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國家重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驚魂螞蟥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驚魂螞蟥山

這個地下通道,完全是藉助於原始的山體內部的大溶洞修建的。

這裡也是喀斯特地貌,與科隆大山下的地下大溶洞相似,這個大溶洞最大的地方,也有幾十米高。溶洞內有一條地下河,水流強勁,裡面有劉國棟和林柱民去年製作的木筏。

幾人乘著木筏,順著河道,走了有幾公裡。然後上岸,再鑽入一個較小的山洞。又走了幾百米後,前面豁然開朗,出口竟然是建在一塊大石下,十分隱蔽。這裡與河畔基地一山之隔,但卻已經是原汁原味的原始雨林。

原始熱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型別,進入到森林之中,來到一個神話世界。雖然是旱季,在這裡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溼憋悶,腳下到處溼滑。這裡光線暗淡,人們在其間行走,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

靜靜的洞穴,奔騰的小溪,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和繁茂的花草,交織成一座座綠色迷宮。這裡與科降不同,沒有受過落葉劑危害,林內呈現多層結構。

上層喬木高過五六十米,多為典型的熱帶常綠樹和落葉闊葉樹,樹皮色淺,薄而光滑,樹基常有板狀根,老幹上可長出花枝。木質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別發達,葉面附生某些苔蘚、地衣,林下有木本蕨類和大葉草本。

次冠層植物由小喬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蘭科、鳳梨科及蕨類植物組成,部分植物為附生,纏繞在寄生的樹幹上,其他植物僅以樹木作為支撐物。地表面被樹枝、和落葉所覆蓋,底下是厚厚的腐殖土層。

他們順著伐木工人踩出來的林間小路,艱難地翻越了一座山頭。這條林間小路,擋道的木質藤本植物,都已經被切斷。這些植物,有的粗達20~30釐米,長可達300米,沿著樹幹、枝丫,從一棵樹爬到另外一棵樹,從樹下爬到樹頂,又從樹頂倒掛下來,交錯纏繞,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網。

附生植物如藻類、苔蘚、地衣、蕨類以及蘭科植物,附著在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樹幹和枝椏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綠衣,有的還開著各種豔麗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葉片上,形成“樹上生樹”、“葉上長草”的奇妙景色。

翻越第二座山頭時,山路繞了一個大彎。林濤嫌順著山道走太無聊,便想走直線。“幽靈,建議直線穿越!”

“慢著,不大對勁!”

虞松遠和鄭書文走在他們後面十幾米處,剛才在山巔已經看見山下山澗內的林場總部營地,虞松遠也嫌走一個大彎子無聊得很。但他還未及回答,劉國棟望著霧氣沉沉的林間,就發出了警告。

這裡的樹木有些怪異,樹幹基部基本都會長出嫋娜多姿的板狀根,從樹幹的基部幾米處伸出,呈放射狀向下擴充套件。榕樹一類,則生長著許多發達的氣根,從樹幹上懸垂下來,非常壯觀。林間的草都是深顏色的,地面的青苔也是黑色的,遠遠看去,上下都呈青黑色,有點瘮人。

僅是感覺瘮人還不足以阻止林濤和林柱民,見劉國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兩人就帶頭離開林間山道,直接向林內穿越而去。可只走進去幾十米,兩人就越走越是心虛,越走越是膽寒,如同進入了人間地獄一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裡的樹木、藤蔓、枝葉、青苔等等,全部都是黏滋滋的。從樹梢到地面的青苔上,密密匝匝,全部都爬滿了螞蟥。或許是人的氣味吸引,樹上不時如子彈一樣,向人彈射出一個個黑球球,打在眾人作戰服或裝備包上,發出“啪”“啪”的響聲。

地面上的枯葉、草叢和青苔中,無數黑色的螞蟥搖頭晃腦、一屈一伸向人靠攏。這些螞蟥大的有兩寸多長,鋼筆桿粗細,小的只有絲線般粗細,米粒般大小。只一會功夫,所有人都被“啪”“啪”地準確擊中多次。

小隊剛進入不足百米,巫婆和梅林不時連聲發出“啊”“啊”的慘叫聲。巫婆雖然邪,到底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姑娘,梅林更是養尊處優慣了,兩人對這種小動物瘮得慌。特別是有一些樹螞蟥,在“啪”“啪”的勁射聲中,準確擊中他倆的脖頸,讓他驚異跳躍,無處躲藏。

看著戰靴上、作戰服褲腿上已經爬滿了黑色的螞蟥,兩人都戰戰兢兢地慌了神,挪不動腿了。進入中南半島這麼長時間,螞蟥他們早就見識過了,可這麼多螞蟥叢集在一起,還是令他們膽寒了。

其實,螞蟥叮人,只要吸滿了血,就會自行脫落。但這東西叮咬,會引起細菌感染。“幽靈,不能再走了……”劉國棟無奈地建議。

“撤回山道!”

