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4章,抗戰以來最大之恥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4章,抗戰以來最大之恥辱

“敗了?”

“敗了。”

“十萬人就那麼沒了?”

“是啊,十萬人就那麼沒了。”

聽到訊息,李雲龍都不敢相信,四月初的時候,他還想著看中央軍笑話。

日本人多給中央軍一些苦頭吃,估計就沒時間來找他們的麻煩。

可沒想到,五月初聽到日本人動手的訊息,六月初盤踞在中條山的十八萬中央軍,就全面陷入了失敗。

世事難料啊!

李雲龍不禁問道:“你說中央軍是怎麼搞的,十八萬人,連個浪花都沒飄出來。

擊斃的鬼子還不到七百個,受傷的兩千三,加起來都不超過三千。

連咱們團打的一個黃崖洞都比不上。

給老子十八萬人,老子連太原都打下來了。廢物,他娘的全是一幫廢物。”

歷時一個月,中條山會戰結束。

據日方的統計資料,中國軍隊被“滿洲國”軍隊俘約兩萬名,被日本軍隊俘約一萬五千名,遺棄屍體四萬兩千具。

總傷亡超過十萬。

日軍損失計戰死673名,負傷2292名。

在重慶政府公佈的材料中,“綜合會戰,計斃傷敵官兵九千九百名”,中央軍“共傷亡、中毒、失蹤官兵達13751員名”。

重慶政府報告的顯然不可信,說是死了一萬多,剩下消失的小九萬,難不成是陰兵?

糊弄鬼呢!

事實上,三千對十萬,一比三十三的傷亡比。

哪怕日軍撒謊了,瞞報了一半的傷亡數字,那也是一比十七。

李雲龍是恨鐵不成鋼,八路軍跟中央軍再不對付,那也是中國人抗日的武裝,眼睜睜的看他們沒了。

頓生兔死狐悲的淒涼感。

袁朗合上手中的日文報紙,沒接李雲龍的茬兒,自顧自的說:”總結此戰,中央軍有三敗,日軍有三勝。

先說中央軍必敗的因素。

第一,臨陣換兵易將。

經驗豐富的衛立煌被換下去,沒什麼本事的何應欽換上來。

最經驗豐富的第四集團軍也撤下來了,也為此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第二,軍紀渙散,疏於防範。

新調來的第五集團軍,簡直不像一支軍隊。掌握了大量物資的軍官,把軍營變成了市場,

商販可以自由的進入軍隊的軍營防區,隔著幾百裡地,我都有所耳聞。

日本人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在開戰之初一小時之內,點燃軍火庫,切斷電話線,引起混亂。

中央軍開戰後,變成了聾子,瞎子,亂做一團,各自為戰。

第三就是指揮失當。

那個何應欽壞事是一把好手,把十八萬大軍擺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

鬼子左中右三路突擊,將其完全切割開來,首尾不能相顧。

中央軍敗了,他們敗的不冤。”

袁朗說的咬牙切齒,報紙被他團成了一團,用力的捏成了一團球。

十萬大軍就此葬送,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佔了九成的責任。

是瀆職,是犯罪!

可事實上,那些大人物拍拍屁股回重慶,換了個位置繼續幹。

而為他們瀆職買單的十萬軍人,一半已經永遠的閉眼,另一半在日軍的戰俘營裡,承受日軍的折磨虐待。

李雲龍聽著也覺得就是那麼回事,中央軍犯了那麼多的忌諱,哪有不敗的道理。

失敗了,才是最正常的。

三勝三敗,他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那你說說,小鬼子勝利的原因呢?”

袁朗平復了一下心緒,回憶著報紙上的內容,總結道:“

首先,你要承認日軍是有備而來的,集合了六個師團,十萬兵力。還有極具優勢的飛行航空兵,空降兵。

以中央軍的武器裝備作戰能力,如果想與之匹敵,準備三十萬大軍不為過吧?”

