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8章,解鎖的新武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8章,解鎖的新武器

"你可總算來了,老李盼星星盼月亮,都快盼成望夫石了。"

袁朗剛一進門,丁偉就上去拉住了他,生怕他跑了似的。

中條山分軍區,有名有姓的五個,三個在場,缺了袁朗開不了作戰會。

"難道鬼子要來掃蕩了,這麼著急?"

袁朗大膽的猜測,除此之外,他想不到什麼理由,讓他連飯都來不及吃,跑過來開會。

"沒錯。"

李雲龍抬起頭一臉的嚴肅:"鬼子要動重兵圍剿,這次咱們的麻煩不小。"

"那是我來遲了。"袁朗道。

現階段,華北實力最強的還是日軍,一旦敵人認真了,他們八路軍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既然袁朗來了,作戰會議就能開了。

四人圍在一副大比例的山西地圖旁邊,由李雲龍講述敵情。

"目前我們已知的,日軍調動部隊的番號,有四個旅團。

保守估計兵力在兩萬人,加上地方的守備隊,偽軍漢奸,最終兵力應當在三萬人左右。

短時間調動這樣龐大的兵力,對於後勤的壓力不小,日軍優先依託鐵路運兵,其次是公路。

從太原來的日軍,最終應該匯聚在臨汾,從我軍北面向南進攻掃蕩。

從東面集結的日軍,都會匯聚到晉城,從東向西進攻我根據地。"

西面是太行山脈,主要是八路軍的勢力範圍,日軍只龜縮在縣城裡,平日裡不敢出來。

南面是黃河,日軍不會選擇跨河而進那麼蠢的做法,那對後勤實在是個考驗,且根本起不到有用的效果。

"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日軍的指揮官是誰?"丁偉問道。

"還在查,可能是某個旅團的少將,更有可能是師團一級別的中將,畢竟四個不同的旅團,統帥指揮必須得有壓軸的人。"李雲龍道。

會議室裡頓時安靜了。

四人各有所思,可以肯定的,是都在頭疼。

最少兩萬日軍來圍剿,這可不是小麻煩。

平日裡在各地守備的日軍,就已經夠難對付的了。

而集結起來參加圍剿行動的日軍,會有完備的野戰火炮配備,專門來打,飛機支援一定少不了。

天上追,地上堵,日本人一定是存了要將他們根據地一口吃掉的想法。

於大勇頹然的嘆了口氣:"這咱們肯定打不過,縣城還有最近攻略的地盤都得放棄,退回到山裡面,跟小鬼子慢慢耗。"

李雲龍的臉色垮了三分。

丁偉跟著也贊同:"參謀長說的對,咱們總共才一萬一千人,一多半都是新兵蛋子,連槍都打不準。

鬼子的飛機大炮肯定不會少,咱們要是在平原打陣地戰,一定是要吃大虧的。

撤到山裡去,依託地形節節防守,那就是咱們的拿手好戲,小鬼子的精銳之師來了,也得給他打成疲憊之師,逼得他不得不撤。"

現在已經垮了五分了。

誠然,丁偉他們兩個說的很對,以他們目前的情況,是絕不可能跟兩到三萬的日偽軍硬碰硬。

但李雲龍不甘心啊!

剛打下的縣城,剛解放的鄉村,轉眼間就白白扔給敵人。

能做得出來,就不是他李雲龍了。

現在是二比一,李雲龍把目光放在了袁朗身上,"你怎麼想?"

袁朗一直以來提供武器彈藥,解決了李雲龍大部分的後勤問題,要打硬仗。

袁朗不點頭,李雲龍就得心虛三分。反之,要是他承諾提供足夠的武器彈藥,李雲龍就敢甩開膀子跟鬼子硬幹。

錢是男人的膽,彈藥武器是軍人的魂啊!

