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狗與騎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6章 發家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6章 發家史

劉東林“明星企業家”的名頭是今年剛買的,花了點錢。

外人看,只知道他賺了大錢,很有錢,越來越有錢。

深知前因後果的劉西水和劉北王看來,其實也就那樣。

劉東林中學時候因為搶錢、打人等等劣跡,中學畢業便輟學,輟學後在劉西水老爸安排下進入‘八八重工’幹活,又因為偷竊,在劉家村都混不下去,遠赴G市打工。

劉東林是在G市發家,賺到了第一桶金。劉家村拆遷後,返回C市,投資了房產,還開了公司,做冷凍油代理。

劉西水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曾去劉東林的公司幹過一段時間。

製冷行業,賣冷凍油,拿到了產油大廠A公司在C市的經銷權。

但做的是見不得光的買賣。

說起來還挺複雜。

冷凍油是特種潤滑油,全化學原料合成,生產技術和工藝要求頗高,全大陸真正有能力產油的公司就那幾家。市面上售賣的各種品牌,超過50%都是由A公司生產。A公司有技術,有工廠,也在做自己的品牌,但品牌沒有做起來。

反觀市面上的賣得火熱的品牌,都是只做品牌,自己並不生產。它們從A公司拿貨,貼牌銷售。

例如B公司,壓縮機廠商,生產品質一流的壓縮機,但同樣的大廠還有很多,壓縮機行業競爭激烈,於是B公司就出了一套營銷方案:

以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壓縮機,並且提供優質的免費售後服務和售後保障。客戶享受售後有一個協議條件,那就是製冷劑和冷凍油等等耗材,必須採用B公司的產品。否則出了問題,B公司概不負責。

B公司生產壓縮機,但不從壓縮機上面賺錢,而是從售後的製冷劑和冷凍油等等耗材中賺取利潤。

簡單舉例,B公司以20/升的價格大批量從A公司採購冷凍油,換成B公司的包裝,做成B公司的品牌油,轉手以100/升甚至更高的價格出售給客戶。

同樣道理,憑藉售後的壟斷,其它各類耗材均以超過5倍的超高價出售。賣機器沒賺到的錢,甚至倒貼進去的錢,反手又從這些地方賺回來。

超高暴利必然引發灰黑產業。

劉東林做的買賣,便是從A公司低價拿油,偽造B公司的包裝,出售仿冒油。

同樣型號的一桶油,20升,B公司賣兩萬多。劉東林這裡只賣一萬多,關係熟的老客戶,大批量採購,可能幾千就能拿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成本僅幾百的東西,幾千上萬的賣,依舊是暴利買賣,關鍵是不需要“壓縮機”這一成本代價。

劉東林賣的油也是A公司生產,不存在品質問題,能拿出各種檢驗證書,還能開正規發票。

整個行業,類似B公司的壓縮機生產公司有十多家,惡劣的競爭環境和不合理的競爭方式才衍生了劉東林這類做的仿冒買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有多達數千家,根本管不過來。因而,生產壓縮機的公司只能用盡各種手段,加強售後管控。

劉西水畢業後,在劉東林的賣油公司做了小半年,知道賺錢,但也知道這買賣上不得檯面,不可能真正做大,於是就沒幹了,回家寫小說去了。

劉東林的公司的故事在這裡還僅僅是開始。

劉西水在家寫了一年多的小說,接連著撲街了好幾本,心理壓力巨大,家裡老媽看不下去,天天吵著要他出門找工作。

那時,劉西水在小區門口的商鋪出租給一位老闆開咖啡廳,完全沒有生意,咖啡廳倒閉,老闆欠著房租跑路,一時還找不到下家,商鋪空置。

恰值那時劉北王畢業回家做遊戲主播,沒人氣,播了一年連簽約都沒混到,他的父母也催著他找正經工作。

劉西水和劉北王一拍即合,兩人合夥,將商鋪裝修,開了家網咖。

創業想法是,新建的工業園區招募的工人都是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年輕人肯定玩遊戲,一個人在家玩的不夠爽,肯定三五相約進網吧開黑,網咖生意應該會很好。