李雲龍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他從來不會小看日軍的戰鬥力。日軍的戰鬥力,是無數倒在他們槍炮下,抗日武裝所驗證過的。

新二團能屢屢勝過日軍,只是因為他們更強,並不是日軍變弱了。

中央軍擁有地利的優勢,如果應對得當,有二十五萬人大概也能守住。

十八萬人,面對十萬日軍,在戰鬥力方面是處於絕對的下風。

“第二,日軍為此戰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不論是三月份中條山外圍的作戰,還是針對性的山地訓練,乃至開戰之初派出大量的間諜。

無不說明日軍的準備充分。”

袁朗問李雲龍:“一個有所準備,一個卻沒怎麼準備,你告訴我,中央軍有不敗的道理嗎?”

李雲龍搖搖頭,“日本人好比是偷襲的一方,他們佔了先手,中央軍又沒有準備充分,必敗無疑。”

這倒並不是他們兩個事後諸葛亮,主要是資訊不對稱。

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事後才曝光出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來,誰會勝誰會敗。

如果中央軍那邊早點知道,或許還會敗,但也許就不會敗得那麼慘。

“還有一個呢?”李雲龍問。

“還有,就是中央軍不知道日軍的厲害。”

袁朗很認真的說:“前面衛立煌,率軍擋住了日軍十三次進攻。僅僅是擋住了,沒有喪土失地。

但中央軍的高層認為,他們確實能打得過日軍。把這第十四次,也當成了雷聲大雨點小。

前面十三次的失利,就成了日軍最好的掩護。

於是乎,輕敵的中央軍,遇上全力出擊的日軍,就吃大虧了。

這便是輕敵的代價。”

李雲龍眨了眨眼,這話聽起來不對味。

說的有理有據,三勝三敗很成立。可他聽著,似乎話裡有話,在說他呢!

“你不會以為,我有十八萬人,真的會打太原吧?”

“那保不齊。”袁朗確實很擔心,李雲龍會不會因為勝利而衝昏頭腦。

給老李二十萬人,他敢打太原。

給老李一百萬人,那豈不是得打到東京去?

李雲龍看他真信了,也感到意外,“我就是那麼順嘴一說,腦子又沒抽風,打太原幹什麼。

要真有十八萬人,散出去多佔一些縣城,多發展一些根據地,比打太原合算多了。”

天哪,李雲龍是真敢想啊!

手上才一個團兩千人,就敢想有十八萬大軍的事了。

袁朗也不好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你李雲龍這輩子最高幹了個軍長,能指揮三萬來人。

指揮十八萬人,那你是做夢。

說點現實的事。

中條山十八萬中央軍沒了,原本用來牽制他們的三個師團,現在算是得到空閒了。

再加上從華中調來的兩個師團,總計五個師團的兵力。

接下來,會投入到哪裡呢?

毫無疑問,肯定都會落在八路軍的身上,接下來,他們的日子一定會變得難過。

李雲龍一琢磨,更氣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這幫廢物的中央軍。”

五個師團,九萬機動兵力。對於八路軍來說不是雪上加霜了,是雪上飄冰雹。

劈頭蓋臉的就要往死了砸。

……

八路軍總部,同樣在議論中條山戰役的失敗。

“老蔣就是個二流的政治家,三流的軍事家。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他還偏偏就願意那麼做。

把熟悉情況會打仗的換下去,換了個根本不瞭解情況,也不會打仗的上來。

中條山的失敗,用人不當,首當其衝。”副參謀長率先開炮。

中條山戰役的失敗,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為之嘆息。

他也顧跟老蔣那可憐的師生情誼,指名道姓的開炮了。

一同辦公的劉師長,放下手中的筆嘆了口氣:“搞摩擦很有一手,嘴皮子也夠厲害,可就是打仗不怎麼樣,還偏偏愛指揮。

國家攤上這樣一個領導人,是國之不幸,國民之不幸。”

在中條山戰役即將結束時,重慶那邊還用激將法,讓八路軍出兵。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讓八路軍拉仇恨,讓日軍調過頭來對付八路軍。

幾個月前還在搞皖南事變,幾個月後就要用人家,臉皮怎麼那麼厚呢!

在那樣的情況下,八路軍不計前嫌,出動了兩萬餘人在晉東南切斷道路鐵路,支援正面戰場。

但重慶那邊還不滿意,造謠說:八路軍不抗日,坐看中央軍失敗。

怎麼?非得八路軍都死光了,才算是抗日嗎?

