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5章,為了兩條生產線,旅長也能翻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5章,為了兩條生產線,旅長也能翻臉

三八六旅駐地。

王政委手裡拿著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兩份電報,在屋裡來回踱步。

就兩份電報,一份看著他高興不已,另一份則是讓他頭疼不已,整的情緒都分裂了。

“旅長,旅長回來了。”

院子裡的戰士迎接了上去,幫旅長牽住韁繩。

王政委也趕忙走到門口朝外望去:“老陳,你可算是回來了。”

“幾天沒見想我了?”

旅長笑著打趣了一句,趕了半天的路實在是又渴又累,進了屋子就端起茶碗,狠狠的灌了兩大碗。

“還是茶水解渴,怎麼,有事情?”

多年的老搭檔,心裡有沒有事,一眼就看得出來。

王政委揚了一下手中的兩份電報,“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個?”

“還賣起關子了,我先聽好消息。”

剛回來先聽個好消息,能心情好點。

“李雲龍發來了電報,今早清晨,新二團解放了山城,消滅了日軍山城守備隊,以及皇協軍,共計一千一百餘人。”

“動作好快。”

旅長都吃了一驚,他前後離開僅僅兩天,李雲龍就打下了縣城。

一天計劃,一天行動,這速度是真夠快的。李雲龍膽子也夠大,不怕碰上個硬石頭啊!

“壞消息呢!讓我猜猜,是不是也是李雲龍的?”

這下輪到王政委吃驚了,“你怎麼知道的,他跟新上任參謀長於大勇鬧得非常僵,兩個人幾乎都不說話,更別說正常開展工作。”

“我怎麼知道的?”

旅長輕哼了一聲:“李雲龍這小子,給他三分顏色就能開染坊。前腳給他升了官,後腳不給你找點事來,他不痛快。”

旅長可太瞭解李雲龍了,這貨是一點也不省心。

要不是臨走的時候,李雲龍送上了那把將官刀,旅長還有更難聽的話沒罵出來。

王政委還不知道旅長拿了好處,皺著眉頭說:“解放了一座縣城是好事,是功勞。

但剛上任的同志,就被他擠兌的沒法工作。他李雲龍是不是居功自傲,目無上級呢?

此風不可長,老陳你的看法呢?

旅長聽出來了,政委是想拿李雲龍樹立一個反面典型,殺猴嚇雞。

確實李雲龍也做得過分,怎麼,是把那一畝三分地看成了自己的嗎?

新到任的參謀長屁股還沒坐穩,他就鬧矛盾搞對立,是不是還要架空人家。

這種苗頭是萬萬不可有的。

一來旅長也瞭解李雲龍,他就是個粗人直性子,沒有那麼多彎彎繞。

二來又剛拿了人家的好處,掉過頭來就樹立一個反面典型,屬實說不過去。

“要不功過相抵,我再批評他一頓,讓他好好團結同志,怎麼樣?”

旅長還是偏向自己人的,高高的舉起輕輕的放下。

功過相抵。

李雲龍別說解放一座縣城,就是再解放三座五座,剛升了官他還想怎麼辦?

王政委沒有再堅持,“那就讓趙剛好好管管他。”

二人剛定下處理的方案,通訊員就拿著電報來了:“新二團發來的電報。“

“又是新二團的?”

連這一份,一個小時就接了三份了,王政委接過電報,扶了一下眼鏡,目光快速的掃過。

旅長看著老搭檔的臉色變化,猜測的問:“是不是有好消息?”

王政委強調:“是非常好的訊息,袁朗要送兩條子彈生產線,子彈型號口徑還沒確定,但可以保證一條生產線日產過萬發子彈。”

“這是真的?”

突如其來的驚喜,把旅長都鎮住了。

兩條日產過萬的子彈生產線,意義太重大了。

一年七百萬發子彈,分到四十萬八路軍手中,一個人也有十七發。

普通的八路軍部隊,跟新二團那種富得流油的沒法比。

一個戰士手裡可能只有幾發子彈,平常寶貝的不行。打一場伏擊戰,都得把敵人放到近處,有把握才能開槍。

要爭取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因為打不了幾槍就沒子彈了,就得拿冷兵器跟敵人展開刺刀肉搏。

一個戰士多出十七發子彈,能增強多少戰鬥力?

