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術士皇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 投石機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三章 投石機之戰

當代理大公輕輕鬆鬆獲得了大量權益時,拉迪斯勞斯卻要拼盡全力為了自己在錫耶納的小小利益去奮鬥。

護城壕被填平了一段之後,錫耶納城終於失去了最外層的防禦,不過這僅僅是第一步,這座城市依然還有非常可靠的城牆。

接下來就是羅馬軍和佛羅倫薩軍一起進攻了。

1522年1月6日,包括美第奇紅衣主教在內的上萬人馬集結在東南方向,對於城牆的攻擊就要正式開始了。

一共十二個千人方陣,分成三列,每列四個方陣,每個方陣都有兩具長度超過十米的雲梯。

還有全部騎兵也都到場壓陣。

除了軍中工匠臨時打造的雲梯之外,還有四具投石機也出現在戰場上。

雖然錫耶納城角樓上的投石機,明顯佔據射程和威力的優勢,不過這幾天它射擊的頻率和精確度讓老科隆納和美第奇紅衣主教確信,那一次幾乎讓他們統統完蛋的精確射擊不過是偶然運氣,那種特意標明的紅色石頭經過徹底檢查,已經被全部處理,沒有了這些標的,完全可以透過數量優勢進行壓制。

雖然拉迪斯勞斯持保留意見,認為過於冒險,還是用步兵雲梯攻城最經濟,義大利的城邦往往傾向於直接建立能夠包裹全部居民區的大型城牆,而主要強國如法蘭西,西班牙和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傾向於建立專業的小型軍事堡壘拱衛著大都市。

城市型城堡難以防守,容易被攻城方集中力量突破一點,還有需要積蓄大量存糧的缺點無法克服,所以建立在關鍵地點的專業軍事堡壘似乎是目前歐羅巴軍事的發展方向。

當然大國的核心城市也是有全包式的城牆的,但在巴黎維也納這樣的城市外圍往往有小型的衛星堡壘,這種堡壘往往有大面積的斜坡讓士兵難以直接用雲梯攻城,投石機也拿這些精心修築堡壘沒有辦法,但是錫耶納城巨大的規模讓這種構造變得過於昂貴,所以護城河後直接就是城牆。

因此只要下定決心付出犧牲,是可以直接攻城的。

但是既然投石機都是美第奇紅衣主教的財產,而且運都運來了,佛羅倫薩共和國錢又多,那拉迪斯勞斯自然就隨便有錢人您自己折騰吧。不過這一次如果破成,哪怕“護國”託尼確實沒發揮什麼作用,就這幾架投石機,也讓美第奇紅衣主教在瓜分戰利品上多了不少發言權。

對於拉迪斯勞斯來說,雖然有所懷疑,但如果城外的投石機真的能壓制住城牆上的那具投石機也是最好的事情,守城方就很難在城牆上立足了,要是能轟跨一段城牆,那對守城方就更是噩夢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角樓上的軍官通知城外軍營的炊煙比往常早出現了一個半小時,彼得魯奇執政官就早早地上了城樓,城裡包括壯年婦女在內的輔助人手也都被動員起來,準備決一死戰。

不僅僅是平民,對於貴族們來說,城市的得失更是利益攸關。

哪怕平日再懶散的錫耶納貴族今天也都全體及時地趕到了城牆上,要為保衛自己的家園盡一分力。

彼得魯奇執政官不是一個人去的城牆,彼得魯奇家族上上下下十幾個男丁,還有兩個有武士等級的媳婦也都一起上了城牆。

不過大多數貴族家庭成員都是被編組成幾個精銳小集團,集合在城牆下,作為精銳反突擊集團用於攻擊登上城牆的敵人。

只是執政官家族的人才全部登上城牆,鼓舞士氣。

只有高階貴族才可以登上角樓。

今天角樓上所有的高階貴族包括耶由-費議長在內都穿著戰鬥服裝,大多數貴族普遍都有武士等級,少數是遊蕩者,彼得魯奇執政官本人則是一個八級法師,是城牆上僅次於他女婿和另一個大家族的供奉法師的第三高等級施法者,今天他手上拿著久未使用的魔法飛彈法杖,而非往日的執政官權杖。錫耶納城一共有五個法師,其中三個在八級以上,就一個小國來說,算是很多了。