袁朗端起茶缸,沉吟了良久:"我先說幾點。小鬼子大搞三光政策,有多畜生你們是知道的。

所以,咱們要麼不打,要打就得轉移老百姓,省得把小鬼子打疼了,拿老百姓出氣。"

丁偉和於大勇都點了點頭,鬼子前段時間掃蕩大搞屠殺,他們都有所耳聞。

作為軍人,保護老百姓,當然是他們的職責。

李雲龍:"你接著說。"

"小鬼子重兵來攻,時機非常蹊蹺,我有理由認為,咱們兵工廠其實已經暴露了,不然不足以解釋日軍的動機。"

完成上一個任務後,袁朗緊接著就接到了新的任務:找出隱藏在內部的大量叛徒,解決部隊的隱患。

獎勵:仿M24木柄手榴彈生產線兩條,生產十萬顆原材料。

他之前還沒有思緒,但聽聞日軍大舉來攻,便聯想到了此事。

不然之前他們拿下了山城,也沒見日軍這麼大動靜啊!

丁偉恍然明白了:"我說呢,為了一個縣城也不至於啊!袁朗說的很有道理,小鬼子要是奔著兵工廠來的,那就說得通了。

要真是這樣,就更應該把兵力縮回去,節節抵抗把日軍擋在山外頭,絕不能威脅到咱們的兵工廠。"

剛剛建立的兵工廠,寄託了許多人的希望,是他們八路軍未來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石。

就是整個分軍區的人都打光了,也得保住兵工廠。

李雲龍和於大勇對此也很認可。

於大勇更是建議,如果遇到最壞的情況,就把機器拆走,掩埋在大山的深處,等到把日本人趕走再取回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倒不用,還沒到那份上。"

袁朗壓下了於大勇的擔心,對李雲龍說:"記得我說要給你個驚喜嗎?現在驚喜來了,喀秋莎火箭炮聽說過沒有。"

"什麼炮,多大口徑的,幾門啊?"李雲龍啪的一個急切的三連問,關心的都是重點。

丁偉一樣是識貨的主,見識過袁朗提供的,105毫米口徑榴彈炮, T32A坦克,還有88毫米防空炮。

能讓袁朗稱之為驚喜的大炮,肯定不是一般的貨,也都豎起耳朵聽。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人今年才投入實戰的大口徑車載火箭炮,最新的啊!這可是把德國人打的抱頭鼠竄,做夢要搞,也搞不到的火箭炮。"

袁朗一番吹噓,先把三個人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

當然,這不能算是吹噓,事實就是如此。

就在過去的6月28日,蘇聯編成了BM-13-16火箭炮(被後來的蘇聯士兵稱之為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

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

在斯摩稜斯克的奧爾沙地區,該火箭炮連首次參加實戰。

作戰中,7門BM-13型火箭炮速射112枚火箭彈,猛烈轟擊德軍剛剛佔領的火車站,殺傷、摧毀了德軍大量人員和物資。

德軍軍官在向他們的上級彙報中說:"我們正在被一種火力強大的武器攻擊,蘇聯人正在使用一種新式火炮,我們的傷亡很嚴重。"

蘇聯人給該火箭炮,都準備了額外的炸彈,一旦發現會落入德軍手中,就必須引爆摧毀。

所以到整個二戰結束,德國人也很少有繳獲到的喀秋莎火箭炮。。

袁朗要不是有系統簽到解鎖,想要,別說門了,連窗戶都沒有。

李雲龍一個勁地追問,火箭炮的口徑,威力,射速多快?

袁朗也不長篇大論,只挑他們關心的說:"火箭炮的口徑是一百三十二毫米,但由於發射方式,裝載的炸藥更多,威力相當於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榴彈炮。"

丁偉眼睛都綠了:"這麼大口徑,小鬼子也沒多少這樣的大炮吧!"

"那是,這種口徑的大炮,都叫重炮,鬼子師團一級的野戰部隊才有,咱們還從來沒見過。"於參謀長感慨,沒想到他們八路軍也能用上了。

日軍在整個二戰,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也才五百門。

攻擊堡壘和重要工事都嫌不夠,根本不可能拉過來追著八路打了。那跟大炮打蚊子沒什麼區別。

李雲龍現在就關心一個事,這個火箭炮有多少門?

袁朗微微一笑:"說出來嚇死你們,相當於九十六門。"

三人直接大腦當機了,臉上的表情直接僵住了,看起來滑稽極了。

丁偉拍了拍腦袋:"你一定是在開玩笑,對不對?"

