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6章,岡村寧次的擔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6章,岡村寧次的擔憂

"好,這個李雲龍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好樣的。"

一大早,就聽見指揮部裡傳來旅長爽朗的笑聲。

院裡院外,剛剛起來做事的幹部們鴉雀無聲,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李雲龍又幹啥事兒了,能讓旅長這麼高興?"

忽然一名參謀低呼出來:"不會是李雲龍把旅長的任務完成了吧?"

他這話一出,熟悉內情的人心中一震。

想到前幾天,確實旅長下了一個命令,要讓建立起兵工廠的中條山軍區,打通北上的運輸路線,為他們太嶽軍區提供源源不斷彈藥。

但是,北上之路隔著一座縣城,方圓幾十裡地,有兩千大幾日偽軍,哪是那麼好收拾的。

不少人都暗暗搖頭。

只怕李雲龍最多打掉了幾個據點,就給旅長報告好消息了。

到時候要沒拿下縣城來。

嘿嘿,現在旅長有多高興,那他李雲龍就得被罵的有多慘。

李雲龍又升官又佔便宜,想看他倒黴的人有的是。

就在此時,屋裡傳來**委的驚訝的聲音:"唉呀,從下了命令才幾天啊,這就把縣城拿下了。

哪怕調動部隊也需要時間,他是一刻不停。也就說打縣城根本沒費多大功夫。"

院子裡的人面面相覷,看來是他們把李雲龍給想差了。

可他們八路軍打縣城,那都是當做頭等大事來看待,必須得仔細研究,實地調研,分析出來利弊,做好完備的計劃,才會開始行動。

哪有這種虎的直接開打的?

那純粹是想打敗仗了。

一個去過新二團的參謀說:"新二團原來兩千多人,一個班就有一挺輕機槍,還有一支衝鋒槍,火力都比日本人猛。他們還有六門炮組建的炮兵連。

現在在中條山發展了一段時間,比以前厲害多了。再加上李雲龍又擴張了三個團,還有新一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五個團一萬多人,就是集結起來四面圍攻,耗也把小鬼子耗死了。強攻硬打那沒什麼可吹的,誰去都打得贏。"

這話說到心坎裡了,不少人又暗暗點頭。

用比日軍多五倍十倍的兵力硬攻,最厲害的主力部隊,裝備還比日軍厲害。

那打下來就不稀奇了,打不下來才叫稀奇呢!

這時,參謀長從外面走回來,聽到他們的竊竊私語:

"你們幾個議論什麼呢?"

"參謀長好!"眾人紛紛問候。

一個嘴快的幹部說:"我們在說李雲龍調集了一萬多人打縣城,一天就打下來了。"

"什麼呀!李雲龍的根據地還不要了?"

參謀長失笑不已,他知道幹部們肯定是在瞎猜了,便對他們說了實情。

眾人目瞪口呆,咋舌不已。

"老天,兩個營一晚上就打下了縣城?"

"一晚上消滅了一千七百日偽軍,他們手裡全拿的是機關槍嗎?"

李雲龍每一次的大行動,都能重新整理幹部們的認知。

他們實在是想不到,兩個營是怎麼能把有一千多日偽軍駐紮的縣城拿下來的,實在是太誇張了。

其他部隊調兩個營去,還不夠日本人打的。

參謀長笑了笑:"這算什麼,據戰報上說,他們的一隻小分隊,十八個人伏擊了近三百日軍,一分鐘不到消滅兩百多,自身毫髮無損。"

場面一時寂靜無聲。

眾人不是震驚這有多厲害,而是在懷疑這個是假的吧?

剛才那個心直口快的幹部,直接就說出來了:"參謀長,這怎麼聽著像神話故事似的,李雲龍這是吹牛皮哄你了。"

二十個人一分鐘幹掉二百鬼子,除非小鬼子站在那兒不動讓他們殺,不然怎麼可能呢!

問題是小鬼子什麼情況下,才會站著不動讓人殺呢?

難不成孫悟空施展了定身咒啊!

