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科學家的空間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一四章 好想去浪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一四章 好想去浪啊!

“李昱,我們就這麼離開了?”

這個實驗室都沒有命名的河系,給實驗室留下了太多的印像,實驗室也在這個河系,停留了足夠長的時間,現在離開,方千沫竟然有點不捨的感覺。

“當然要離開了。這個河系,已經沒有值得研究的東西存在,我們是時候去下一個河系了!”

李昱當然對實驗室在這個河系的收穫表示滿意,並對接下為另外一個河系的探險,表示期待。

未命名河系未來的發展,附屬文明的未來,李昱他們已經不在意了。已經給他們留下了足夠的力量了,如果這樣都還不能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那他們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過,附屬文明六環聯邦,李昱還是留下了必要的通訊裝置。

畢竟是親兒子,不是麼?

接下來選擇那個河系,李昱他們有了分歧。

“這麼多的河系,隨便挑一個不就行了?分析來分析去,不是浪費時間麼?”

小唯列出了不少的河系,讓李昱挑一個目標,然後,分歧就發生了。本來,小唯可以自行決定的,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就決定讓李昱選擇了。

李昱倒是隨意指了一個,但是林宛白不幹了,她覺得,以她的天賦,會選擇一個靠譜的目標。

不過,方千沫不同意。

本來,探險就是一個無意中發現驚喜的行業,如果每個人都像林宛白那樣,探險還叫探險麼?

所以,雙方正在糾結中。

最終,還是李昱拍板決定,讓小唯隨機選擇一個河系,跳躍了過去。

小唯其實並沒有隨機選擇,她對一個河系很感興趣,不,其實是兩個河系。

這兩個河系,正在發生宇宙中比較常見的事情,星系大碰撞。

小唯根據探測而來的資料,做了一個模型。

從模型中可以看出,兩個都是有著銀河系三倍大小的河系,在引力的作用下,互相拋射著物質。

“真像是一副眼鏡!”

林宛白對著小唯投影出來的模型品頭論足。

“這那裡像是眼鏡了,應該像是一個人頭。那兩個明亮的銀心,就像是眼睛,物質流,就像是鼻樑骨。”

孫易萱的描述,更接近真實。

實驗室艦隊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兩個河系碰撞的中心,正好是物質流中。

不得不說,小唯選擇的位置,正好能看見兩個河系在互相吐口水,這個描述是林宛白形容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星系的碰撞,並不是說,兩個星系就會直接撞上。

大部分的情況下,兩個星系會擦肩而過,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兩個星系會直接撞在一起。

如果發生後面這種情況,兩個星系會拋射出大量的物質,剩下來的物質,會重新形成一個更大的星系。

星系碰撞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一個河系中心的質量極大,也就是河系中心的黑洞質量極大,那麼它就會俘獲另外一個河系,讓它成為自已的衛星星系。

接下來麼,就是大的星系,緩慢的吸引小星系的物質。

銀河系與它的幾個衛星星系之間,就存在著這樣的物質交流帶。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兩個星系互相吐幾口水,然後真正的擦肩而過。

這裡要強調的是,星系的碰撞,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地球上的科學家認為,銀河系會在40億年後,與本星系群中的另外一個霸主,仙女星系碰撞。

有這個時間,估計人類都能滅絕好幾次了。

“星系碰撞的現像,對我們研究宇宙的起源初期,是很有幫助的。在宇宙的早期,星系間的碰撞,要比現在劇烈的多。”

李昱對小唯選擇的這個目標,還是很滿意的。

“大魚吃小魚?”

林宛白看著李昱,說出了這句話。

李昱點頭,表示林宛白說的沒有錯。

據李昱的推測,宇宙早期,造星運動比較頻繁,每天都會形成大量的恆星,也會有恆星死去,形成黑洞。

黑洞的強大引力,會聚合成原始的星系群,這個時候,星系碰撞很頻繁,後果就是,大量的河系開始出現。

“看來,我們需要在這裡呆一段時間了,至少把這兩個河系碰撞的情況研究清楚。”

星系碰撞在宇宙中是很常見,但這是放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上來說的,具體到一個天區內,這種現像就不太常見了。

所以,方千沫才會說,實驗室需要在這裡呆一段時間了。

“外面的物質流,速度竟然達到了五千公里每小時!”孫易萱發現了一個資料,驚訝的大場說了起來。

“果然是這樣的啊!”林宛白先是看了下小唯探測到的資料,然後讚歎的說道。

說完,林宛白的眼珠子一轉,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李昱,我們來衝浪吧!”

