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功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功績

很多人都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翻譯過來的話,其實就是,歷史實際上是一個圓圈。

他會不斷的迴圈。

聽起來好像這一番話是完全正確的,例如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實際上來說,這個說的並不準確。

因為歷史,是在不斷朝著前方開始前進的。

但凡是文化,文字這些東西能夠被繼承下來。

那就代表著其實時代,是在不斷的往前走的。

為什麼清朝歷朝歷代出不了幾個明君,卻也延續了那麼多年?

想想那麼多次的屠殺,想想那麼多的貪官汙吏,還有滿族八旗子弟的不學無術。

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在歷史上都有發生過。

甚至許多的帝國只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原因便轟然崩塌。

例如明朝的貴族子弟,後期即便是一個大省的稅收都無法滿足,從而拖垮了財政。

為什麼呢?

因為清朝真正吸收到了精髓,將歷朝歷代的封建專制主義發揮到了頂點。

這就是制度和歷史的進步。

當然,外來物種的引進,其實也佔據了一定的因素。

但制度,一定是在不斷的進步,因為文化的傳承,後人們能夠不斷的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看的更高,看的更遠。

而元朝這個朝代,之所以讓人感覺到窒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他從來就不將自己當成是中原大地的統治者。

這和清朝完全不同,元朝的統治者們對於中華的這一片大地的瞭解很是簡單,那就是。

殖民地。

魚肉之地。

除此之外,便就再也沒有多少的東西了。

所以他們可以將人種分為四等。

蒙元一等,外人二等,北人三等,南人四等。

這種強烈的階級制度是不是和儒家文化完全是南轅北轍?

因為元朝人根本就不信奉儒家的那一套。

這是一種在文化層面的打擊,如果稍微瞭解一下其餘的歷史。

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樣的等級制度,像極了印度的種姓制度。

幸好元朝只是存在了一百年時間,儘管對於儒家文化的打擊相當的嚴重,甚至許多的貴族都被殺的滿頭是血。

但所幸,只是一百年的時間。

一百年的時間很長,但又很短。

在歷史上的一百年,似乎只是眨眼之間,但真正的一百年,是1921年那個無法言說的組織第一次的聚會。

是的,剛過百年的時間。

看感官上來說,卻彷彿過去了數個世紀,都還遠遠不止,像是那個時代,已經距離我們無比的遙遠。

實際上呢?

卻並不遙遠。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當時的中原大地,以儒家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那已經是到了真正的生死存亡的關頭。

若是繼續異族入侵,那麼數以千年的文化很可能在那個時候斷掉,即便是不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會有大規模的斷層出現。

那是一個精神的消亡。

但所幸,朱元璋出現了。

他是真正的秉承著儒家的文化,代表著中華兒女,漢族的精神出世,再造河山,從而使得整個中華的文化再一次的存續了下來。

儘管老朱後面做的也不咋樣。

但不管怎麼說,比起後面更爛的人,多少還是可圈可點的。

你說後面也不咋樣?什麼不咋樣?

那我這就要詳細的和你說一說明朝八股與清朝文字獄的情況了。

當然。

開個玩笑罷了。

所以正是因為這一切的東西湊在了一起,才顯得朱元璋的偉大。

實際上那些驚心動魄的戰役,在人們看來其實都已經不覺得如何了。

站在上帝視角的時候,大多數的戰役都可以歸結於兩個方面。

敵軍好蠢,我好蠢。

除此之外也就沒了。

所以不必過多的陳述。

話說到這裡,其實朱元璋的功績,大多數人就已經是明白了。

實際上來說,或許很多人還忽略了一個地方。

那就是,朱元璋的文治。

文治武功,朱元璋的武功是不需要多說的,那麼文治呢?他在治理國家這個方面,水準又是如何?

毫不誇張的說。

相當的厲害。

不同於之前的許多的朝代。

唐朝撿了隋朝的大漏這是客觀的事實,秦朝一統,也是奮六世之餘烈。

但朱元璋接手的時候。

那整個天下就真的是純純的爛攤子。

你看一眼都覺得離譜的程度。

揚州,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繁華的地方,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龍鳳三年,那時候朱元璋達到了揚州。

揚州這個地方,絕對沒有人能夠猜到,那時候還剩下多少人。

或許有人說,幾十萬戶肯定是有的。

再不濟十多萬戶也是有的。

但實際上呢?

十八戶。

整個揚州!十八戶的人!

這是真正的打到了滅絕的程度,是不是特別的駭人?

甚至無法相信,偌大一個揚州,僅剩十八戶人口?

但實際上是的,或許有很多人,都逃往山林,丟棄了自己的身份,選擇當了一個野人。

但十八戶,實在是過於驚世駭俗了。

而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入眼望去,幾乎都是如此。

財政也瀕臨崩潰,四川,湖南兩地的布政司有十二個由州改成了縣,而縣與縣之間合併,合併了六十個縣。

這代表當時真的已經是沒人,財政已經是瀕臨崩潰了。

但是朱元璋並非是常人,即便是如此的境地。

他依舊是將整個明朝拉扯了起來。

透過移民,墾荒,促進社會的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人口流動,在大明朝的初期,是相當好的一個措施。

很大程度的加快了明朝的恢復。

而且致力於全國的墾荒,開闢田野,保障賦稅,這樣的一個破舊的天下,最終也是一番欣欣向榮的局面。

到最後糧食產量達到了三千兩百萬石,幾乎是元朝歲入的三倍之多。

農業的發展,幾乎已經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就這樣的一個人。

你覺得他治國不行嗎?

那要是他這樣治國都還不行的話,可以說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治國還算可以的了。

爾後更是又實行軍屯等制度,整個大明也已經是到達了巔峰。

至少在朱元璋手裡,他自認為可以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了,但。

他就真的沒有做其餘的事情了嗎?

他就真的對農民無比的好了嗎?

這。

卻也未必......

好像還有點收藏?來個評價票或者評論一下,給作者一點溫暖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