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是幕後,我是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忙碌幾個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忙碌幾個月

安然四人最終還是有應邀去吃一頓晚餐,吃的是中餐,味道還行,沒有完全“異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食材的原因,確實沒有國內那麼純正。

期間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就普普通通的一場晚餐,結束後,就回了酒店。

隔天醒來,該工作,還是要繼續工作。

直到兩天後,也就是來到紐約的第八天,在規定極短的兩個小時內,安然抓緊時間拍完了《中國合夥人》在時代廣場上的戲份,這部電影就在周圍穿行老外偶爾投來的好奇目光中,順利殺青。

總共歷時四十六天的拍攝,與之前的《時空戀旅人》用時相當,真論,或許還要更快一些,畢竟出國中間有幾天是沒有進行拍攝的。

還行,畢竟張藝某一把年紀了,未來一年還能拍好幾部電影出來。

拍得慢,不一定就是好作品。

拍得快,不一定就是爛作品。

型別不一樣,用時也不一樣,拍一部《山楂樹之戀》能跟拍一部《金陵十三釵》相互比較嗎?

而《中國合夥人》本質上與《時空戀旅人》一樣,都屬於劇情故事片,沒有動作,沒有大場面,也沒有複雜特技。

~~~~

電影殺青後,安然也沒急著回國。

主要是對於劇組中很多人來說,出國一次不容易,難得來到了紐約,只工作,卻不玩幾天,總會有一種遺憾之感。

他亦不是這麼苛刻的人,最終便決定一起在紐約遊玩三天,去那些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築打卡留念,像是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布魯克林大橋等等。

安然其實也沒怎麼出過國,同樣是第一次來紐約,一一打卡這些景點後,他只想說,全世界景點一個樣,都是人。

除非專門為你個人開放,要不然,一點所謂的漫浪情懷都沒有。

沒有失望,也沒有驚喜,大概就是如此。

~~~~

回國前最後一天,眾人自然少不了要買些禮物給家裡人或朋友們帶回去。

這一次,不再集體出動,分成很多個小團隊。

安然到是和黃小明、鄧抄、佟大維繼續扎堆,由於不太熟悉這邊,就刻意跟“本地人”劉亦妃打聽了一下。

結果妹子到是挺熱情,說反正也沒事,就親自過來帶著幾人逛逛。

見面時,四人還發現劉小麗竟然沒跟著一起。

也對,劉亦妃已經二十二歲週歲,多少該有一些獨立性。

唯一沒想到是,熱情的小姐姐也是一個“憨憨”,看起來自信滿滿,卻連帶個路都帶不對,要來有何用?