事與願違,網咖幾乎沒有生意。打聽才知道,工廠找的都是高材生,全是自制力極強的學霸,就算玩遊戲,也懂得節制,不會去網咖玩。

網咖堅持了不到半年便倒閉。

劉西水的商鋪旁邊,是兩間160多平的大商鋪,是劉家村拆遷劉東林從G市賺到錢歸來,投資地產買下。

在劉西水和劉北王合夥開網咖的同時,劉東林也意識到賣仿冒油有風險且不能做大。不知從哪兒認識了一個叫‘朱姐’的珠寶設計的中年女人,劉東林決定轉行做珠寶生意,於是將兩間商鋪打通,改成一間330多平的大鋪,做成了一間珠寶店。

劉東林的想法是,能去工業園上班的都是高薪階層,住在附近的都是高收入家庭,他們肯定買得起金銀首飾。而且大都是到了結婚年齡的年輕人,婚戒之類的珠寶肯定有需求。

事與願違。

工業園區上班的都是理工科的高智商人才,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理性全面壓制感性,對金銀珠寶完全無感,都是那種結婚連顆鑽戒都不肯買的光明磊落的漢子。

珠寶店開業半年,進店閒逛的人都沒有幾個。

六家村的三兄弟在相同的時間,宣告創業失敗。

劉西水和劉北王還好,各虧十來萬,不算大錢,承受得起。

劉東林就慘了,賣油多年賺的錢全搭了進去,倒欠一大筆債務。月月都要還高額利息,屯在手裡的金銀首飾短時間內還難以處理出去。

怎麼辦?失魂落魄的三兄弟相約在城北洗腳,解壓放鬆心情,同時合謀商量出路。

路經城北騾市,看到滿大街的“大師茶”廣告,劉西水計上心頭,有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宗師茶

城北騾市是聯盟東部大陸最大的茶葉批發貿易市場。

大師茶號稱是由八位製茶大師親手炒制,每年賣出三億罐,連起來能繞東大陸十五圈。產品定位“禮品茶”,市場定位“中高收入人群”。幾十克,一兩百克的茶葉,成本也就幾十塊錢,套一個花哨包裝盒就敢幾百幾千的賣。

大師茶為何有市場?東大陸有著千年茶飲文化,在東大陸幾乎人人都喝茶。東大陸的人有逢年過節送禮的習俗,酒和茶是貴重禮品的首選。

大師茶賣的是什麼?賣的是噱頭,賣的是產品包裝,賣的是檔次,賣的是市場需求。

劉西水腦瓜子一轉,就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宗師”對比“大師”,稱謂上就高了一個層次。

市場定位也升級為“超高收入家庭”,一般的高收入還不行,非得年入過百萬的那種富人階層。

茶葉也就那樣,頂級的好茶在騾市也就1千塊錢左右一斤,品質更好且不能量產的茶也就幾千一斤。

重點在包裝!

用金銀來做裝茶葉的罐子,用珠寶來點綴,將茶葉罐做成工藝品!

大師茶鋪天蓋地的打廣告,開拓市場。

宗師茶則乘著這股東風,彌補市場空缺,而且是利潤最高的那一塊空缺。

宗師茶的定位是‘奢侈品’。

啟動的第一筆鉅額花費就是花錢請幾位“茶道大師”和“珠寶大師”代言。

預算啟動資金3千萬。

劉東林珠寶店的貨物折價能值大約1100萬。

湊不出這麼多錢。

缺口巨大,且風險不小。

三兄弟一合計,開始聯絡劉家村的鄉親故友,發動大家一起出資,合夥創業。

由於拆遷,家家戶戶都有幾十萬上百萬的補償款。

村裡人都知道劉東林做生意賺了大錢,聽說要帶大家一起賺錢,自然樂意,這家幾十萬,那家一百萬,很快便攢夠了人頭。

然而,在公司成立,籤協議的時候,鬧出了么蛾子。

宗師茶的點子是劉西水想出來的。劉西水大學讀的就是經濟學專業,公司註冊、管理結構、財稅、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盈利模式等等都是劉西水一個人組織策劃。

但是,劉西水的拆遷款買商鋪花光了,沒有存款,自己沒錢入股。

於是,三兄弟合計著,公司成立之後,由劉西水來負責管理,做公司總經理,以高管身份‘管理入股’,佔10%的股份。

3千萬的公司,10%的股份就是300萬。

劉家村的父老鄉親一聽都不幹了。公司還沒建立,你就要硬吃大家300萬,太心黑了!

