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原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原色

銀河科技科研區。

全息投影研究所裡面。

黃豪傑此時正和一大群研究員在測試全息投影晶片。

目前全球已知的全息投影技術有三種,分別是360度全息顯示屏技術、空氣投影技術、激光束投射技術。

其中360度全息顯示屏技術最容易理解,它是將影象投射鏡子上,再讓鏡子進行高速的旋轉,從而產生3d的立體影像。

空氣投影技術則是利用水蒸氣,將影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於分子之間的震動不均衡,所以可以形成立體影象。

激光束投射技術是最為複雜的,它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並在空氣中投射出3d影像,但這種技術顯示的時間很短暫。

銀河科技的全息投影晶片,就是激光束投射技術進階版本。

目前談到全息投影,我們想到最多的商用場景就是虛擬偶像演唱會,比如初音未、洛天依。

但是很遺憾的是,它們都屬於偽全息投影,並不是真正的全息投影。

雖然虛擬偶像演唱會給觀眾呈現出了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但是其必須在固定的舞臺上,且要在黑暗當中才能實現,而且觀眾必須要從特定的角度進行觀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麼虛擬偶像演唱會是怎麼實現的呢?

它實際上屬於一種光學錯覺技術,我們稱之為佩珀爾幻象,在魔術表演中經常會用到。

它的原理並不複雜,是利用一張半透半反的膜,也就是所謂的透明全息膜,作為介質,使得物體在膜中成了個虛像,因為是半透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膜後的景物,視覺上給人一種立體的錯覺。

再加上cg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以及高亮度的燈光,這種立體影像就會給觀眾一種惟妙惟肖的真實感覺。

而市面上我們看到的所謂的全息投影技術,絕大多數都是基於佩珀爾幻象的偽全息投影技。

這種技術實現的全息投影,優點缺點非常明顯。

優點就是技術原理簡單,實現容易;缺點就是無法做到360c,觀眾必須在比較暗的環境,以及特定角度從可以看到立體影像,另外投影儀絕大多數都必須固定和調教好。

至於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目前還在實驗室裡面躺著。

黃豪傑設計的全息投影晶片,就是在一塊矽片上面製作三原色激光器。

這些三原色激光器非常微小,小到怎樣的程度?

每一個激光器的大小的邊長2奈米的正方形,加上激光器之間的間距,一個激光器需要佔據16平方奈米的面積。

在1平方釐米的矽片上面,需要整合6.25億個三原色激光器。

三原色激光器可以說是黃豪傑全息投影晶片的核心技術。

目前鐳射行業一個流行的說法是:只要加入綠色激光器,那麼白光光源系統的最終效能和效果就幾乎完全被其決定。

這一點不僅適用於鐳射光源,也適用於led光源。

事實上,高亮led投影不能普及,雙色鐳射的複雜結構、led和鐳射混合光源等,這些事務的命門無一不在綠色發光器件上。

對於鐳射投影,綠色激光器現在的表現可以用,出光功率低(不及紅藍色鐳射半導體一半)、發光效率更低(不及紅藍色鐳射半導體一半)、溫度敏感性(發光效率和壽命隨溫度升高下降更快)三個核心瓶頸來形容。

對於led投影,在紅色、藍色led器件,幾乎比同類同亮度激光器件價格便宜七八成的背景下,led光源投影一直未能走出襁褓的原因就在綠色led器件效能上。

綠色led的核心瓶頸和鐳射綠色光源基本一致,也是“出光功率低、發光效率更低、溫度敏感性”三大問題。

例如led光源,藍色led在20度和120度時的亮度變化只有10%,綠色led卻有40%,這導致溫度變化過程中,擁有綠色led的白光系統色彩的偏移。

目前,研發高效綠色激光器或者led光源,已經成為半導體光源產業的核心任務。

事實上,投影的未來到底是led光源還是鐳射光源,很大程度上也由那個技術先突破綠色瓶頸決定。

綠色瓶頸不僅是投影技術的問題,也是其它三原色半導體照明領域的瓶頸所在。

黃豪傑製作的這種三原色激光器,是透過一種新材料完成的。

這種三原色應激材料,透過不同大小的電壓電流,就會產生五種顏色的鐳射,這五種顏色之中,就包含了紅綠藍三原色。

矽片上面第一層就是整合三原色激光器的,下面還有71層1納米級別的積體電路,包含了7萬億個電晶體。

這塊面積1平方釐米,厚度180微米的晶片上面,就整合了6.25億個三原色激光器,加上7萬億個電晶體。

一臺臨時製作的全息投影儀,擺放在工作臺上面。

這個全息投影儀,就是一個電子錶模樣的東西。

為了避免晶片表面便損傷或者灰塵之類的影響到,晶片表面覆蓋了一層高強度的石墨烯薄膜。

“匯入作業系統。”黃豪傑吩咐道。

一旁的研究員在一臺電腦上面透過無線匯入的方式,將太微系統匯入全息投影晶片裡面。

隨著匯入的開始,放在工作臺上的全息投影儀,突然啟動起來。

在肉眼無法看見的晶片表面,無數的激光器瞬間被啟用,一時間如同極光一樣的景象出現在工作臺上方。

色彩斑斕的光斑,佔據了大約邊長2米,體積8個立方米的空間,這個空間裡面流光溢彩。

不過三四分鍾之後,雜亂無章的光斑開始呈現出規律和輪廓。

漸漸地一個栩栩如生的顯示屏出現在半空。

“測試一下,激光器發出的鐳射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好的。”

研究員們忙碌著測試工作,在這個實驗室裡面,一共有十個被製作出來的全息投影儀,各項測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黃豪傑靜靜地看著他們在忙碌,便轉過椅子思考著全息投影技術的問題。

全息投影技術要真的投入市場,那麼必須解決一些問題。

第一是隱私問題,如果一個人在公共場合開啟全息投影畫面,那他旁邊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看到全息投影畫面的內容。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採取使用者視線追蹤,就全息投影最清晰的畫面呈現在使用者眼前,同時模糊非使用者者的視線。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看到的畫面是清晰的,而非使用者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

第二個問題,那就是操作問題。

黃豪傑發明的全息投影技術,是空氣介質全息投影,也就是說在空氣之中就可以顯示出來。

這樣一來,如何操作全息投影畫面,是一個問題。

解決的途徑有四個,鍵盤、手勢、聲音、腦電波。

首先腦電波排除,不是銀河科技做不到,而是腦電波控制系統,會引發社會擔憂,暫時不適宜推出。

鍵盤、手勢、聲音都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