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6章,百團大戰後的分析(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6章,百團大戰後的分析(下)

“第二,則是以雄辯的事實,粉碎了果黨頑固派編造的,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謊言,揭露了他們的反共陰謀。”

袁朗剛說了一半,李雲龍就忍不住又打斷他:“說得好,誰給咱們造的謠言?就是老將。

他的所謂的正規軍,跟鬼子打仗屢戰屢敗。從三七年到現在,除了一個臺兒莊會戰打贏了,其他的哪個不是打輸了!

咱們百團大戰的勝利,就是抽在他老將臉上的一個巴掌。”

趙剛點了點頭附和道:“是這個道理,很難想象委員長得知我軍的勝利,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為民族的勝利感到高興?亦或是說擔憂、警惕?

從內心上來講,我願意相信是前者。但是理智告訴我,極有可能是後者。”

當時,國共兩種戰略導致兩種不同局面。

果黨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掌管著整個國家機器,肩負著國家正面戰場的抗日重擔。

當時政府堅持片面抗戰,主要打陣地戰、拼消耗,甚至炸開了花園口的大壩,企圖用黃河水阻擋日軍的凌厲攻勢,對於河南人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整個抗日戰爭中,果黨軍22次會戰中,只有徐州會戰的臺兒莊打得比較好,給敵人以重創,而其餘會戰全是潰敗。

連連潰敗之下的國民政府,將首都從南京遷到了重慶,幾乎所有的正規部隊都佈防在大西南的山區與日軍對峙。

在嚴峻的形勢下,某委員長也看到了敵後游擊戰的重大作用。

相比當時的果黨,兔黨是區域性執政,領導著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和新四軍,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敵後開闢了19塊抗日根據地,進行著獨立的遊擊戰爭。

激發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國民潛力,形成了真正的銅牆鐵壁。

“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最早炮製者是某委員長。

關於八路軍不積極抗戰的說法,既違背歷史,又是陳詞濫調。

1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了,某委員長在重慶召開了全國的參謀長會議。

他做了精心的安排,在會上親自點名批評八路軍“遊而不擊”,對友軍搞摩擦。

按照事先安排,一百個參謀長群起而攻之,各戰區連續發言兩天整。

到了第三天,八路軍的參謀長葉健鷹,僅用兩個小時的發言,講八路軍兩年作戰的戰況和成績。

拿出電報舉例國民黨軍與日軍勾結,殺害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人員,以及家屬等罪證,把他們批得體無完膚。

當時某委員長非常尷尬,這個勝仗傳為葉公舌戰群儒的佳話。

究竟要抗日還是要反共,或者兩者兼具。

某委員長不知道有沒有在他的日記當中,記載他的心中想法?

不過,正經人誰寫日記?

誰能把心裡話寫日記裡?

寫出來的那還叫心裡話嗎?

下賤!!!

“百團大戰期間,尤其是第一階段之後,無論是我根據地,還是果黨統治區,無論是我軍還是友軍,

對百團大戰的戰績都是肯定和讚譽的,的確可以叫作“異口同聲”。

透過百團大戰,使全國人民進一步認識到:兔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才真正是抗戰的中流低柱。”

袁朗補充完第二點,李雲龍和趙剛沒有補充的,這就是事實。

第三,是充分顯示了兔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的強大力量,振奮了民族精神。

堅定了全國抗戰軍民的勝利信心,提高了我黨我軍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八路軍的勝利使得老百姓們更有信心了,威望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則是極大的鍛鍊了我抗日軍民,提高了我軍的作戰能力,豐富了我軍的作戰經驗。

百團大戰八路軍投入了一百零五個團,這在我軍的歷史上,投入的兵力之多,襲擊敵人之眾,戰線之廣,持續時間之長都是空前的。

這為以後的大規模戰役行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同時還極大的提高了我軍的作戰指揮藝術。

在百團大戰期間,各部隊充分發揮游擊戰的特點和優勢,採取奇襲,圍困,圍點打援,聲東擊西等戰術。

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打的日軍心驚膽戰,一籌莫展。

李雲龍聞言又來勁了,覆盤新二團打過的那些戰鬥,採用了哪些戰術,在老總們的總結當中佔了幾種。

“打新井煤礦那次,肯定算奇襲!咱們打了小鬼子一個措手不及,佔了不小的便宜。”

講一份檔案,袁朗被打斷了好幾次,他也沒耐心聽李雲龍分析,一股腦的就都說了。

“東團堡算圍困,遼縣紅崖頂的是圍點打援,還有一營打了個聲東擊西,都齊活了!