"這一定是開玩笑。"李雲龍表示贊同,他們整個分軍區都沒有那麼多炮,一百五十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一下能搞來九十六門,把火車都吹上天了。

於大勇也跟著附和:"南面的蔣軍,抗戰以前花大價錢,不知道費了多少功夫,才從德國人手裡買來了四十八門,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

退一萬步說,每一門炮都得車牽引,或者多匹馬拖拽,你就是有九十六門,怎麼才能運得進來?"

三人都只當袁朗開玩笑,可是看他一臉認真的樣子,漸漸的都笑不出來了。

李雲龍嚴肅的問:"不開玩笑,這是真的?"

"一門火箭炮,擁有十六個發射管,六門火箭炮,可不就相當於九十六門重炮嘛!"袁朗抿了一口茶水,淡淡的回道。

"誰算一下?"

李雲龍大字不識得幾個,算數更別說了。

於大勇搶著說:"六乘以十六,六六三十六,一六得六,真是九十六。他說的沒錯唉。可真有十六個炮管的大炮嗎?怎麼發射呢?"

倒不是說他缺乏想象力,而是絕大多數人普遍都想不出來。

火箭炮也不是一個天才拍腦袋就想出來的,而是眾多科學家,花費數年乃至十數年研究的結晶。

就拿喀秋莎火箭炮來說,一戰的時候就開始研製了,到二戰最近才投入使用。

普通人要一下想明白了,那才叫奇怪。

"這你就別琢磨了,火箭炮還在路上,等回來用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袁朗很難解釋這其中的原理,只是向三人詳細的描述了,火箭炮的情況,和蘇聯人如何將其投入到作戰中。

"老李,六門喀秋莎火箭炮,五個波次的火箭彈,你就琢磨琢磨,怎麼用,能利益最大化,把小鬼子打得最疼。"

六門火箭炮,一個波次的發射,九十六門火箭彈,相當於四個炮團的齊射。

覆蓋的面積有多大,缺乏資料,算不出來,李雲龍也很難想象,只知道是非常大。

琢磨著,李雲龍突然嘿嘿的笑出了聲:"嘿嘿,老天爺,四個重型榴彈炮兵團的火力,咱老李做夢都沒敢那麼想。"

"是吧,這要是用上了,直接給小鬼子一個大驚喜,讓他們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丁偉也跟著笑,以前分家的時候肯定沒他份,但現在是一家人了,李雲龍能指揮,他以後也能指揮。

這個副司令不白乾,賺了。

"八公裡的射程,卡車能拉著走,覆蓋面積又大。"

李雲龍手指在了地圖上的晉城:"這裡是小鬼子的集結點,在他們集結的時候來個狠的,先給他們來個當頭棒喝。"

丁偉對此表示同意,但他有不同的看法:"最好調動一支主力部隊,趁炮擊之後敵人沒有反應過來,衝上去打個殲滅戰,儘可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新二團!"

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

裝備了大量衝鋒槍和輕機槍的新二團,是擔當此任的不二選擇。

除此之外,四人還確立了接下來的應對策略。

陰山縣立在此處就是吸引日軍火力的靶子,堅守打硬仗,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是他們現在不能承受的。

所以縣城肯定是要放棄的,要保存實力化整為零,掩護老百姓撤到山裡面。

而整個中條山所有的進山路口,都要立即勘察防禦點,修築防禦設施,埋設雷區。

在必經之路,依據山勢地形設計構築戰場。

成為他們戰鬥的最好掩護,同時也成為日軍不斷流血的傷心路。

在山裡面打仗,是他們八路軍的拿手好戲,這都不必多提了。

在會議的最後,李雲龍最關心彈藥的問題,這樣一場硬仗打下來,消耗的彈藥物資是海量的,把家底搬空都不一定夠用。

袁朗拍了拍胸脯:"彈藥物資我解決,讓趙政委黃河邊上等船的。"

"那個喀秋莎火箭炮什麼時候到?"李雲龍關心的問。

"你說個地點,兩天內送到。"袁朗自信十足,要不是為掩蓋一下,現在就能到。

最大的後勤困難都解決了,李雲龍聽聞大喜:"好,一言為定,按照計劃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