"我知道你們一時很難相信,但這就是真的。副司令丁偉,分軍區參謀長於大勇,全都發來了確認電報。"

參謀長一開始其實也不相信的,但李雲龍吹牛,那二位不會也跟著他一塊吹。

況且對於戰鬥過程說的有鼻子有眼,能夠證明此事的人有很多,絕不存在吹牛謊報戰績的情況。

"對了,他們打下縣城,順手還撈了二百萬斤糧食,把部隊過冬的問題都給解決了。"

參謀長又拋下一個重磅炸彈,提著檔案進了指揮室,留下一眾幹部大眼瞪小眼。

"我還有事忙,就先走了。"

說去過新二團的參謀,找了個由頭就先撤了。

"我也有事..."

眾人各自找理由,步履匆匆的撤了。

都知道一開始誤會李雲龍了,小看了他的實力。

但沒有人願意承認打自己的臉,逃避就是最好的辦法。

指揮室裡,三八六旅的是的三位主要人物都在場,盯著從各地傳來的電報。

託福,在整個太嶽軍區,電臺都配備到了團一級,情報的傳遞愈發方便了。

敵人一有動靜,旅部就收到了訊息。

"第四,第九旅團,二十一旅團,連太原的鬼子都出動了,不就拿下了一座縣城,小鬼子犯得著這麼急眼嗎?"

參謀長皺著眉頭苦惱不已。

日軍起碼調動了四支部隊,兩萬多人,都奔著李雲龍他們去了。

打下一座縣城就跟捅了馬蜂窩似的。

照這個樣子,剛吃下的肥肉馬上就得吐,搞不好還得迎接大掃蕩。

通道重新被日軍佔領,運送彈藥回來別提了,還得擔心剛建立的兵工廠能不能保得住。

這要愁死人了!

"先給李雲龍發電報,把情況通報給他們。"

旅長知道一時商量不出對策,怕耽誤了時間,趕緊讓人先通知李雲龍。

而他們則繼續圍繞著地圖,判斷日軍的意圖。

小鬼子僅僅是為了奪回縣城,是用不了這麼多人,四支部隊抽調了兩萬人,一個師團的規模了。

要知道,當初日軍三個師團,就與中條山的二十萬中央軍對峙了幾年。

四個月前,動用了五個師團,就直接打垮消滅了十幾萬中央軍。

**委感慨道:"一個師團的日軍,真是來者不善!"

...

自上次針對八路軍發起的大掃蕩結束後,駐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就親自來到山西,到各部隊做調研。

輾轉了七八座城市,觀看了十幾支部隊的情況。

岡村寧次最後一站來到了太原,視察駐紮在此地的第二十師團。巖松義雄親自作陪。

看過部隊的訓練面貌,岡村寧次當面沒說什麼,但是回司令部的路上,卻還是沒給巖松義雄留面子。

"第二十師團,遠不如第六,第十四師團,現在充其量是二流水平。無法對抗歐洲,蘇聯,以及美國的強軍。

可是他們要對付的,是叫花子一樣的八路軍,按道理說不應該屢屢失敗。但是,我在北平聽到的戰報,第一軍的部隊作戰能力,經過評估簡直是不入流水平。"

岡村寧次說部隊二流,兵員素質是一方面,主要是重型野戰炮被抽調走了,基本上是以三個聯隊,組建成的治安師團,大約一萬五千人。

駐守太原的第一軍,主要的任務就是對付八路軍,用不著重炮,這已經是非常富裕的了。

可是他們的表現呢?

前腳把中央軍趕走,後腳八路軍就鑽了空子,填補上了中條山的空缺。

調動兩萬餘人掃蕩,不但沒有將八路消滅,反而自身損失慘重,比對付十七萬中央軍損失的更多。

前些日子丟了山裡的縣城,昨晚又丟了一座縣城。

岡村寧次很想問問,巖松義雄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吃幹飯的嗎?

只是那樣太傷人臉面了,巖松義雄畢竟是名老資格的中將,他沒好意思問出來。

"司令官,這是我的失職。"

巖松義雄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後才解釋:"近一年來,大部分八路軍,從一個特殊的渠道,得到了一些軍火的支援,戰鬥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特殊的渠道得到軍火支援?