在你李大團長的帶領下,全團用遍了各種戰術,你很牛掰行了吧!”

講話被人打斷,插話真的很難受。李雲龍算是體會到了袁朗剛才的滋味。

他沉默了片刻,“遼縣紅崖頂不是咱們團打的,主力還是新一團和獨立團。倒是圍點打援戰術咱們不陌生,以後找機會再來一下。”

一旁看熱鬧的趙剛,心說:“果然,還是袁朗能把老李吃得死死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古人說的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朗拿起檔案,一目十行的掃過後續部分,遞給了趙剛:“後面是總結百團大戰的問題和教訓,要不你來唸吧?”

趙剛伸手接過檔案,“行,你歇歇嘴,我來繼續念。”

其實屋裡這三人,主要是念給李雲龍聽的。誰讓他大字不識得一籮筐,把檔案放在面前他都看不懂。

領會上級的精神,就得有人給他念一念。

袁朗念得口乾舌燥,端起茶碗猛灌了兩口,耐心的聽趙剛解說。

“客觀地說,百團大戰的勝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著可研究與借鑑的問題和教訓。

首先,戰役的規模過大,持續的時間過長。

百團大戰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從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持續半年以上。

這不僅暴露了我們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對我們力量的重新估計,使敵人集中力量來對付我們。

而且,也使得某委員長增加了對我們的警惕。

其次,在戰略戰術上也實行了錯誤的作戰方法。

比如,採取了與八路軍裝備不相適應的攻堅戰,既不符合當時以游擊戰為主的作戰方針,也過多地消耗八路軍的有生力量和根據地的人力、物力。

這會對我們以後,堅持華北抗戰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副總指揮說:有時就忘記了在敵後作戰的方針,只顧去死嘴敵人的堅固據點,我們因此不得不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

死啃敵人堅固據點的做法,是違背遊擊戰爭作戰方針的。

但是,瑕不掩瑜,無論如何,從百團大戰在抗日戰爭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來估量,這次大戰是不應該被否定的。

百團大戰的偉大功績,已被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的史冊!”

“唸完了嗎?能輪我說兩句嗎?”李雲龍長記性了,學會徵求趙剛的意見。

趙剛示意隨他便。

李雲龍想了一下才說:“我覺得上級總結的很對。打縣城啃骨頭確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用了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犧牲。消耗了更多的槍彈。取得的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

李雲龍舉例的是榆社縣攻堅戰,和紅崖頂伏擊戰。

啃榆社和東團堡兩個硬骨頭,付出多大代價就不用再強調了。

戰果是消滅了不到六百日偽軍,拿下了一座縣城和大量的彈藥儲備。

李雲龍後來跟孔捷,丁偉一塊兒喝酒。一聽那倆貨在紅崖頂取得的戰果,直接酸了。

一個日軍大隊,一個偽軍的步兵團,兩千四五百號人。

一場伏擊戰,幾個小時就贏了。比李雲龍辛辛苦苦幾天取得的戰果都好。

他娘的,簡直是出門踩狗屎!

趙剛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們眼下要跟鬼子打的是一場消耗戰,解放多少座縣城其實意義不大,只會白白浪費我們的力量。

相反,我們應該跟注重對敵人的殺傷。日軍的人力是有限的,我們今天消滅一些,明天再消滅一些。

遲早有一天,日軍連合格的兵員都拿不出來,那就離他們落敗不遠了。”

李雲龍的看法是從實際中總結出來的,比較接地氣。

趙剛總結的思想,借鑑了《論持久戰》當中的思想,高屋建瓴。

袁朗笑了一下:“得,我聽明白了。咱們以後多打運動戰,游擊戰。把小鬼子西營到野地裡,山區裡。

利用優勢地形,再給小鬼子來偷襲,把便宜佔足了再說。”

“對嘍!”

李雲龍對他的總結很滿意,“我再給你提個小小的建議,比較重的武器裝備,不方便搬運,咱們以後盡量少要。

多搞點輕便實用的,衝鋒槍,機槍,迫擊炮,步兵炮一類的。

尤其那個衝鋒槍,衝鋒的時候比機槍好使,張大彪帶的那個突擊隊,起到的開路效果非常突出。”

呃……明白,明白了。

袁朗早就明白了。

武器裝備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