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八章:文,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八章:文,武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前提,因為在這個前提之下,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

當然如果非要說的直接一點的話,那就是當時的農民其實在大部分人的眼裡看來,應該是不算人的。

至少,不能夠算作和他們是同一個階級的人。

因為他們有知識,有學識,是世家,而那些種地的人,只不過是耕種的羊群罷了。

儘管說起來或許有些殘酷,但我個人覺得,這個評價應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我很喜歡蜀國,我很喜歡劉備,我很喜歡諸葛亮,我甚至覺得。

如果三國的時代裡面沒有劉備這個人,沒有蜀漢這個國家,那麼這一段的歷史,就和別的亂世幾乎一樣。

沒有一絲一毫的色彩,而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這一段的歷史光輝明亮起來。

或許我這麼說有些偏頗,但他們的的確確的在我看來,是一個個優秀,而且充滿光輝色彩的,理想主義者。

是的,理想主義者,因為他們所想的東西,在當時的土地之下根本不可能實現,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實際上的天下,或許比較像是曹操那樣的人,是充滿現實的。

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於我而言,喜歡理想主義,喜歡理想主義的色彩,是沒有問題的,我並不想貶低曹操,成王敗寇,這是一句很好的話。

但同樣的,這也並不影響,我喜歡屬國。”

說著明明是要介紹一下諸葛亮的,結果卻絮絮叨叨的又說了這麼一大堆的話。

秦戟自己都不知道當時到底在剪輯一些什麼了。

或許是每每讀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總會感慨,總會嘆息吧。

還是以前的時候,秦戟總是會在腦海當中幻想,如果自己去了蜀國,自己會怎麼樣的大殺四方,光復大漢。

但現在回味起來,卻也只能夠是啞然失笑。

原來,他們做的根本就是一件。

不可能完成的事業。

“嘛,似乎扯得有些太多了。轉回正題,年幼的諸葛亮,實際上是他的叔叔帶大的.....”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特別是劉備,他完全沒想到,他的蜀國竟然會得到仙人如此之高的評價。

而之前的等人也是不免略微的思索。

理想主義者,這是一個很罕見的詞語。

這個詞語在他們看來,似乎莫名的帶著幾分的貶義。

但似乎又有著幾分的浪漫。

在劉徹,劉邦,嬴政看起來。

這或許,是一個很值得知道的,未來的故事。

興許他們甚至能夠從其中,找到某些的靈感。

“十六歲的時候,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有幾個好友。

日子其實過得還不錯。

但如果逆推的話,天下的大勢,卻又是風起雲湧。

首先慣例的噴一下靈帝啊,在他的治理之下,整個天下真的是一片大亂。

光和七年,席捲天下的黃巾起義開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一時之間,戰火四起。

幸好皇甫嵩是真的足夠能打,黃巾起義,還是被平了下來。

但起義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他最重要的地方其實不是告訴所有人,他們起兵反抗,而是他們在以起兵反抗的做法,向當時的統治者,向天下的所有人宣告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們真的活不下去了。只能夠造反。順便帶給一個更大的資訊,其餘地方也有活不下去的人吧。

是時候該反了他娘的了。這一年,諸葛亮三歲。

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八歲,父親去世。

年幼的諸葛亮,被他的叔父諸葛玄照顧著。

諸葛亮十一歲,那時候董卓被呂布殺了。

這裡要額外提一句,呂布殺了董卓沒錯,但是這裡面,既沒有反間計,額,也沒有貂蟬。呂布是因為私通董卓侍妾而且和董卓不滿。

於是在司徒王允等人的幫助下,宰了董卓。

天下正式進入到大亂的節奏當中,一旦起了戰爭,那麼辛苦的自然還是當地的百姓。

於是這些人,全都開始往徐州奔去,因為那地方,暫時沒有燃燒起來戰火。

諸葛亮的幼年,就在這樣動盪的日子裡面度過。

沒有人知道,還年少的他,看到這樣動盪的人,看到這樣民不聊生的情況,心中的想法,到底是如何。

隨後。

是在徐州逃難之中的一個人,曹嵩,曹嵩在徐州被殺了。

於是曹操怒不可遏,率軍殺奔徐州,攻破彭城之後,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屠殺,血流成河,泗水為之斷流。

其實坦白來說,問題不是很大,自己的老子被殺了,換個人,估計也是這樣的做法。

所以你大可以覺得,這個沒啥問題。

不過這時候,出來了另外一個人。

劉備。

他帶著數千人趕到,來救徐州的百姓,或者說是,來拯救陶謙。

好吧,不管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來了,而且救下來了很多人。

如果沒有他的話,陶謙會怎樣,就是很難說了。

這就是當時紛亂的一角,而諸葛亮,將這一切都深深的看在了眼中。

建安六年,諸葛亮二十歲,天下還在打,但已經是初現了一些端倪。

烏巢之戰,曹操大破袁紹,四世三公的袁紹倒在了曹操的腳下,自此,北方的天下,幾乎已經可以說是定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可是北方,重要性以及戰略價值,是完全不言而喻的。

而當時的劉備,不巧被曹操打的大敗,來到了荊州,劉表的麾下,多少算個親戚嘛。

於是屯兵新野,開始繼續招兵買馬。

這一段日子的劉備,其實是暗淡無光的,從黃巾起義那時候開始,他就已經是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得了個小官,還棄官而走。

根本沒混出什麼人樣來,投奔公孫瓚,公孫瓚人沒了,去往曹操那兒,曹操對於劉備又是不放心,於是只能夠四處流浪。

一大把年紀,四十歲了,半隻腳埋進了土裡,卻還一事無成。

對於一個人來說,自然是無比的打擊。

二十歲時候的衝勁,在四十歲看來,總歸是有些可笑的。

或許劉備那時候,也有些心灰意冷,以至於偶爾還會哭泣。

哭的是自己無能,不能夠匡扶漢室,以至於百姓如螻蟻。

他想要天下太平,他希望百姓能夠好好兒的活著,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四十歲的胸膛當中,還能夠燃燒著二十歲的火焰。這真的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但很多事情並不是有理想就會成功。

至少在成功道路上,他還需要一些幫手。武上面的幫手已經有了。

或許剩下的,就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