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五章 溫差發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五章 溫差發電

黃豪傑一篇篇的翻閱著關於離子發和光子發的資料,這些資料很多是理論上的論文,當然其中離子發方面的實際應用還是有不少的。

米粒家、太陽國、西洲聯盟都有離子發的衛星或者探測器,特別是深空探測器方面,鈽同位素電池配合離子發,才可以飛行幾十年。

不然那些動輒飛行幾十年的探測器,根本沒有辦法採用化學燃料發動機。

看了小半天,但是解決核聚變小型化的熱量問題,有用的依舊是寥寥無幾。

不過離子發和光子發還是非常有潛力的,黃豪傑向忠問道:

“我記得我們是不是有一個離子發動機研究所?”

[是的,離子發動機研究所在基隆市,所長是周博通,總工程師是三島季。]

“周伯通?”黃豪傑好奇的抬起頭來。

[╭(′? o ?′)╭?是博學多才的博。]

“額……”黃豪傑頓時一尬,連忙轉移話題:

“將我實驗室裡面的5、6、7號小型反應爐送去離子發動機研究所,讓他們研究核聚變的離子發動機,順便連光子發動機的任務也給他們了。”

[好的。]

黃豪傑吩咐了這個事情之後,便將注意力集中在溫差發電上面,溫差發電是一種簡單直接的發電技術。

無需複雜的裝置裝置,只要一種叫做“熱電材料”的特殊材料,在其兩端施加以溫度差——比如,一端是27攝氏度涼水,另一端是100攝氏度的開水,這73攝氏度的溫度差,就可以讓這種材料發出一定功率的電能。

既然優點這麼多、潛力巨大的發電技術,為什麼很少聽說有應用?

因為溫差發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效率太低。

現有最好的溫差發電材料,其熱效率只有常規火力發電廠的一半不到,比地熱發電的效率還低(地熱發電效率在6~18%左右),這麼低的熱效率,那些資本家又不是傻叉,怎麼會做這種虧本買賣。

不過黃豪傑在翻閱到一篇發表在 Nature 上的論文時,發現這篇論文給了他給不少的啟發。

這篇論文是由西洲聯盟—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 Ernst Bauer 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表的。

論文之中的資料顯示,他們實現了溫差發電材料的關鍵性能指標——熱電優值係數(ZT 值)的翻倍。

他們開發的熱電材料具有高達 5 到 6 的熱電優值係數,而之前最好的材料一般也只有大約 2.5 到 2.8。

黃豪傑頓時重點關注起來,讓忠將這個團隊關於熱電材料的資料收集起來,不一會一大堆資料出現在他全息電腦裡面。

溫差發電要想提高熱電效率,就必須要提高熱電材料的 ZT 值,只有ZT值達到或者超過 4,這種技術才具有商用價值。然而,熱電效應發現 100 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連 3 都很難達到。

為什麼熱電材料的 ZT 值這麼難提高?這要從溫差發電技術所依賴的物理原理——熱電效應本身說起。

金屬或者半導體的內部存在有一定數量的載流子(比如電子或者空穴),而這些載流子的密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出現變化,如果物體的一端溫度高,另一端溫度低,就會在同一個物體中間出現不同的載流子密度。

只要可以維持物體兩端的溫差,就能使載流子持續擴散,從而形成穩定的電壓,這便是溫差發電的原理。

而溫差發電的效率,取決於熱電材料的三個重要的特性:

第一、塞貝克係數(材料在有溫度差的情況下產生電動勢的能力),塞貝克係數越高,相同的溫差下產生的電動勢就越高,意味著能夠發出來的電就越多。

第二、電導率(材料的導電性),電導率越高,電子在材料內部就可以越容易地擴散。

第三、熱導率(材料的導熱係數),熱導率越高,熱量就可以更快速地從熱端傳遞到冷端,從而讓溫差發電所依賴的溫度差消失,電動勢也就隨之消失。

顯然對於熱電材料來說,前兩種能力是越強越好,而後一種能力則是越弱越好。

熱電優值係數 ZT,也就是這三個引數的集合:塞貝克係數越高、電導率越高、熱導率越低,ZT 值就越高,材料進行溫差發電的效率也就越高。

因此,熱電材料的研究,其關鍵就是如何提高材料的 ZT 值,也就是在實現高的塞貝克係數和電導率的同時,獲得低的熱導率。

不過想同時最佳化這三個引數,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三種性質是相互關聯的,提升一種性質,往往伴隨著另一種、甚至兩種性質的指標出現削弱。

一般情況下,提升材料的塞貝克係數,就會降低其電導率。這種三個引數之間相互關聯的性質,這使得熱電材料的研發一直進展緩慢。

然而,三種引數“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這種關係,也不是完全絕對的。

這個“利益共同體”也有一個“叛徒”——熱導率,更準確地說,是熱導率的一部分。材料的熱導率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電子熱導率和聲子熱導率。

其中,前者與電導率息息相關,是“利益共同體”的一分子;但聲子熱導率,卻是在決定熱電材料性質的各種引數之中,唯一對 ZT 值裡其它所有的引數都沒有影響的引數。

這個維也納大學團隊的研究思路,便是在不影響材料電子熱導率的情況下,透過降低聲子熱導率的方式來降低整體熱導率。

具體到材料的微觀層面,就是在不影響電子輸運的前提下,透過一些特殊的構造,來增強聲子的散射,從而只降低材料的聲子熱導率,卻不改變其它引數。

他們從 2013 年開始,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可以同時實現高電子熱導率和低聲子熱導率的材料。

用一層覆蓋在矽晶體上的由鐵、釩、鎢和鋁元素組成的合金材料,實現了高達 5 到 6 的 ZT 值,讓 ZT 值比現有最好水平翻了倍。

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由鐵、釩、鋁、鎢四種元素組成的合金,其結構非常規則,例如,釩原子旁邊一定只有鐵原子,鋁原子也一樣,而兩個相鄰的同元素原子之間的距離也總是一樣。

然而,當科學家們把薄薄的一層這種材料,與矽材料基底相結合的時候,神奇的事情就出現了。

儘管這些原子仍然維持著原有的立方體的結構,但原子之間的相互位置卻發生了劇烈的改變。

以前該是一個釩原子出現的位置,現在可能變成了一個鐵原子或者鋁原子;而一個鋁原子旁邊本來該是一個鐵原子,現在可能還是一個鋁原子,甚至是一個釩原子。

而且,這種各個原子之間位置的改變,完全隨機,毫無規律可循。

這種有序和無序相結合的晶體結構,就讓材料產生了獨特的性質:

電子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特殊路徑,在晶體裡“自由”穿梭,使得電導率和電子熱導率不受影響;但熱量傳導依賴的聲子遷移卻被不規則的結構阻隔,導致聲子熱導率大幅下降。

這樣一來,熱端和冷端的溫度差得以維持,由此產生的電勢差也就不會消失。

維也納大學團隊也就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熱電材料電子熱導率不變、聲子熱導率下降,從而大幅提升ZT值到6的目標。

而他們的理論上,如果可以改變相關概念材料的拓撲結構,ZT值達到20也將不再只是夢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ZT值達到6,熱效率將達到12%左右,如果ZT值可以提升到20,熱效率可以和蒸汽輪機相提並論。

而溫差發電設備和蒸汽輪機比起來,那個結構就簡單到極點,比如上面提到的鈽同位素電池,它就是溫差發電電池。

不過材料學方面,黃豪傑不如正統的李想他們,他連忙向材料研究所發了一個研究課題,讓材料研究所專門研發一種ZT值為20左右的熱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