爭吵了幾天,劉西水退而求其次,提出籤訂協議,公司經營起來若能保持一定額度的盈利,劉西每年增加2%的股份,直至達到10%為止。

劉家村的鄉親們還是不同意,一根筋,就認死理:各家出多少錢,就佔多少股。

不出錢就不佔股。

一個三流大學畢業找不到一份正經工作的社會閒散人員,能有什麼管理能力?

參與管理,經營好賺到錢了,我們給你發管理的工資。

賺不到錢,管理都別想當。

公司的事擱淺下來。

各種流言慢慢起來:劉家三兄弟從小就不是好東西,他們在合夥騙大家的血汗錢。

開始鬧事,要求退錢。

越鬧越來勁。

鬧到了鎮上。

劉西水作為“心最黑”的一個,被搞得最慘,還鬧到了劉西水老爸上班的工廠,老爸老媽光榮退休。

最後,沒辦法,劉東林、劉西水、劉北王三兄弟又把募集來的資金盡數退還。

劉東林卻是個狠人,瞞著家裡人,將冷凍油公司轉手賣了,將小區外的大小兩套商鋪和小區內的兩套房子全都抵押,貸了款。

勉強湊夠2200萬,把公司開了起來。

按照原計劃,依舊是劉西水擔任總經理,統籌管理公司一應事務,重點負責產品設計和營銷,佔10%的股。

劉東林負責材料採購和加工生產,佔80%的股。

劉北王打輔助,兩頭幫忙,也佔10%的股。

兄弟三個鉚足了勁,要自己幹!

幹成了,兄弟們天天開著豪車摟著美女在鎮上轉,氣死那幫沒見識的土鱉。

失敗了,那就一起上天台,抱緊了跳,來生咱做親兄弟,三胞胎的那種。

三兄弟躊躇滿志,第二次準備註冊公司起航。這節骨眼,劉東林的老爸,劉西水的二叔卻突然又不幹了,自己兒子賭上身家性命,你劉西水憑什麼平白無故的佔10%的股?

劉西水想想也是,就提出把自己名下的商鋪和房子抵押,貸300萬入股,補充一下資金空缺。

這時候,忍了很久的劉西水的老爸又不幹了。他覺得是劉東林把劉西水帶壞了,要害死劉西水。

劉西水的老爸和劉東林的老爸鬧了起來。

劉西水的老爸劉一元,劉西水的二叔劉二乾,從小長到大的兩兄弟,因為這事在小區門口拳腳相向,一個進了醫院,一個進了看守所。

兩兄弟從此決裂。

……

合夥開公司做生意,還沒做起來就鬧出這麼多事情,鬧得眾叛親離,劉家三兄弟在天星鎮出了名,成了話題人物,也成了笑柄。

劉西水和劉北王心灰意冷。

劉西水回家繼續寫小說。

劉北王回家繼續做自己的遊戲主播。

劉東林一個人單幹,按照劉西水規劃制定的方案,還真一步一步的做了起來。

劉西水不直接參與,不過,“宗師茶”畢竟自己提出,千載難逢的一個詭秒絕倫的點子,劉西水不忍心完全割捨,偶爾會給劉東林出謀劃策,指點一番。

公司開門大吉,生意越做越大。

然後,劉家村那些交過錢原本打算入股的村民就恨死了三兄弟。

錢賺的越多,吸引的仇恨就越大。

當年,還有許多親戚打算入股最終卻鬧崩沒有加入。這些親戚基本都斷了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