就有更多的機會消滅敵人,用處可太大了。

旅長把電報了桌上一拍:“好啊,李雲龍算是落在我手裡了,這兩條生產線,一定得弄到咱們兵工廠來。”

瞌睡了就有枕頭,捏住了李雲龍的小辮子,這事兒就由不得他了。

隨行的戰士敲了敲門,打斷了二人的談話,“旅長,這把刀放哪兒?“

王政委眼睛落在戰士手裡捧著的刀上,一下就挪不開了。

他在副總指揮和師長那裡,見過相同制式的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將官刀。

“李雲龍送給你的?”

王政委言語中帶著幾分篤定,又笑著打趣兒:“你現在又惦記李雲龍的子彈生產線,好嗎?”

“刀燙手我不要了,還給他。子彈生產線,這可是重器,絕不能放手了。”

旅長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事情的孰輕孰重十分明顯,個人要服從集體的利益。

與兩條生產線相比,一把將官刀還真算不了什麼。

王政委沉吟著微微的搖了搖頭,“老陳,咱們不要著急。

李雲龍要服從大局,上級的命令他不得不聽。但是要考慮袁朗的想法。看看他的態度是什麼樣子。”

關鍵人在於袁朗,東西是他拿出來的,要尊重人家的意見。

總不能說,你捐給我們了,怎麼處置是我們的事,你就沒有說話的權利了。

要是那樣,以後誰還會捐贈?

新二團拿了袁朗那麼多好裝備,比日本鬼子都強一大截。

其他友鄰部隊饞的都流口水了,來打聽的,吹風的,想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

旅長頂住了壓力,跟李雲龍約定分一半,為了什麼?

還不是因為袁朗的態度麼。

武器裝備每次都是送到新二團,而不是送到旅部,就十分能說明問題。

拿掉大頭留點殘渣,把最大的投資人給得罪了,就屬於竭澤而漁了。

這份分寸要把握的好。

旅長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你說的對,最好論證一下生產線放在哪裡合適,咱們用事實來說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根據地有黃崖洞兵工廠,配套的機器,熟練的工人,還有一些配套的生產原料,把生產線開動起來十分容易。

李雲龍所在的中條山有什麼?

堵住嘴還能拿到實惠,王政委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

“哪個王八蛋打老子的小報告?!”

下午的時候,趙剛帶著大部隊進城了。於大勇也露面了,三人碰到一起商量維持縣城的穩定。

可從旅部發來的一份電報,頓時打破了還算和諧的氛圍。

李雲龍把電報摔在桌上,眼神盯著於大勇,意思十分明顯。

其他人沒有動機,就是你個酸秀才告老子的狀。

他從來沒有如現在痛恨過,那一個個能千里傳話的電臺。

隔著幾百裡地,一個電報就能告刁狀,然後旅長的訓斥電報就跟著來了。

這跟之前有什麼區別?

好不容易離得遠了,以為能不被旅長盯上。

現在看結果都一樣。

那白離那麼遠了?

於大勇毫不虛的與李雲龍對視,他心中沒鬼,還怕人指桑罵槐!

“打小報告,誰打小報告了?李司令,你可以質疑我的能力,但不能質疑我的人品。”

李雲龍擺明了不相信,還要罵更難聽的話。

看完電報的趙剛,皺著眉頭說:“是我給你打的小報告,有什麼衝我來,別在這陰陽怪氣。”

“老趙?”

李雲龍屬實沒想到,在他看來,趙剛應當是跟他穿一條褲子,共同對付新來的小白臉。

怎麼還跳反了,跟別人穿上一條褲子對付他。

李雲龍一點面子也不給,陰陽怪氣:“噢,敢情老趙你在燕京讀的是小廣播啊!背後捅刀子,真有你的。”

趙剛都沒搭茬兒,於大勇當面,他不好解釋自己的苦衷。

李雲龍搞出了事情,以為旅長會一直被矇在鼓裡嗎?