星際衝浪?這倒是個好主意,不過,問題還是有的。

“宛白,你就沒有想到,物質流的速度雖然很快,但是它們的密度很低,根本就帶不動你的!”

方千沫說的沒有錯,物質流雖然起名叫物質流,但這也是相對於宇宙空間來說的,直正說起來,物質流的密度,是極低的,一立方米內,能有十萬個氫原子,就算是不錯的了。

“這也不難啊!太陽帆沒有聽過?我們造一個大的衝浪板不就是了!”

林宛白倒是不死心,提出一個設想。

太陽帆?這個主意不錯,不過,想要造出一個足以衝浪的特製衝浪板,材料不說,實驗室完全沒有問題,問題是,需要製造多大的衝浪板?

一千平方公裡,應該不算大!

林宛白是個行動派,她腦海中有了這個想法後,就開始在實驗室進行計算,然後開始製造這個巨大的衝浪板。

“呵呵,就讓宛白做個實驗,如果可行的話,我們再來!”

方千沫這是完全讓林宛白充當實驗體了。

在林宛白製造她的衝浪板的時候,小唯又有了新的發現。

“李昱,我探測到一百光年外,有一個奇特的星系,正在向我們衝過來。”

說完,小唯把探測到的情況投影了出來。

李昱他們一看,發現小唯說的沒有錯,果然是一個極為奇特的星系。

一顆恆星在前面狂飆,三個行星在後面窮追不捨,明亮的物質帶中,這對組合拉出一道更加明亮的絲帶。

在物質帶中,不乏隕石,甚至是行星的存在,這些都是在超強質量的引力下,被扯離了原地的存在,但是一個恆星系也被扯離,還是很少見的,儘管這個恆星系很特殊。

“在第二顆行星上,竟然還有生命的存在!”

這又是一個發現。

行星不在是圍繞著恆星旋轉,反而是跟在恆星的屁股後面吃土,並且離恆星越來越遠,在這種情況下,第二行星上竟然有生命的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了。

“我們要不要去那個行星上考察下?”方千沫建議。

“先不著急,那顆行星就是那裡,跑不了的,等小唯把兩個河系的精確碰撞模型建立後,我們再去那個行星也不遲。”

星系碰撞的事情,還是更重要些。

“不過,我們可以提前發射探測器,對那個星系進行前期探測。”李昱雖然決定考察那顆行星的事懷延後,但不影響實驗室發射幾個探測器去那個行星。

李昱說完,就開始與小唯一起建立碰撞模型。

這兩個河系,雖然已經開始碰撞,但是它們之間的距離,還很遠。

五千光年,這就是兩個碰撞中的河系之間的距離。

但是五千光年,對於兩個直徑達到三十五萬光年的河系來說,是個很短的距離了,相當於公路上兩輛汽車以間距一公分的距離相駛而過。

這點距離,一不小心,就是車毀人亡的結局。

好在,根據小唯的計算,兩個河系會以這個距離,相向而過,也就是說,它們不用正面相撞了。

其實,星系間的正面相撞,發生的機率,是很小的。

想像下就可以知道,四大基本力,除了萬有引力外,還有其它力的存在。當兩個天體靠的足夠近的時候,扭曲的時空,也會產生斥力,阻止兩個天體接近。

這種現像,在微觀世界中,體現的更為的明顯,原子核都帶正電,所以它們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過,施加足夠強大的力,是可以讓兩個原子靠的足夠近,甚到碰撞,這可比什麼中子轟擊要強大的多。

聚變反應,也是這種現像的體現。

正面碰撞現像的產生,意味著兩個天體之間的斥力,已經無法對抗引力了,所以它們只有碰撞一途了。

李昱心無旁騖的與小唯一起研究的時候,林宛白的衝浪板已經建成了,當他無意間往外一撇的時候,他才發現,空間號的外邊,多了一個巨大的人工造物。

這是一個長一千公裡,寬一百公裡的衝浪板。

不是李昱想不到更加準確的形容詞,而是他無法想像,以林宛白不到一米六的個子,站在這個對她來說,絕對算是個龐然大物的衝浪板上,應該怎樣衝浪?

但是,李昱明顯小看了林宛白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