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關鍵技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關鍵技術

“那麼這個智慧電網的關鍵技術在哪裡?”高文新一本正經地問道。

付新點了點頭回答,“我認為主要有五大方面。”

“哦?”高文新一副非常感興趣的樣子,問道:“哪五大方面?說來聽聽。”

付新也沒有要藏私的意思,回答道:“分別是高速雙向通信系統、參數量測技術、裝置、先進控制技術和決策支援技術。”

“繼續仔細說說看!”隨著高文新的這句話音落下,這小會議室裡面的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等待著付新的解釋。

“先說這個告訴雙向通信系統吧。建立高速、雙向、實時、整合的通訊系統是實現智慧電網的基礎,沒有這樣的通訊系統,任何智慧電網的特徵都無法實現,因為智慧電網的資料獲取、保護和控制都需要這樣的通訊系統的支援,因此建立這樣的通訊系統是邁向智慧電網的第一步。

同時通訊系統要和電網一樣深入到千家萬戶,這樣就形成了兩張緊密聯系的網路—電網和通訊網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智慧電網的目標和主要特徵。

電網和通訊網路的關係是,高速、雙向、實時、整合的通訊系統使智慧電網成為一個動態的、實時資訊和電力交換互動的大型的基礎設施。當這樣的通訊系統建成後,它可以提高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資產的利用率,繁榮電力市場,抵禦電網受到的攻擊。從而提高電網價值。

建成高速雙向通信系統,智慧電網能透過連續不斷地自我監測和校正。應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實現其最重要的特徵。自愈特徵。

它還可以監測各種擾動,進行補償,重新分配潮流,避免事故的擴大。

高速雙向通信系統使得各種不同的智慧電子設備(ieds)、智慧表計、控制中心、電力電子控制器、保護系統以及使用者進行網絡化的通訊,提高對電網的駕馭能力和優質服務的水平。

在這一技術領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技術需要重點關注,其一就是開放的通訊架構,它形成一個‘即插即用’的環境,使電網元件之間能夠進行網絡化的通訊;

其二是統一的技術標準,它能使所有的傳感器、智慧電子設備(ieds)以及應用系統之間實現無縫的通訊。也就是資訊在所有這些裝置和系統之間能夠得到完全的理解,實現裝置和裝置之間、裝置和系統之間、系統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功能。

這就需要電力部門、裝置製造企業以及標準制定機構進行通力的合作,才能實現通訊系統的互聯互通。”

“這就是智慧電網五大關鍵技術之一的高速雙向通信系統?”高文新思索著問道。

付新不可置否地點了點頭,明確地告訴高文新等人,這就是智慧電網的五大關鍵技術之一的高速雙向通信系統的簡略說明。

“那你繼續說參數量測技術。”高文新皺著眉頭說道,顯然,剛剛那個高速雙向通信系統他還沒有消化下去。

付新雖然看出了高文新的情況,但是他也沒有故意等待,本來這些超前的東西就很需要時間來消化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付新繼續說道:“參數量測技術是智慧電網基本的組成部件。先進的參數量測技術獲得資料並將其轉換成資料資訊,以供智慧電網的各個方面使用。

它們評估電網裝置的健康狀況和電網的完整性,進行表計的讀取、消除電費估計以及防止竊電、緩減電網阻塞以及與使用者的溝通。

根據我的推算,未來的智慧電網將取消所有的電磁表計及其讀取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電力部門與使用者進行雙向通信的智慧固態表計。

基於微處理器的智慧表計將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計量每天不同時段電力的使用和電費外,還有儲存電力部門下達的高峰電力價格訊號及電費費率。並通知使用者實施什麼樣的費率政策。更高階的功能有使用者自行根據費率政策,編制時間表。自動控制使用者內部電力使用的策略。

對於電力部門來說,參數量測技術給電力系統執行人員和規劃人員提供更多的資料支援。包括功率因數、電能質量、相位關係(ams)、裝置健康狀況和能力、表計的損壞、故障定位、變壓器和線路負荷、關鍵元件的溫度、停電確認、電能消費和預測等資料。

新的軟件系統將收集、儲存、分析和處理這些資料,為電力部門的其他業務所用。

在未來,數字保護嵌入計算機代理程式,將極大地提高可靠性。計算機代理程式是一個自治和互動的自適應的軟體模組。廣域監測系統、保護和控制方案將整合數字保護、先進的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代理程式。

在這樣一個整合的分散式的保護系統中,保護元件能夠自適應地相互通訊,這樣的靈活性和自適應能力將極大地提高可靠性,因為即使部分系統出現了故障,其他的帶有計算機代理程式的保護元件仍然能夠保護系統。”

“然後就是裝置了。”付新見兩個大佬都沒有提出疑問,都在細細消化他所說的話,也沒有阻止他不要說,所以付新就很直接地繼續說道:“智慧電網要廣泛應用先進的裝置技術,極大地提高輸配電系統的效能。

未來的智慧電網中的裝置將充分應用在材料、超導、儲能、電力電子和微電子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從而提高功率密度、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以及電力生產的效率。

未來智慧電網將主要應用三個方面的先進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超導技術以及大容量儲能技術。

透過採用新技術和在電網和負荷特性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來提高電能質量。

透過應用和改造各種各樣的先進設備,如基於電力電子技術和新型導體技術的裝置,來提高電網輸送容量和可靠性。

配電系統中要引進許多新的儲能裝置和電源,同時要利用新的網絡結構,如微電網。

經濟的facts裝置將利用比現有半導體器件更能控制的低成本的電力半導體器件,使得這些先進的裝置可以廣泛的推廣應用。

分散式發電將被廣泛地應用,多臺機組間透過通訊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可排程的虛擬電廠。

超導技術將用於短路電流限制器、儲能、低損耗的旋轉裝置以及低損耗電纜中。先進的計量和通訊技術將使得需求響應的應用成為可能。”(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