙方分歧白熱化。

198年蘇丹總統尼梅瑞(jaafar_nimeiry)宣佈在全國實施伊斯蘭律法(sharia),引起南部的不滿,南部反抗軍“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開始對抗政府,第二次蘇丹內戰爆發。當然,上面所說的是官面話。

在歷史上,南蘇丹這一地區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曾經是非洲重要的農業區。

本世紀中葉以來,由於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氣候逐漸變幹,農業也曰益衰退,經濟瀕臨崩潰。如今,南蘇丹發現了石油,可惜,這些石油並沒有給南蘇丹人民帶來希望,反而,災難更進一步加在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身上。

在發現石油之後,許多部落都企圖將產油區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尋求政府和法律解決未果的情況下,部落之間便開始兵戎相見。除了部落間的紛爭之外,政府也同樣垂涎於這些黑色的黃金,與地方割據武裝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並最終引發了多年的南北戰爭。

付新沒記錯的話,南蘇丹成立了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和“蘇丹人民解放軍”,在原政府軍上校加朗等率領下,和蘇丹政府進行了長達11年的血戰。這場內戰是二戰後平民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11年的戰火導致190萬平民死亡,400萬人流離失所。

南蘇丹有1000多萬人口,但有近四成的人民需要獲得糧食援助才能生存下去。

當地大部分人民每年的生活費還不到1美元,有10%以上的兒童無法度過他們的5歲生日。成人當中有四分之三是文盲,只有1%的家庭有銀行戶頭。

此外,南蘇丹不僅和蘇丹北部仍存有戰爭隱憂,在內部也面對不同政治勢力的對抗。南蘇丹政府是由當地最大部族丁卡族掌控,但南方還未正式立國,已有7支反政府武裝部隊揚言要推翻政府。

南蘇丹政府發言人馬亞克說:“這只是部落鬥爭。”他指出,這些部落衝突並不會影響國家穩定,但許多人都擔心,在南蘇丹正式獨立之後,丁卡族又會同其死對頭努爾族陷入苦戰。

即使是在丁卡族政府軍內部,其實也面對許多問題。政府軍經常在當地土地糾紛中偏袒某一方,一些士兵甚至開始騎劫運載糧食的聯合國卡車。

當地的安全問題已成為一大隱患,以致南蘇丹政府必須花費7億美元在同安全相關的事務上,這比政府撥給教育、醫藥、電力、工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總預算還要高。

不過,南蘇丹也是個擁有豐富資源的地區,每天可生產7.5萬桶石油。

付新腦海的的知識告訴他,因為戰爭的影響,南蘇丹缺乏煉油設施和向國外輸油的管道,而控制石油產業鏈的北方卻沒有石油,因此南北雙方要共同從石油資源中獲益,還得攜手合作才能取得雙贏局面。

穆倫斯爾是當地一個名叫努斯比的大部落的工業部長,他們是一個依附於丁卡部族的一個大部落,在他的這個部落裡,已經發現了石油,但找不到銷售石油的渠道。部落首領交代他到法蘭克福來走一走,看看能不能買到一套煉油裝置回去,畢竟,成品油的銷售比原油就要容易得多了。

與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的阿布多.莫羅扎一樣,穆倫斯爾在展會上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他那個部落一年不過是幾十萬噸的石油產量,根本不入西方裝置商的法眼。再加上穆倫斯爾手裡根本就拿不出現金,在這樣一個衝突不斷的地區,誰敢輕易地提供裝備!

就在穆倫斯爾心生絕望的時候,阿布多.莫羅扎適當的出現在他的面前,阿布多.莫羅扎是穆倫斯爾在西班牙留學時候認識的同窗,當年穆倫斯爾實在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留學,而阿布多則在馬德里理工大學。

這個兩個地方的人,關係基本不怎麼好,原因是因為馬德里是皇家馬德里和馬德里競技的地盤,巴塞羅那則是巴薩的地盤,皇馬和巴薩是死敵,馬德里競技和巴薩也是死敵,球迷之間關係自然不怎麼好,兩個地區的人基本都是球迷,中國這等足球荒漠可能很難理解歐洲人對足球的狂熱追求。

另外,巴塞羅那所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一直想要脫離西班牙的統治,而馬德里則是西班牙的首都,這種情況,也使得兩個地區的人民仇視!

馬德里和加泰羅尼亞仇視,但阿布多.莫羅扎和穆倫斯爾這兩個老黑可不仇視,他們兩個是在西班牙國家德比,也就是皇馬和巴薩的足球比賽上認識的!

兩人相見如故,他們是同樣的人種,他們有同樣的國情(莫三比克的戰爭可還沒有平息,同樣在戰爭中),他們更有同樣的追求,兩人都想讓自己祖國和平獨立,人民安居樂業!(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