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旅長都著急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1章,旅長都著急了

“你說什麼,還要送一個火藥廠的機器和原料?”

旅長剛從外面回來,就聽政委跟他說,李雲龍那邊有訊息了。

可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麼大的訊息。

王政委說:“對,還不僅僅是火藥工廠的機器,袁朗承諾會在未來送來更多的機器,建造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成體系兵工廠。”

“真的,那可太好了。”

旅長高興的來回走動,“我就知道,能供應大量武器裝備的,背後一定有個強大的兵工廠。

去年我跟他問起來,袁朗還跟我打馬虎眼,一直都沒有音信。

看來是經過一年多的相處,考察,他們認為咱們八路軍有潛力值得投資,所以才加重籌碼了。”

擁有一個成體系的兵工廠有多麼重要,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其實就已經有了答案。

張作霖的東北軍武裝起來三十萬大軍,入關席捲了半個華國,成為老袁之後最有可能登頂的人物。

靠的就是有成體系的兵工廠,飛機大炮坦克都可以仿製,充足廉價的槍彈供給。

要不是老張帶兵不行,御下不嚴,封建軍隊充滿著一股土匪氣息,一打仗就拉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搞不好真讓他成功了。

還有就是不倒翁閻老西,他的山西兵工廠比不上東北軍的,但也非常不錯了。

輕重機槍迫擊炮都能仿製,靠著廉價武器養出來的三十萬軍隊,最鼎盛時期控制了華北五省,是赫赫有名的四大軍閥之一。

那些沒有兵工廠,只靠著錢從國外買武器的軍閥,打仗都不敢消耗彈藥,實在是太耗費錢了。

因此,他們都無法做大,最後只能落到被別人吞併的下場。

八路軍要想發展壯大,必須擁有自己的兵工廠,有穩定的武器彈藥來源。

由此黃崖洞兵工廠誕生了,靠著一點一點積攢下的機器,現在都有了仿製步槍,擲彈筒,還有炮彈的能力。

雖然產量還不是很多,但一直給一線部隊供給各式武器,對抗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便不難理解旅長的激動。

要是有一個東北軍那樣成體系的兵工廠,八路能武裝一百萬人,三年就能席捲華北,把根據地連成一片。

就是有個閻錫山那樣的兵工廠,八路軍的日子也能好過很多,

把現有的部隊武裝起來,再擴張二三十萬,和日軍鬥個旗鼓相當沒有問題。

“老陳,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王政委扶了一下眼鏡,“現在有兩個困難,袁朗說那些機器和原材料,會用船透過黃河運上來,在中條山一帶卸貨。還有萬噸以上的原材料。

機器在陸地上不好運輸,原材料的分量太多了,從中條山運送到我們根據地,還要避過日軍的耳目,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旅長知道政委說的有道理,這不是兩條子彈生產線,目標小一錘子買賣,等日軍知道了他們也幹完了。

一個成體系兵工廠機械的運輸,是個非常大的工程。

且不說道路難行,這麼大的目標絕對瞞不過日本人的耳目。

用幾乎兩個字形容太高看了。

想要從中條山安全的運到根據地,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建議,把兵工廠就設定在中條山,就近安置也能及早投產。況且那裡易守難攻,敵人就是知道了,我們也能守得住。”旅長說道。

王政委也是這麼想的,兩人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但這只是一個問題,還有另一個。

機器有了,沒有開動起來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

機器可不像是槍,隨便學學就會了。除錯安裝到最終投產,必須要精通此道的工程師才能做到。

而機器的運轉,還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來操作,就地培養是需要時間的。

“打報告,從黃崖洞兵工廠調人吧。搭配一個精銳的團隊,等機器一到,我們就要儘快的讓它投產。”

旅長發出由衷的感嘆:“時間不等人啊。”

新上任的岡村寧次,比原來的多田俊難對付多了。

最近來在他搞出來的百萬大戰圍剿下,八路軍被迫放棄了許多根據地,還吃了不小的虧。

尤其最遭殃的是老百姓。

日軍的報復性掃蕩,而根據地蹂躪的慘不忍睹。旅長所指揮的太嶽根據地,最富庶的沁源縣為例。

房屋幾乎全部被燒光,七千多名無辜的老百姓慘遭屠殺,幾十萬群眾衣食無著,無家可歸。

其他的各個根據地情況大同小異,遭到掃蕩的許多村莊變成了廢墟。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八路軍上上下下無不痛心疾首。

旅長更是好些個晝夜輾轉反側,思考怎樣才是個對策。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八路軍的條件擺在這裡,有再多的奇思妙想,沒有實力支撐,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李雲龍的新二團的屢屢傳來捷報,旅長也曾想:

別說一百多個團都像新二團一樣,哪怕只有二三十個團能達到新二團的武器裝備水平,

現在的困難就能迎刃而解,山西也沒日本人的立足之地了。

之前他並不認為那會變成現實,但現在嘛,有了袁朗的許諾,建設兵工廠的機器已經在路上了,旅長忽然就有信心了。

子彈生產線和生產炸藥的機器,先搞定補給的問題。

下一步,應該搞一條步槍生產線,擲彈筒和手榴彈的生產線。

要不是日軍還在步步緊逼,接下來還有許多仗要打,旅長都恨不得趕去找袁朗面談,商量一下以後先搞什麼機器。

“不行,我得發電報問問,讓袁朗先緊著最重要的來。”

旅長是坐也坐不住了,直接去找發報員。

王政委搖了搖頭:“這個老陳,平時很穩重的一個人,聽說有兵工廠,就改急性子了,真是的。”

他起身走到隔壁,叫住了一個作戰參謀。

“周參謀,交給你個任務,去一趟黃崖洞兵工廠,告訴劉廠長,

有兩條子彈生產線,和一批生產炸藥的機器需要工程師來開動。

讓他們立刻組織精明強幹的力量,隨時都有可能出發。”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