重慶某些人的雙標簡直讓人噁心。

當然,兔黨一直以來都是蔣某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些許汙衊都不是事,已經習慣了。

中條山戰役的失敗,接下來必定要做一個詳細的總結,中央軍踩過的坑,八路軍不能再踩一回。

現在,更多的要考慮中條山戰役事後的影響。

十八萬中央軍,在華北消失,有兩個重要的影響。

一來使日軍解放出了大量的兵力,日軍不會閒著,一定會用在八路軍的身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來中條山一帶被掃蕩乾淨了,成了一個抗日武裝勢力的空白區域。

讓日軍安穩的維持統治?

那顯然不行。

中條山位置優越,且多為山地,是個打游擊的好去處。

應該派出隊伍將其發展為根據地,擴大抗日武裝的力量。

副總指揮問:“你們說,應該派誰去?”

“派三八六旅怎麼樣,他們旅能打,五個主力團都配上了電臺,通訊也方便。”

劉師長一下就說到了老總的心坎裡。

老總說:“大軍剛撤,我們就把人派過去,日本人怕是不答應了。

派過去的部隊,一定要精幹能打,把日本人打痛了,我們才能留下來發展根據地。

派三八六旅去,我看行。”

想想,能滿足那麼多條件的,眼下還真就三八六旅最合適。

副參謀長說:“派出去的部隊要精幹,那就新一團,新二團和獨立團,這三個團發展的不錯,已經有六千人的規模了。”

老總不禁問道:“我怎麼記得上次聽說,這三個團才四千多人,怎麼幾個月就六千了?”

副參謀長回答說:“這不是幾個月都沒有大的戰鬥,都在埋頭發展麼。

獨立團是最少的,四個步兵營一千六百人,新一團已經有五個步兵營,兩千人。

新二團發展得最快,人數直接翻了一番,已有六個步兵營兩千四百多人。”

老總著實感到意外,聽說各部隊發展速度快,可沒想到也太快了。

這才幾個月,要是給一年的時間,李雲龍是不是能拉出八千一萬人呢?

百團大戰之前,各部隊擴張的太快,嚴重的影響了戰鬥力。

老總也心存疑惑,新二團的戰鬥力會不會掉的太快?

“不會的,新二團都是以實戰練兵,各營不打大仗,卻沒少打小仗。新兵已經磨練出來了,戰鬥力絕對有保障。”

劉師長笑著說道。

對於一二九師下屬的各部隊,尤其表現突出的,他向來是格外的關注。

說這話也是很有信心的。

老總最後的疑慮也被打消了,當即決定道:“那好,就先派這三個團去,跟日本人好好兜兜圈子。”

劉師長說:“老總,總該給他們定個目標,讓他們有點動力。”

確實也是,光說發展根據地,太虛太空了。

老總沉吟了一下,笑了一聲:“那就給他們定個目標,給日軍造成三千傷亡。然後再發展六千地方武裝。”

屋裡的眾人都忍不住笑了,十八萬中央軍付出付出了十萬代價,才給日軍造成了三千傷亡。

八路軍六千人,若是能給日軍造成三千傷亡。

那便是對重慶某些人最響亮的耳光。

命令透過電報飛快的傳到了三八六旅,然後又轉到了三個團。

“來得正好,他娘的,半年了,老子的骨頭都快生鏽了。”

李雲龍都坐不住了,在地上來回踱步,恨不得立即出發。

趙剛在一旁勸道:“老李,中條山一帶我們完全陌生,又沒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貿然前去,是要吃大虧的。”

一盆冷水澆下來,李雲龍頓時冷靜了,輕敵付出的代價,是最愚蠢的。

他略作思考後說:“把各營的偵察排,都派出去,瞭解地形,搜集情報。

再讓一營打頭陣,先一步進入到中條山地區。老趙,你看行麼?”

很合理的安排,趙剛對李雲龍的提議,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

“老李,你得在大部隊坐鎮,要是敢擅離職守,我直接跟旅長告你的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