城牆上所有人都是非常緊張嚴肅,第一次大規模攻擊城牆是最危險一次攻擊,可以說三分之一的機會破城的機會就在今天。

心情緊張的錫耶納人還要忍受惡臭,城牆上燒了好幾口大鍋,鍋內的糞汁已經翻滾起來,城內大量人口出逃,他們的房屋可以拆除,得到的木材可以當作的燃料。

雖然滾油的威力更大,而且不會有惡臭影響守軍的士氣,但是油料畢竟是城裡生活也需要的物資,還是“金汁”比較經濟點,更何況攻城方也要忍受這股氣味。

城牆上還有大量旋轉弩機需要的長杆箭,也不再限制配給,小心使用,每部旋轉弩都分配到了足夠的庫存,今天要對攻城者無限量供應。

在黑暗中等待著的彼得魯奇執政官確信,今天會是漫長的一天。

然而生活有的時候,會給人驚喜。

太陽升起的那一瞬間,,彼得魯奇執政官的視線看清了集中在城下的十二個千人方陣,然而他臉上的表情卻突然放鬆了下來,同時在角樓上響起了一片“上帝保佑”“暗日之輝”的頌聖之聲。

不僅僅是彼得魯奇執政官不再緊張,所有角樓上的錫耶納貴族和高階軍官都放下心來。

因為他們也都看到了從方陣間隙間,推上來四具的攻城方投石機。

老科隆納此時騎著戰馬在城防軍騎兵的護衛下,從方陣前飛馳而過,接受己方士兵的熱情歡呼。

己方四具巨大的投石機給了士兵們很大的信心,這種武器造價高昂而且經不起顛簸,一次長途行軍後基本就要大修,根本用不了幾次就會自然報廢,只有依靠美第奇銀行帶來巨大財富的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才能如此大手筆的一下拿出四具。

美第奇紅衣主教此時,在大軍後方的一座攻城塔上,正進行著禱告,他的聲音穿過戰場,攻守兩方的士兵都能聽到那充滿了氣魄和渾厚的讚頌和禱告。

攻城塔處於絕對安全的距離上,也就是說離城牆超過一千米,這次類似於廣播的禱告消耗了美第奇紅衣主教今天大多數的法術位,不過他本來就不會上第一線,戰陣不是適合施法者發揮的地方,哪怕鎮國境界的施法者也可能被十級左右專精射箭的武士或者遊俠重創或者殺死,所以高階施法者肯上第一線的實在是寥寥無幾,透過這樣的手段來鼓舞士氣也算是比較合算了。

禱告完成之後,四具投石機已經來到了步兵方陣之前,每具投石機都需要有二十匹馬拉著,再加上上百名士兵操縱。

然而這些可怕的戰爭怪獸剛剛停下,還沒等士兵們把石頭裝上投勺,錫耶納角樓上的投石機就立刻反擊了。

儘管拉迪斯勞斯並不希望美第奇家族的在攻城中表現太好,這樣在分成中對方勢必會更有發言權,但是它還是誠心誠意地向暗日祈禱,希望城樓上的投石機不要一發命中,畢竟現在攻克錫耶納城是第一要務。

然而他的期待沒有實現,隨著一聲巨響,造價超過一萬塔勒的一具投石機變成了一堆瓦礫。

拉馬和操縱的士兵也是死傷狼藉。

雖然開局不利,但是從威尼斯僱傭來的投石機操縱者還是相當富有職業精神,軍官們控制著部下繼續工作,開始對城牆進行了攻擊。

二十分鍾內他們就完成了全部準備程式,進行了一次射擊,三枚大約一米的石球幾乎同時發出,一發落進了護城河沒有被填掉的部分,激起了巨大的水柱,一發更近落在城牆前,還有一發命中了城牆,對牆體造成了一點破壞。

