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刺刀跟大刀的對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2章,刺刀跟大刀的對比

“美國,日本都有些瞭解。”

留學那麼高大上,袁朗還真不是,他就是一生活在資訊大爆炸時代的土豹子。

他也沒有信口開河,甚至說都有些謙虛了。

對二戰時期的,美,日,德,英,法,以及蘇聯,他都有一點點瞭解。

這六個國家,二戰時就是影響地球的戰爭和和平的強國,到二十一世紀在國際上,依然有著強勁的影響力。

只不過強弱地位略有不同。

其實別說那些國家,就是坐在他面前,濃眉大眼的楚雲飛,他也有瞭解。

畢業於黃埔軍校,委員長的學生,閻老西心腹愛將。

指揮的三五八團,一個加強團四個步兵營一個炮營,總共五千多人。

一個團的編制裝了一個旅的人馬,簡直誇張到沒邊了。

此時的新二團還真沒法跟人家比,得把丁偉和孔捷那兩個團拉在一塊,才算夠分量。

出身於晉綏軍的楚雲飛,跟八路軍明顯不是一個陣營。

雖說是友軍,但是能不搞摩擦就不錯了。八路軍打鬼子,根本指望不上人家。

新一團蒼雲嶺突圍的時候,袁朗記得楚雲飛應該就在邊上看著的。

不說出動打個支援,就是連個炮火支援也沒有啊!

口口聲聲共同抗日打鬼子,就這?!

楚雲飛曾經說:民族利益高於意識形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話是那麼說的,可真到了做的時候。他敢違背重慶委員長的命令,給八路軍一槍一彈的支援?

論跡不論心,最起碼三五八團眼下是沒有給八路任何支援的。

再說,楚雲飛也是個意志堅定的軍人,屁股決定腦袋,他站在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那一邊。

終究跟八路軍不是一條路上的。

借李雲龍的話:老子防的就是“友軍”!

袁朗跟楚雲飛能談風花雪月,泛泛而談說些國際大事,跟八路沾一點邊的,免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楚團長,剛才我忽然想到你的名字,應該是頗有來歷啊!”

楚雲飛微微昂頭:“噢,請說說看。”

袁朗也是忽然想到的,也不確定楚雲飛的名字是不是源自此處。

他說:“《紅樓夢》中的史湘雲,判詞中有一句湘江水逝楚雲飛,楚團長我說的對嗎?”

楚雲飛微微愣神,顯然沒有想到,還真有人說對了。

他的父親是箇舊時代的文人,讀的是四書五經寫的是八股文。

可轉眼間封建王朝沒了,科舉制也被廢除了。

對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士子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打擊人的了。

再加上家道中落,其父絕了走仕途一路,醉心於文學,頗愛研究紅樓夢。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

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他的名字就來源於史湘雲判詞中最後三個字。

越是與袁朗暢談闊論,楚雲飛就越覺得此人不一般。古今中外什麼都知道點,見識如此廣播的人,定然不是個普通人。

顧問,並不是軍隊中常設的職務,也不知他究竟在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敬禮!”

外面站崗的戰士,鄭重的行禮。李雲龍和趙剛趕到了。

楚雲飛起身,打量著走進來的二人,哪一個是他神交已久的李雲龍呢?

想必是走在前面的,一張黝黑的臉龐,像個老農民一樣。

一般人會忽視他,覺得旁邊另一位,身材挺拔,濃眉大眼國字臉的,更像是那個戰無不勝的李雲龍。

但軍人的直覺告訴他,還是那個其貌不揚的,是李雲龍。

“李團長,久仰大名。”

相比較楚雲飛的正式問候,李雲龍就隨和多了,眼睛一眯嘿嘿一笑,謙虛道:“哪裡哪裡,你們三五八團是二戰區的主力,閻長官的王牌啊!

我們新二團連個番號都沒有,萬一哪天我們立了功,某委員長都不知道到哪兒賞我們。

你楚團長能到我們這座小廟,來看看我,是給我李雲龍面子。

我李某三生有幸啊!”

旁邊的趙剛心說:老李夠奸詐的,剛才還罵罵咧咧的,說三五八團不是東西,現在客套起來,真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兄弟。

跟老李打交道,還真得多長幾個心眼,要不然哪一天被他賣了都不知道。

楚雲飛還不知道他跟李雲龍以前結過樑子那回事,屁大的事也不會傳到他耳朵裡。

他還在這跟李雲龍客套,什麼坂田聯隊一戰,第二戰區揚名,關家腦一戰怎麼怎麼地。

又說都在同一面軍旗下作戰,能不能稱呼二位雲龍兄,趙兄?

李雲龍說:“沒問題,楚兄請!”

他心裡估計恨不得,讓楚雲飛趕快滾蛋呢!

還真是塑膠兄弟情!