大自然的威力,令人不寒而慄,虞松遠只好下令撤退。

小隊快速逃回到林間山道上後,開始相互清除身上的螞蟥。相隔僅百十米遠,這裡路兩邊植物繁茂,花紅柳綠,與林內似壤宵之別。螞蟥鑽進衣內,眾人只得脫下作戰服,從裡到外,清除可惡的小蟲子。

雖然進入林內時間尚短,但有些小蟲子已經鑽進衣領和戰靴內。幾人一頓忙活,好不容易收拾乾淨。令人不解的是,被清理下來的螞蟥,都慌慌張張地一伸一縮,逃進林內。而林間道路的另一邊,卻一點沒有。

“這鬼地方怎麼這麼邪?”林濤莫名其妙地問。

“說不清原因,或許是因為不同的植物。”看著大家都用不解目光看著他,萬能的劉國棟也不明究裡。他看著黑沉沉的林間,心有餘悸地說。

接下來,他們老老實實地順著伐木工人開闢的林間小道,艱難地翻過山頭,進入林場總部的秘密營地內。營地四周都是用粗大的圓木製成的柵欄,裡面有五六幢吊腳竹樓,從山上用竹筒引下來的泉水,透過竹杆管道,通向每一座竹樓。

他們的到來,讓部族戰士們很是驚喜。

平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伐木,伐下的木材,用拖拉機透過簡易的林間道路,拖到馬江邊,然後製成筏,順流而下。到班巴杭附近後,在江面上統一編組,然後從水面漂到安南的朗隆,再乘車運送到安南各木材加工廠。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這個基地內也有十幾頭訓練有素的大象。這些大象都被訓練過,伐下的長木頭,削去枝蔓後,一頭大象,就能用大鼻子和象牙,輕易裹著將大樹裝上拖拉機,如起重機一般。

看到這些大象,眾人都想起劉國棟在科隆林場調理安南軍事顧問的逸事。巫婆不解,於是林濤添油加醋描述一遍,讓巫婆笑得幾乎岔了氣,並狠狠地給了劉國棟一個爆慄。

到林場才瞭解到,原來這是一座螞蟥山。整個山坡,足有幾十噸螞蟥。

龍彪被重責四十軍棍,皮開肉綻,只能趴在榻上接待小隊。他先請梅林和眾人上坐後,才解釋說,瀾滄年平均氣溫都在攝氐二十六度左右,很適合這種動物的成長。它能在水裡生長,也能在陸地草叢中或樹上生長,適應環境能力極強。

這片山坡叫螞蟥山,奇怪得很,就這一片林間生長這瘮人的玩藝。周邊其餘地方,都沒有。剛開闢這個伐木場總部時,曾有幾名工人誤入螞蟥山,被叮得渾身是血。後來,就繞道開闢了現在的林中道路。

兄弟小隊在這裡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又鑽進通向安洲的地下通道。這條地下通道,同樣是利用山底的溶洞,但卻沒有前一個通道幸運。這裡沒有貫通的地下河,完全要靠步行。

“你們是怎麼發現這個地下通道的?”林濤問。

劉國棟說:“出國前,徐天一專門帶我們去拜訪了她父親的一個老戰友。這個老戰友前些年曾經隨我軍昆明軍區工程兵部隊,到瀾滄桑怒地區修過路。十三號公路和六號公路,都是他們當年修的。他給我們畫了一張草圖,其中,特別要我們注意尋找當年的地下通道。”

“我們來到後,尋找了一個月,才找到了第一條地道。於是,我們以林場基地為落腳點,又開始尋找第二條通道。進口好不容易找到了,但由於地震等原因,裡面多處崩塌堵塞了。我們組織部族戰士,整整施工兩個月,才徹底打通。”

林柱民補充說,“我們潛入安南救回徐大姐的愛人,就是透過這條戰略性通道實現的。”

他們整整在地道內走了兩三個小時,才到達出口。林柱民敲敲地道口的木門,好一會,厚木門從外面開啟了。他持槍先鑽出去好一會,才返回叫他們一起出洞。走出洞外,讓他們驚喜的是,洞口竟然修在一座竹樓的二樓裡間。竹樓的外面,掛著各種生皮子。

一對中年獵人夫妻,熱情地請他們坐下喝茶。

林柱民介紹說,“這位大哥和大嫂都是我們的人,大哥叫商人傑,大嫂叫阮平平。人傑大哥和平平嫂子,都是祖籍我國閩省的華僑,前些年從安南的南部被趕到這裡,財產都被沒收了。這個河谷旁邊住的,都是華僑或邊境戰爭造成的難民,河谷對面是安洲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