萬一被事主添油加醋的告上一狀,夠你李雲龍喝一壺的。

反倒是趙剛早一步捅上去,把事情說開了,旅長就不會覺得,新二團鐵板一塊,對抗上級了。

威脅最大的帽子山頭主義被排除,剩下的問題就不大了,能爭取有利的條件。

批評幾句,事情就翻篇了。

明明是為了他好,還要被他陰陽怪氣的損,也就趙剛涵養好,換一般人非得站起來懟他。

趙剛不搭茬兒,李雲龍損了幾句,自己覺得沒趣,坐在炕沿生悶氣。

於大勇看著這一幕,反而是回過味來了。

李雲龍的脾氣和厲害,他昨天就有幸見識過了。

把他懟得無話可說了,最後還拿出實力證明了自己。

趙剛呢?

看得出來趙剛是能制衡李雲龍的。

李雲龍就是再硬的石頭,落入趙剛這團水中,也無力可施。

這樣的人也不簡單啊!

“趙主任,旅長在電報中,應該說起了子彈生產線的事情吧。上級是什麼想法呢?”

於大勇來不是聽人吵架的,把話題扯到了正事上。

“虎子,去把袁顧問叫來。”

趙剛解釋:“生產線是袁顧問提供的,討論這件事情不能沒有他。”

不一會,袁朗趕來了,搬了個凳子坐下。

趙剛這才說明上級的態度和想法。

李雲龍一聽就明白過味兒來了,“商討,商討個屁,那不是明擺著嗎,這是堵咱們的口呢!

要說生產條件,晉中根據地那邊有黃崖洞兵工廠,再怎麼著比咱們這強多了。”

他一下就點破了旅長的心思,但那又怎麼樣,這是個明晃晃的陽謀。

事實擺在那裡,怎麼說也挑不出毛病來。

趙剛說:“除非能證明,咱們這裡有更好的生產條件,那樣上級就沒有理由把生產線要走了。”

袁朗更進一步,說明了最重要的條件:“生產子彈最重要的兩種原料,一個是火藥另一個就是銅。

我能提供一百萬發子彈的原料,但後面的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黃崖洞兵工廠的保衛戰就是他們打的,對於兵工廠的情況,他們非常瞭解。

兵工廠附近並沒有發現銅礦,更別說開採了。

至於需要的火藥,蒐集的原料還不夠兵工廠目前所使用,要供給子彈生產,就越發不夠了。

辦法是有了,可要怎麼解決呢?

趙剛說:“山西多礦,能不能找人在咱們這裡探一探礦,如果有容易開採的銅礦,咱們就有一個優勢了。”

“當然能啊!”

於大勇接著話茬說:“我有個同學,就是學探礦工程的,他人在冀中軍區沒有施展的餘地,咱們可以發份電報,請他過來找礦。”

冀中軍區處於一片平原,八路軍無險可守,日軍來掃蕩就得轉移。

在那裡找到礦產,純屬是給日本人找的。

因為根本守不住。

於大勇的那位同學,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施展的地方。

“這倒還像話。”

李雲龍心裡嘀咕了一句,他看於大勇不順眼,總是找茬兒。

但於大勇不計前嫌,願意出一份力,說明他人品還是不錯的。

李雲龍對他的看法也有了些許改觀。

就事論事,李雲龍提出了一個問題:“老趙你說,山西多礦產,咱們可以找銅礦,旅長那邊也可以找。

光這一項優勢還不明顯,不足以讓上級決定,把生產線留在咱們手裡。”

由此就出現兩種可能。

上級那邊找到了銅礦,他們這裡找沒找到都得歇菜。

上級那邊沒有,他們這邊有了,才有機會。

趙剛考慮了一下點點頭:“是啊,能否找到銅礦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無法成為決定性因素。除非,我們能夠解決火藥問題。”

袁朗突然發現,李雲龍和趙剛都在看他。

指望他?

他又不是神,能變得出來。除非有任務,恰巧獎勵是火藥廠。

【發展任務二:想要建設發展,先要有足夠的力量。發展根據地,擴張軍隊到一萬人。】

【3210/10000】

【獎勵:火藥工廠一座,附萬噸原材料。】

這也能有任務啊?

袁朗都麻了,組織了一下語言,“火藥工廠能解決,但有一個條件……”

話還沒說完,李雲龍就拍著胸脯說:“沒問題,只要我能做到,別說一個,就是一百個也行。”

一個“我能做到”就很靈性。

“根據地,部隊擴張到一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