“殺,殺,殺!”

在一片空地上,一夥人拿大刀做劈砍訓練,另一夥人拿木槍,做刺殺訓練。

兩夥人練得熱火朝天,喊殺聲震天響。

李雲龍一行陪著楚雲飛觀摩訓練,這東西沒什麼好掩飾的,大大方方的讓友軍看。

楚雲飛先是觀摩了一陣刀法,應該是西北二十九軍的刀法路數,有點東西。

刺殺的招數倒是沒什麼稀奇的,中規中矩的突刺配合。

“李團長,你的大刀隊,應該是得到了我西北二十九軍的刀法路數。

刺刀隊的突刺手法乾脆利落,不浪費一絲一毫的力氣。

你們新二團有冷兵器的能人啊!”楚雲飛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挑優點誇上一頓。

來做客,自然得客氣著點。

李雲龍笑著說:“看來楚團長是個行家。正好我有個問題要請教一二,這戰場上,是大刀厲害,還是刺刀厲害呢?”

楚雲飛目光掃過兩隻拿著不同武器的佇列,想了一下說:“應當是大刀厲害吧!

我西北二十九軍大刀隊,抗戰之初利用近戰夜戰的優勢,可是給了小鬼子一個狠狠的教訓。

不是還有位作曲家,寫了一首大刀進行曲嗎?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楚某並不善於近身搏殺,些許拙見,希望別誤導了李團長啊!”

李雲龍扭頭看袁朗:“袁顧問,現在是三比二了。”

楚雲飛不明白了,這是在搞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武器論了,刺刀和大刀哪一個更厲害?

李雲龍想選拔一批有武術功底的戰士,組建一個大刀隊。

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成為一個突擊拳頭,上了戰場好給鬼子一個重創。

袁朗則認為,大刀是被淘汰的東西,遠比不上刺刀。

一寸長一寸強,刺刀更長,更容易殺傷敵人。

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把團裡武術功底不錯的張大彪和魏和尚叫來評判。

張大彪玩的就是大刀,刀術非常不錯,自然就維護大刀更厲害的看法。

魏和尚跟袁朗的看法一樣,用武器那是一寸長一寸強。

他的近身武器選擇了長毛,而不是大刀,便是這個理由。

還分不出勝負,於是乎決定用實際的效果來證明。

前些天招的新兵當中,各有二十人訓練大刀和刺刀,一個月以後搏一搏勝負。

看哪一方更強。

李雲龍藉著楚雲飛的話來壓他,袁朗才不肯輕易認輸:“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讓楚團長再評評理。”

楚雲飛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由得產生了興趣。大刀和刺刀相比哪個更強更合適,他還真沒見別人研究過。

“袁顧問說說看。”

袁朗自信地上前幾步,豎起四根手指:“關於刺刀比大刀更合適,我有四點理由可說。

第一,步槍裝上刺刀後,全長明顯超過大刀,一寸長一寸強,白刃戰中先天有優勢。”

楚雲飛點點頭表示認同,李雲龍也沒說話。

冷兵器搏殺,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那是過去無數人用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誰也不能否認。

“第二,刺殺動作簡單實用,沒有武術基礎的士兵,經過訓練也能掌握運用。

相反大刀要用好,需要很好的體能基礎,還要有較強的武術功底才能用好。

對普通士兵來說白刃格鬥是戰鬥,不是武術表演,動作越簡單實用越好。”

大多數士兵以前都是拿鋤頭的農民,不會有很好的體能基礎和較強的武術功底。

李雲龍和袁朗的實驗,選擇剛招募的新兵,便有這一因素。

雖然李雲龍嘴上不承認,但透過這些天的觀摩訓練,隱隱的也發現刺刀更容易上手。

只不過在結論沒出來之前,他還抱有些許幻想。

“第三,銳器傷當中,刺戳傷遠比砍切傷要危險。這一點我是請教過外科大夫的。”袁朗信心十足地說。

說個不恰當的比方:小混混打架,拿著西瓜刀砍,很多創口很大很嚇人,

但是深度淺,傷及重要臟器和血管神經的機率小,很多做清創和簡單縫合後也就不過如此。

但是用三稜刮刀、彈簧刀和匕首刺戳就非常危險,經常是傷口看上去不大但是深度很深,

傷及大血管、主要神經、心、肝、腎等重要器官,輕易就出人命了。

白刃戰中也是如此,刺刀比大刀致傷效果更好,更致命。

關於這一理由,李雲龍是不太理解的。他不相信什麼外科醫生所說的。

他只相信自己的大刀,一刀砍下去鬼子都死了,跟刺刀捅死的沒什麼區別。

袁朗那天就說出了三點理由,根本無法說服李雲龍。

李雲龍也納悶,今天多了一點理由,“你那第四點理由呢?”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