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心光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心光明

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就要讓朱厚照儘快的回來!

所以有什麼辦法呢?

最後那群大臣左商量一下,右商量一下。

他們覺得,這件事情的根源,那還是在於朱宸濠的叛亂了。

只要讓朱宸濠被朱厚照親手抓了,那就代表著叛亂的結束!

這也就代表著,朱厚照沒有理由繼續呆在外面,所以他必須回來。

這個經典的餿主意,在朝堂上面透過了一致的討論。

就用這個!

所以下令,要王陽明直接釋放朱宸濠,讓他再騷一波!

再搞點事情出來,然後武宗不得不去那邊平叛,然後幹翻朱宸濠,然後直接回家!

大臣也明白,有仗打的話,武宗是坐不住的。

但對於王陽明來說,這件事情就顯得無比的荒誕了。

已經解決的事情,再一次的發生。

吃苦的無疑就是當下的百姓,戰火發生的時候,受苦受難的總是他們。

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雖然原本按理來說,平定叛亂應該是大功一件。

但王陽明這個時候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其中產生的政治旋渦。

他不是很想參與其中。

所以乾脆將朱宸濠直接交了出去,急流勇退。

隨後稱病,閉門謝客。

這樣的做法自然是很不錯的,但也招致了武宗的不開心。

因為他交了出去,交給了當時名聲很不錯的大太監張永手上。

張永真沒想的太多,所以乾脆直接將朱宸濠送到了武宗的面前。

武宗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只能夠無奈回京。

而原本因為大功而獲得封賞的王陽明。

也被朱厚照給直接無視掉了。

朱元璋:“嘖.....出息了啊。”

朱元璋淡淡的開口。

朱厚照雙腿當即就是一軟!這可是親祖宗啊。

“祖宗,這個這個,你們不知道啊!這群大臣真的是太煩人了!每天管這管那的,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行軍打仗,難道還不厲害嗎?”

朱棣:“武宗,也聽仙人說起過你,確實還不錯,但是君臣關係,還是要弄好的啊。”

朱厚照:“祖宗,我明白的很!現在我馬上召王陽明返京,有大事要交給他處理。”

朱元璋:“大事........”

朱元璋是什麼人物,人老成精一樣的角色。

一聽到這句話,大概就明白了意思。

點了點頭。

“嗯,不要做得太過火。”

朱厚照:“放心吧,祖宗!那我偶像必須是您了,所以絕對沒差啊!”

朱元璋這時候點了點頭。

不愧是自己的後代,就是像自己。

就算是殺人,也以自己為基準。

朱元璋稍微回想了一下,反正殺的也不是很多,小意思吧。

朝廷也沒崩潰啥的,殺了再招就得了。

那些傢伙,可是有著謀殺皇帝的重大嫌疑的啊。

該殺!

甚至有一丁點的可能,就應該去死!

該做的事情,要做啊。

畢竟這個時候,武宗的命,也沒有多久了。

僅僅兩年之後。

明世宗就繼位了。

嗯,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短暫的賞識了一下他,但隨後還是還是沒有採取重用。

只是將其放在了兵部尚書的位置,並在不久後,加封了新建伯。

伯爵的爵位,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雖然聽起來很離譜,但實際上外國的,男爵,子爵,侯爵,公爵之類的。

其實是華夏的爵位。

翻譯的時候夾帶了一些私貨,所以就成了這個樣子。

而王陽明,也是大明建國之後,以軍功封侯的三人之一。

隨後一年,王陽明父親去世,

他對於官場,實際上本身也沒有太多的想法。

因此辭官而去,回鄉講學。創辦了書院,從而宣講他自己的學問。

王學!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程朱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之上,王陽明開創了自己的思想。

在格物致知的情況之上,並不覺得天地萬物有著至理。

而是覺得應該將一切放之於自己的本心。

為善去惡。

這才是心學核心當中的核心。

任何一門顯世學問,核心一定是勸人向善的,否則就是不折不扣的邪教。

而因為這門學問走上其他道路的傢伙,

毫無疑問,肯定是偏了的。

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

當地的總督打不過。

當時也沒什麼調集人手的說法,要讓朱厚熜來管這件事情。

他壓根兒沒太大的心思。

隨口問了一句。

“王陽明不是在嗎?讓他總督兩廣,平定叛亂吧。”

朱厚熜真的不想管這些事情。

甚至是黃綰藉此機會上書爭辯守仁的功績,請賜給他鐵券和歲祿,並敘錄平定寧王叛亂功臣,朱厚熜想都沒想。

就答應了下來。

能解決,一切好說。

而王陽明自然是不負眾望的。

他甚至沒去打。

就已經贏了。

因為那邊的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守仁平定盜賊和叛亂,十分害怕。

打都沒打,王陽明一來直接就點了。

點了這咋辦呢?

朝堂諸公想辦法了呀,軍餉之類的東西都發了下去,結果不戰而勝。

多少要做點事情的,別浪費了調動。

所以想了想。

那就去襲剿斷藤峽叛軍吧,剛好盧蘇、王受剛歸降,願意立功自贖。

帶著他們一起去吧。

這一戰的難度。不得不說還是有的,但不愧是王陽明。

完全就是硬橋硬馬,一路打了過去。

因為當時斷藤峽叛軍實際上是在湘西這個位置。

這地方,民風彪悍是出了名的。

其他的不說。

稍微的想一下後來的剿匪,就明白這塊地方的戰鬥力。那是真不簡單。

當時道路還和後面不一樣,完全道路不通,各地隔絕。

你要是沒有一個當地的嚮導,直接在深山老林當中迷路,簡直是不要太簡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叛軍在仙女大山,據險結寨。官軍攀木緣崖仰攻,並隨後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

這個是確實夠狠。

隨後叛軍一退再退,但還是被王楊明的大軍打敗,潰軍為副將沈希儀斬殺。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

到了這個時候,王陽明是真的沒有做官的心思。

祈求告老還鄉,也不等朝廷批覆,便就離去。

隨後病情加重,病死於江西。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

而他最後的一句話則是。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