建議劉亦妃還是帶著老媽出門好一點,呃……

~~~~

當天晚上,安然終究帶著出國拍攝的幕前幕後團隊,登上回國航班。

這一回,還坐上了直航,所以不用再轉機一次,一共花了差不多十三個小時左右,便重新踩在祖國的大地上。

休息一天,安然便繼續投入到《中國合夥人》的後期剪輯中。

實際上,這項工作當前已經完成大半,因為開拍之初,他就找了一個剪輯師跟組,邊拍邊剪,也就這次出國拍攝沒跟著一起。

剪輯師叫李點石,聽起來像個男人,其實是個姑娘,北電畢業,工作經歷現在不多,但專業性還是有的。

可以用來當工具人,甚至相比起來,比此前《時空戀旅人》他找的同學工具人強了不少。

或許可以長期合作,乃至簽到3+3,讓李點石慢慢熟悉他的拍片風格,以後就能把剪輯工作甩給對方處理,最後直接驗收。

最終,一起花了數天時間,《中國合夥人》便有了剪輯成品,轉而開始後期配音工作。

與此同時,《時空戀旅人》在上映將近兩個月後,於一月份最後一天全面下畫,總票房也停留在1.57億上。

大部份都是頭一個月拿到的,一月份的話,基本上讓《阿凡達》給統治著。

說來,這部電影於中國電影市場是有極大促進的,加速了資本流入,從而使得中國電影市場獲得跳躍式發展,一年一個大變樣。

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市場是發展了,但中國電影本身的發展卻跟得有點吃力。

但好的一面應該還是要偏多一些,不管如何,有了更大的市場,才能讓電影人有相應的創作和進步動力。

說回到《時空戀旅人》的票房上,1.57億這個成績,無疑是讓安然比較滿意的。

給他在業內帶來了名,首部作品票房就破億,還是國內第九位有過億元票房的導演。

利更是不用多說,《時空戀旅人》的成本並不高,首先演員片酬方面,最高是高媛媛,拿了50萬。

其次是蔣文麗,30萬,尤湧15萬,張佳譯比較便宜,按天算,5000一天,沒有單位,就是5000塊,對方一共拍八天時間,等於拿了四萬片酬。

剩下的一票新人演員,同樣按天算,統一價,800一天,全部加起來也就幾萬塊的事。

安然都覺得他足夠大方的,畢竟是新人,機會遠比錢重要。

對了,他差點忘記自己也是男主角,不過確實一毛錢片酬也沒拿,畢竟是自己投資的電影,也沒有其他投資方參與。

所以,《時空戀旅人》在演員片酬方面的花費,差不多就在100萬出頭一些。

其他製作成本,加後期費用等等,一起花了有600多萬。

然後還有一筆額外花費,黃宣不是骨折了麼,出於人道主義,最後也由劇組買單,不算多,前後只花了一萬多左右。

這些全部加一起,《時空戀旅人》的純製作成本便在750萬左右。

宣發方面花了將近500萬,於這樣成本的一部電影來說,絕對是很高的,都佔比三分之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國內整體宣發環境而言,1000萬以下的小成本製作,最低也要200萬左右的宣發費用,這都不是比例問題,只要想上院線,差不多已經是最低要求,那怕你製片成本只有100萬也是一樣。

好在這筆錢花得比較值,雖然《時空戀旅人》1.57億的票房不能完全歸功於500萬的宣發,主要還是觀眾口碑效應,但最初引導作用肯定還是巨大的,也是宣傳該有的作用。

相對成本多少,最後的收益自然讓這一切投入都變得很值。

先扣除5%的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收,這一部份也叫不可分賬票房。

剩下的可分賬票房,就還有1.439億元。

電影院再拿走一半,院線7%,最後的43%屬於製片與發行方,還剩約莫6187萬,真是特喵的一下少了一大半。

關鍵這裡面華一還要拿走發行費,5-15%的比例,具體多少看協商情況。

如這次的《時空戀旅人》,發行費比例為8%,等於華一要分走494.24萬元。

這還是3+3自己出資發行的原因,要是讓華一墊資發行,比例肯定會是最高。

對於那種拍完電影就已經沒錢的制片方來說,估計也只能默默忍受著發行方的高額發行費比例,別無他法,畢竟你要靠人家發行,才有機會拿到票房。

總而言之,算來算去,1.57億的票房,最終能落到3+3手裡的也就只剩下5693萬元。

再扣掉1250萬的總本,4443萬便是純贏利。

好像也挺可觀,做人不能太貪心,忙碌幾個月就有這樣的收穫,還能有什麼不滿足。

事實上,《時空戀旅人》最後給3+3帶來的收益並不會止步於這個數字。

比如華一已經提出想要買斷《時空戀旅人》的海外發行版權,拿到國外去上映試試。

現在雙方正在商量,不過價格註定不會太高,當前談到的價格,華一願意出價200萬,但3+3覺得有點少,提出500萬的價格。

想了想的安然,還示意何麗珺不必再降價,不能老抱著能賺一點是一點心態,他不想弄得自己的電影好像特別廉價一般,至少是不缺這200萬,可以任性一點。

除開這一點額外收效,隨著影片網站的興起,還能有其他渠道的版權收入,且不會再有人來分享這些收益,呃,好像還有稅務部門。