如果是真的,似乎就能解釋得通。

對於八路軍來說,武器彈藥不足,是限制他們戰鬥力的一個重大因素。

得到這方面的支援補齊短板,自然就給皇軍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岡村寧次被勾起了好奇心:"噢,繼續說下去。"

巖松義雄:"根據我們最近的情報,確認了,就是一個叫袁朗的人,和他背後的組織,給八路軍提供了巨量的軍火。

從機槍手榴彈,到坦克大炮,幾乎無物不有,無物不包。

而使得皇軍屢屢吃虧的李雲龍,和他的新二團,就是這些軍火的最大受益者。

他們裝備了大量的衝鋒槍和機槍,在輕火力方面,已經很大程度上超過了皇軍。"

武器裝備落後於敵人,就是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理由。

別看某些軍官說:武器裝備決定不了勝負,決定勝負的是使用武器的人。

可是當雙方的軍隊水平相等時,武器的優劣就相當重要了。

拿三八大蓋的,只能開一槍射一發子彈。

同等時間用衝鋒槍的,已經射出了七八發子彈,壓制好幾個人不敢抬頭。

日軍的武器優勢一直蓋過被他們侵略的華國軍隊,享受到了武器好的紅利。

沒有人會不重視這方面。

"還有,據我們打入敵人內部的情報員發回來的訊息,那人最近給八路運來了一批機械。八路軍就在中條山建立了一個新的兵工廠,聽說已經能夠生產子彈和炸藥。"

岡村寧次突然停下腳步,扭頭盯著巖松義雄。

"袁朗這個人,和他身後的特殊渠道,調查出來了嗎?他們身後站的是誰?"

建立了一個兵工廠這不是個小事情,比運送進來幾批軍火還可怕。

畢竟幾批軍火武裝不了多少人,逐漸也就消耗完了。

但一旦兵工廠不受干擾,源源不斷的生產,就可以為八路軍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援。

那麼消滅八路軍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武器彈藥還有軍火生產線,岡村寧次懷疑這背後站著一個國家,是蘇聯人,還是美國人?

"這...此人的身份極為神秘,據說只有八路軍少數的高層才知道,甚至還禁止其他人打聽。

而他運輸軍火和機器的渠道,保密工作做得也十分厲害。我們也曾多次嚴令各地關卡嚴格搜查,可是從來沒有發現其蹤跡。

至於那些大型機器,倒是聽說是從黃河上,利用船隻運輸過來的。"

巖松義雄的回答,並沒有讓岡村寧次滿意。

他要得到確切的訊息,是哪一國在後面搗亂,想讓皇軍持續不斷地放血。

蘇聯人正遭到德國人的入侵,害怕大日本皇軍北上夾擊,可能會出此策略。

帝國即將南下東南亞,來獲得急需的資源,美國是繞不開的坎。

似乎也意識到了帝國不會被他們所控制,美國人已經停下了以往的商業交流,禁止石油鋼鐵等一系列重要物資的出售。

用一些機器武器,暗中支援八路軍給帝國搗亂,美國人絕對做得出來。

兩國都有這樣的動機,究竟是誰?

想要質問,得拿證據來說話。

岡村寧次:"八路軍的兵工廠必須要除掉,那個身份神秘的袁朗,最好是能活捉,一定要確認他的身份。

我們要知道是哪一國搗亂,帝國一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巖松義雄點頭稱是:"那我立即佈置作戰計劃,圍剿中條山的八路軍。"

"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最好先拿到確鑿的證據。"

岡村寧次再三的叮囑。

到了他這等地位,關注的不是一省一地,一兩股敵人如何厲害。

而是站在了帝國的角度上,關注推演全球的策略。

北上夾擊蘇聯,是以陸軍主導,若是成為國策,那陸軍將會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更多的資源。

可是自諾門坎會戰失敗以後,海軍南下進攻東南亞的策略,就已經成為了大本營的共識。

將更多的資源傾斜給海軍,造出更多的艦船,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軍種之爭,國策之爭,岡村寧次身為陸軍大將,是絕對繞不開的。

在當下,南下還在籌備之中,並沒有真正的落實之前,還有待商榷。

此時,究竟誰對八路軍提供了支援,蘇聯還是美國,也許就是一塊有用的砝碼。

岡村寧次望著灰濛濛的天空,深深的嘆了口氣。

拋開身份,僅以帝國軍人的角度來看,海軍的南下策略,恐怕會把帝國拖入一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