一各輪次的射擊就有一次命中,無論如何還算不錯,專門從威尼斯海軍挖過來的投石機團隊確實實力不俗。

可是他們的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在攻城方投射了一次之後,錫耶納城上的投石機也發出了第二次反擊。

攻守雙方都在祈禱,暗日雖然號稱無所不能卻也只能保佑一方,技術更先進,準備更充分的一方會得到神眷。

以上當然是暗日信徒的說法。

老談舒爾這個暗夜女士莎爾的選民一定會哈哈大笑,因為今天決定誰能勝利的不是什麼號稱全威全能的暗日,而是他得自莎爾的恩賜。

阿爾貝託-馬薩拉尼自從來到錫耶納以後,對於魔法的領悟再無寸進,一直卡在十三級也不算什麼,畢竟法師卡在哪一級都是很普通的情況,實際上他最近感覺十三級都有點不穩了,好幾次要非常艱難才能感受到魔網的第七層。

造成這種停滯和衰退的原因確實如傳言般,有一部分是年輕的妻子讓他花了太多時間在床上尋找青春的感覺。

但是能夠接觸到魔網第七層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心智鑑定,光是美麗的女人是不可能有這麼大影響的。

真正的原因是,這幾年來,阿爾貝託-馬薩拉尼抄錄了好幾張“談舒爾高階瞄準術”卷軸,這種七級卷軸對於法師的損傷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這種損傷被事實證明是完全值得的,第二枚石球再次精確的命中了攻城方的投石機。

拉迪斯勞斯看到多出的那堆血肉混合著木石的垃圾,長嘆一聲,果然不是什麼巧合,而是超乎想象的實力。

找出閃紅石作為標的反而讓老科隆納和美第奇紅衣主教低谷了對方的實力,一旦攻城方投石機進入有效射程,城上的那座已經處於極高命中率的區域了,根本不需要標的,也可以大開殺戒。

老科隆納至此也不再抱希望,他的傳令騎兵四出,宣告撤退的命令,士兵們看到己方寄予厚望的投石機如此慘敗,士氣受挫,即使勉強蟻附攻城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操縱投石機的士兵也紛紛解開拉馬,狼狽逃跑。

在城牆上錫耶納士兵的歡呼聲中,剩下的兩具投石機,也在接下來一個小時裡被摧毀,不過這消耗了五枚石球,這五次射擊都只附加了“談舒爾瞄準術”這個五級魔法,降低了精度,阿爾貝託-馬薩拉尼記憶了三個,城裡還有一個十級法師也提供了兩個。

畢竟攻城者的士氣已經被摧毀了,就沒有必要浪費寶貴的卷軸了。

氣勢洶洶的攻擊者,編組列隊計劃了好幾天,僅僅在城下呆了不到兩個小時,就灰溜溜地回了營地。

老科隆納雖然強打精神,率領著兩路騎兵斷後,但是今天確實是糟透了。

騎兵戰鬥力不足的錫耶納軍也沒有出城追擊。

不過,今天他們已經大勝了一場。

不僅僅是城牆上的士兵,角樓上的貴族和軍官也都在瘋狂地歡呼,擁抱。

哪怕昔日為了利益多有衝突的貴族也投入了這一時的歡樂。

他們確實有理由感到高興。

雖然沒有殺傷多少攻擊者,但是對於攻擊者來說,今天毫無疑問是一場慘敗,不僅僅是失去了造價高昂的投石機,更重要的是三軍為之奪氣。

這是彼得魯奇執政官遠見卓識的勝利,正是彼得魯奇執政官頂住各方壓力,購買了昂貴的高階投石機才能一舉見功。

這也是老談舒爾的天才智慧的勝利。

泰拉曼特-談舒爾雖然遠在萬里之外的巴黎,卻能夠狠狠地重挫了法蘭西王國的敵人。

這就是“鎮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