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三章: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對於當時的辛棄疾來說,人數,亦或者是其他的條件,都對於他沒有任何的意義。”

“他就是要去做,所以他去做了。所以他成功了。”

“這是個讓人窒息,且不敢相信的事情,他率領五十騎勇士,夜闖足足五萬兵馬的金兵大營,在毫髮無傷的情況下,將叛徒張安國生擒,隨後不遠千里,將張安國押送回了南宋朝廷,交給皇帝發落。

這是傳奇小說裡面都不敢去寫的橋段,但是卻真正發生在了歷史當中,不容任何人辯駁。

果然,其實現實比小說更加扯淡,因為至少現實是不需要任何邏輯的。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經死了很多次,而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辛棄疾,就是這樣的一位勇士。

於是二十三歲的辛棄疾,將張安國押送回南宋朝廷。

舉國為之鼓舞,人們爭相前來拜訪這位,僅僅只率領數十騎兵深入敵境,生擒叛徒的.......南歸人。

當時的南宋百姓,依舊還記著曾經岳飛所做的一切。

當他們看到辛棄疾的出現,是無比欣喜的,他們都覺得這是上天格外的開恩,才為大宋降下了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戰將!

無數人都覺得,他很快就能夠官拜大將,上陣殺敵,恢復中原,甚至能夠完成當年岳飛,嶽武穆都未曾完成的偉大壯舉!但辛棄疾自己或許都沒有想到。

他做出了這樣令人不敢相信的偉大的事情,等待著他的,卻不是實現他理想的廣闊的天地,與之相反是消磨他鬥志的漫漫長夜。

他寫了很多的奏疏,核心都是想要收復故土,但卻都石沉大海。

最後他得到的不是北伐的命令,而是調他去往後方,去當一個地方的父母官。

於是他去了滁州,幹的相當的不錯。

順便還在寫著有關於北伐的奏疏。

而儘管民間對於他的奏摺廣為好評,當時的朝廷,卻無比的冷淡。

滁州幹的不錯,那行吧,去下一個地方。

去江西吧。

於是辛棄疾啟程,前往江西。辛棄疾在路過江西萬安之時,在贛江河畔,聽到了鷓鴣的叫聲。

行不得也,哥哥的叫聲,何等的感時傷懷?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抬頭北望淪陷的故都汴京開封,可惜啊,無數的山巒卻把我的視線所遮擋。

他們真的擋了嗎?

擋不住的。

擋不住的不是眼光,是他的夢想。

但他的夢想沒有實現,他去江西,是去剿匪的。三個月平定匪患,也做的相當的不錯。

隨後調到湖南,他終於有了機會建立了一支屬於他的軍隊,步卒兩千,馬軍五百的飛虎營,人數不多,但辛棄疾將其看做了是日後北伐的種子。

因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事實證明,他的練兵手段也很不錯,飛虎營雄鎮一方,乃是江上諸軍之冠。

但遺憾的是,組建不過一年,飛虎營便遭到了解散。

言官彈劾辛棄疾練兵花費巨大,用錢如泥沙,而辛棄疾據理力爭,卻於事無補。

因為宋朝的皇帝,並不想北伐,所以這樣一支軍隊的存在,在南宋皇帝眼中看來,是沒有意義的。

隨後就是多年的調動,辛棄疾成了一名救火隊員,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他。頻繁的調任甚至不下四十多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一邊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邊不斷的上書朝廷,表明自己的志向。

但可惜,依舊無人願意搭理他。即便是耿直如他。

似乎也意識到了一件事,這個王朝,似乎只想怯弱的偏安一隅。

實際上在南宋皇帝的眼裡,靖康之恥後面淪陷的半壁江山,遠遠比不上自己在臨安的龍椅。

他的呼喊,自然也無人在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無人會,登臨意,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這就是他對於自己最好的寫照,沒有之一。

甚至寫照遠不僅僅只是如此。

當人們對於現實不滿意,就難免會開始回憶過去,亦或者是思考未來。

而對於辛棄疾來說,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以前,想到了當年。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多麼諷刺的一段話語,也多麼清楚的寫出了辛棄疾的無奈。

然而這些詞沒有起到喚起南宋朝廷熱血的作用。

甚至相反,為辛棄疾,招來了禍端。

因為這些詞作,他被人彈劾罷官。

這一年他四十一歲,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罷官,一罷,就是足足二十多年。

他去到了江西,鉛山,在這裡給他的帶湖莊園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稼軒。

並且自號,稼軒居士。

就像是屢遭貶低的蘇軾激發出了自己的美食家天賦一樣。

在這賦閒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面,辛棄疾,這樣一個天生的將種。

活生生的被逼成了一個詞人。

國家不幸,詩家幸。

但如果辛棄疾有的選,他絕對不會在乎一個大詞人的美名,也不會在乎所謂的詞中之龍美譽。

因為從始至終,他想做的,都是一個將軍。

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無奈吧。

人總是要往前看的。

但他真的放棄了嗎?答案卻又是未必。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